点击进入《★化学工程》题库
点击进入《化学工程:制革工艺学》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问答题 浸水中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控制浸水(技术要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常出现的问题有:浸水不足、浸水过度。
控制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常出现的问题有:浸水不足、浸水过度。
控制要求有:
①、整张皮浸透、浸软,回软均匀,尽量恢复到鲜皮状态,全张皮无僵硬部位,臀部,颈
部切口呈均匀一致乳白色;
②、浸水皮毛面、肉面清洁,无血污,泥沙及防腐剂等;
③、除尽皮下组织层,加强皮张最厚部位和颈部的去肉,有助于消除皱纹或粗面,但去肉
时不得有刀洞,撕破现象,保证皮形完态;
④、不得有明显的溜毛,烂面等腐烂现象;
⑤、浸水液的PH在浸水结束时一般在9左右;
⑥、水分测定,采用重量法测定皮的水含量达65~75%。
注意事项有:
①、注意季节和水温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浸水时间和助剂的用量;
②、pH<10.5;
③、皮浸泡在液面以下,池、槽、勤换水,消毒;
④、浸水T>25°C,要防腐,勤换水;
⑤、机械作用适度,皮变软后才能机械作用;
⑥、浸水—去肉相互结合;
⑦、溜毛,腐烂皮缩短浸水时间,尽早进入下面的工序;
⑧、未达到浸水要求的适当延长浸水时间;提前达到浸水要求的则应提前结束浸水。
2、问答题 制革工艺过程主要分为哪些工段?各工段的目的是什么?各工段主要包括哪些工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四大工段及各自的目的和主要包括的工序:
鞣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四大工段及各自的目的和主要包括的工序:
鞣前准备工段—将原料皮加工成适合于鞣制状态的裸皮—组批、称重、(浸水)、去肉、称重、浸灰、去肉、剖层、称重鞣制工段—使皮转变成革—脱灰、软化、浸酸、铬鞣搭马鞣后湿处理工段—改善革的使用性能—挤水、剖层、削匀、称重、复鞣、中和、搭马、染色加脂整饰(或整理)工段—使湿革在外观和使用性能上达到成革的质量要求—干燥、摔软、涂饰
3、填空题 削匀后的回软工序包括(),()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洗;脱脂;漂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洗;脱脂;漂洗
4、填空题 柚柑栲胶复鞣铬鞣革时渗透性(),复鞣的革比较(),粒面(),柔软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较好;丰满紧实;细致;中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较好;丰满紧实;细致;中等
5、问答题 浸酸的目的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浸酸是指将酸和中性盐(食盐)按一定比例配成溶液处理经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浸酸是指将酸和中性盐(食盐)按一定比例配成溶液处理经软化后的裸皮的操作。其目的主要是:
(1)、调节裸皮的pH值,使之与铬鞣液的pH相近,防止表面过鞣,保证鞣质的顺利进行;
(2)封闭胶原的羧基,增强胶原的阳电性,减缓鞣剂分子与胶原的结合,利于鞣剂分子向
皮内渗透,防止表面过鞣;
(3)进一步松散胶原纤维,增加胶原的反应活性基,有利于增加鞣剂分子与胶原的结合;
(4)、进一步除去皮内的非纤维蛋白并使胶原产生部分脱水,增大胶原纤维间的空隙,有利鞣剂分子的渗透与结合;
(5)制止软化酶的作用,保护裸皮。
6、问答题 在水合乙醛酸接枝铬鞣中需注意的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浸酸的pH值应保持在2.5以上,应避免pH值过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浸酸的pH值应保持在2.5以上,应避免pH值过低,以免引起粒面紧缩起皱等缺陷,必要时可采用分次加酸的方式。
(2)水合乙醛酸的用量应严格控制,用量不宜太大,一般为灰裸皮重的1﹪左右,如果用量太大,不仅会影响革的撕裂强度,而且铬鞣时还会降低粒面的平滑度。
(3)由于用水合乙醛酸处理后,胶原羧基的数目增加,铬的利用率提高,铬鞣时只需采用少量的铬鞣剂就可使革的收缩温度达到95℃以上,一般铬的用量以Cr2O3计为灰皮重的1﹪~1.5﹪即可。
(4)铬鞣碱化时,一定要严格控制,使pH值缓慢平稳升高,最好采用自动碱化剂。
7、问答题 生皮中的油脂对制革有何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脂对制革过程的影响:
①、阻碍水及化学药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脂对制革过程的影响:
①、阻碍水及化学药品的渗透,影响后工序的进行;
②、脂肪酸含量高,与Ca2+、Cr3+形成钙皂、铬皂,使染色不均匀,革形成色斑;③、脂类物质中的蜡和油脂,在常温下逐渐移至革面,形成油霜;
④、革面油脂多,影响涂层粘合牢度,易掉浆;
⑤、革内油脂多,储存过程中易出现异味。
8、问答题 挂晾干燥的优缺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优点:简单易行,干燥后革较丰满,身骨比较柔软,能耗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优点:简单易行,干燥后革较丰满,身骨比较柔软,能耗低。
缺点:面粗,延伸率大,占地大,生产率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9、填空题 各种鞣法都是通过()和()两个过程完成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鞣剂向裸皮内渗透;透进裸皮内的鞣剂与裸皮的活性基结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鞣剂向裸皮内渗透;透进裸皮内的鞣剂与裸皮的活性基结合
