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中级会计资格》题库
点击进入《中级会计资格:总论》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有()。
A.商品售后租回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
C.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在信用期内确认融资费用
D.把企业集团作为会计主体并编制合并报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选项A,从形式上看为企业带来了收益,但实质上属融资行为,所以交易时不确认收入,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要求;选项B,形式上承租方不拥有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但实质上能控制该资产并获得收益,因此视同自有资产核算,体现了实质熏于形式要求;选项C,形式为购买,实质为一种融资行为,是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体现;选项D,企业集团形式上虽然不是法律主体,但实质上是一个统一的经济主体,作为会计主体核算并编制合并报表,也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2、单项选择题 6月30日,张某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张某,张某仔细检查后未发现此瑕疵。7月6日,张某穿着该衣服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衣服存在质量问题。张某在8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A.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B.诉讼时效期间自6月30日开始计算
C.诉讼时效自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止
D.诉讼时效自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期间和中断的规定。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因此选项A错误;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本题中,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7月6日开始计算,因此选项B错误;张某于8月1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引起诉讼时效中断,而非中止,因此选项C错误。
3、判断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1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6个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该知识点教材存在错误。2012年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第215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考试中,一般会规避;如果出现,建议按照教材规定作答。
4、多项选择题 关于无权代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被代理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B.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使善意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的,被代理人应当承担代理的法律后果
C.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
D.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民事行为,视为无权代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核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表见代理”应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的法律后果。选项D为代理权的滥用。
5、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企业及其组织形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B.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服务的主要承担者
C.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有三种: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公司制企业
D.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选项D的说法不够准确。
6、判断题 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及时性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到了制约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判断题 民事法律行为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法产生民事法律效力的合法和不合法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A.财务决策
B.财务控制
C.财务预算
D.财务预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决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9、多项选择题 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A.引起资金占用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
B.引起企业利润虚增,造成企业资金由于利润分配而流失
C.引起利润上升,加大企业的资本成本
D.引起资金供应紧张,增加企业的筹资困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1)引起资金占用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2)引起企业利润虚增,造成企业资金由于利润分配而流失;(3)引起利润上升,加大企业的权益资金成本;(4)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增加企业的筹资难度;(5)引起资金供应紧张,增加企业的筹资困难。
10、判断题 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本题考核无效民事行为。
11、名词解释 经济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的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的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属于法的范畴,属于国内法体系,但不同于国内法体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门。
12、判断题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必须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13、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通过采取激励方式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方法是()。
A.解聘
B.股票期权
C.接收
D.限制性借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财务管理利益冲突的协调。激励是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直接挂钩,以使经营者自觉采取能提高所有者财富的措施。激励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股票期权;二是绩效股。
14、多项选择题 根据相关规定,下列关于各项中,不属于代理的有()。
A.张某帮助李某转告王某:“李某第二天来王某家购买鸡蛋”
B.房屋中介公司受赵某委托,促成了赵某与朱某的房屋买卖合同
C.寄售商店销售寄售商品
D.牛某受杨某委托,以杨某的名义自市场购买