10、填空题 用于铬鞣革复鞣的聚合物复鞣剂主要有()三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丙烯酸、聚氨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丙烯酸、聚氨酯
11、问答题 无盐浸酸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采用非常有效的非膨胀性酸砜酸聚合物,它可以使裸皮的pH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采用非常有效的非膨胀性酸砜酸聚合物,它可以使裸皮的pH值降至铬鞣所要求的pH值,同时还可以与胶原上的不同基团发生弱的多点结合,从而使皮不发生膨胀,浸酸时还可以直接用砜酸聚合物浸酸,也可先用中性砜聚合物浸透裸皮后,再加酸进行酸化。
12、问答题 单层配方涂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单层配方涂饰的主要作用是在革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不需要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单层配方涂饰的主要作用是在革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不需要对坯革的颜色进行修正,也不需要遮盖伤残,而是要最大限度的保持天然皮革的真皮感。
13、问答题 什么叫氧配聚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配聚铬络合物在加热和长期静置过程中,一部分配聚羟基失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配聚铬络合物在加热和长期静置过程中,一部分配聚羟基失去氢原子,这时配聚羟基变成配聚氧基,这种作用叫氧配聚作用。
14、问答题 影响浸水的因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原料皮的状态;
②、浸水添加剂(碱性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原料皮的状态;
②、浸水添加剂(碱性物、盐类物、含酶浸水助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
④、机械作用(转鼓的机械作用、刮里、去肉);
④、浸水的pH、温度和时间;
⑤、浸水使用的水的影响。
15、问答题 为什么要组批?组批的原则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组批是按原料皮路风、状态(指皮板水分、皮板的陈旧等)、厚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组批是按原料皮路风、状态(指皮板水分、皮板的陈旧等)、厚薄、质量、大小及皮张老嫩和伤残等将同种类似的皮张,组成生产批来组织生产的一个操作工序。组批的目的是:①、是同一生产批的皮尽可能得到理想均匀的处理;
②、保证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③、不同的皮做不同的革。
组批的原则是:
①、皮的种类(猪、牛、羊皮等)、产地(路别)、防腐方法(盐湿皮、盐干皮、甜干皮)、
新陈、老嫩、大小、厚薄(或重量);应将皮的状态、皮的组织构造和皮的质量等类同的皮组成生产批,以求得皮张在制革加工过程中尽可能均一的化学与机械作用,从而保证成革品质尽可能一致,为高品质革加工提供最基本的保证;
②、酸皮、蓝湿革组批注重伤残
16、问答题 何为移膜涂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移膜涂饰方法是先将涂饰剂涂于离型纸或硅质材料模上形成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移膜涂饰方法是先将涂饰剂涂于离型纸或硅质材料模上形成薄膜,然后将薄膜转移到坯革表面上的一种涂饰方法。
17、问答题 生皮与革的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皮是指从动物身上剥下的不经过加工、适合皮革加工的原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皮是指从动物身上剥下的不经过加工、适合皮革加工的原料皮。基本成分是胶原纤维、以及可溶性蛋白质、脂肪、血液、肌肉等物质。而革是指皮经鞣剂等加工变性处理,所获得的一种能够满足人们不同使用性能的高分子生物材料。
生皮与革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生皮的胶原纤维机构没有变化,而革的胶原纤维结构已经发生变化;
⑵、生皮溶于热水变成胶液,而革不能溶于热水变成胶液;
⑶、生皮水分含量大易腐烂变质,而革水分含量小不易腐烂变质;
⑷、生皮干燥状态时坚硬易断、不易弯曲,革干燥状态时柔软、易弯曲;
生皮制成革后,改变了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成分;其物理、机械、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也发生重大变化,提高了革的强力、弹性、松软性能,遇水不易发生膨胀,满足了革制品使用性能的需要。
18、问答题 水乳型阳离子聚氨酯成膜剂除具有聚氨酯的一般性能外,它的自身特点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对表面带负电荷的革粘着非常牢固;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对表面带负电荷的革粘着非常牢固;
(2)成膜柔软、非常薄;
(3)向铬鞣坯革粒面的渗透性好,可填充粒面,但不会使革变硬;
(4)用于伤残的封底层,经熨烫后可有效地掩盖伤残。
19、问答题 脱灰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主要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易出现问题:极易产生硫化氢气体。
注意事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易出现问题:极易产生硫化氢气体。
注意事项:
(1)脱灰碱前要充分水洗,尽可能将皮内外特别是皮胶原纤维空隙中的石灰颗粒或自由碱洗去;
(2)水洗要求水量足,闷洗与流洗相结合,水洗液的pH稳定在9~9.5时作为水洗结束时的终点,水洗升温,水温不超过45℃;
(3)脱灰时严格控制脱灰液的pH,脱灰时pH不能低于4,否则易产生表面酸肿;
(4)、需要脱灰的裸皮应尽快进行,以防止灰皮放置过久空气中二氧化碳与皮中的石灰起反应,生成不溶性碳酸钙存在于皮内而影响成革品质;
(5)、脱灰液比不宜大,一般起始液比控制在0.5~1.0(尽可能偏低),以保证脱灰剂的脱灰浓度,缩短生产周期;一般氯化铵脱灰水量少些,硫酸铵脱灰水量大些
(4)、脱灰温度一般控制在25~35℃,但用氯化铵脱灰,水洗程度一般要高些,温度低些,避免氯化钙对胶原的过度胶解;
(5)、脱灰中可加入亚硫酸钠,双氧水等,避免硫化氢的产生;
(6)、可采取分次脱灰,脱灰快,效果好。
20、填空题 剖层的厚度一般应比削匀的厚度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0.2~0.3mm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0.2~0.3mm
21、问答题 浸水过程中为什么要防腐?防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防腐原因:防止或减轻微生物对原皮的伤害,保证浸水的正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防腐原因:防止或减轻微生物对原皮的伤害,保证浸水的正常进行
防腐方法:①、使用清洁的水(硬水对浸水无害);
②、加杀菌剂、防腐剂:次氯酸钠、漂白粉等;
③、提高pH,一般pH8.5~10.5(加纯碱、硫化钠、硫氢化纳、氢氧化钠等);
④、常换水,20°C,10小时换一次,25°C,4小时换一次;
⑤、缩短浸水时间
22、问答题 请说出三种国外植物鞣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坚木、荆树皮、栲树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坚木、荆树皮、栲树皮
23、填空题 蒙囿剂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使铬盐在革中分布得比较均匀,如()、();另一类是铬盐在革中分布不甚均匀,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蚁酸钠;醋酸钠;苯二甲酸钠;丁二酸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蚁酸钠;醋酸钠;苯二甲酸钠;丁二酸钠
24、问答题 浸水中主要使用的材料有哪些?其有何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使用的材料有:浸水助剂(碱性物、盐类物、含酶浸水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使用的材料有:浸水助剂(碱性物、盐类物、含酶浸水助剂、表面活性剂等),其作用是在浸水时快速而均匀的使原料皮尽快恢复至鲜皮态;防腐剂(漂白粉、五氯酚钠、氟硅酸钠),其作用是防止或减轻微生物对原皮的伤害,保证浸水的正常进行。
25、填空题 象水解作用一样,(),(),长期静置和()都可以促进羟配聚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加碱;加热;稀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加碱;加热;稀释
26、问答题 染色的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为了给坯革打上与涂层一致的底色,以使在穿着过程中万一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为了给坯革打上与涂层一致的底色,以使在穿着过程中万一涂层破裂而不漏出坯革的本色,通过染色一次到达成品革所要求的色彩和坚牢度
27、问答题 浸酸的质量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符合工艺要求;(2)满足工艺所要求的pH值的要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符合工艺要求;(2)满足工艺所要求的pH值的要求;(3)粒面清晰,不发滑,不膨胀,臀部切口为乳白色。
28、填空题 在水溶液中,三价铬络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量和电荷符号是由络离子内界中()的性质和数量决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配位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配位体
29、问答题 有人认为铁鞣与铬鞣的机理是一致的,原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二价铁盐完全无鞣性,只有三价铁盐才有鞣性,而且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二价铁盐完全无鞣性,只有三价铁盐才有鞣性,而且三价铁盐中只有碱式盐才有鞣性。不是碱式盐,尽管是三价也无鞣性,这点与铬盐是一样的。
(2)与铬盐一样,鞣制效果随鞣液pH值及碱度的增加而增加。
(3)铁鞣液的性质与铬鞣液的性质也基本相似,加碱,加热,以及静置都可以促进络合物的水解,鞣液中加入隐匿剂可以改变络合物的组成和电荷。
(4)鞣液中加入隐匿剂,可以提高络合物的耐碱能力和大大提高鞣制效应。
30、填空题 杨梅栲胶复鞣铬鞣革时(),复鞣的革色泽()、(),粒面(),但丰满度较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渗透性好;鲜浅;较柔软;较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渗透性好;鲜浅;较柔软;较细
点击进入《★化学工程》题库
点击进入《化学工程:制革工艺学》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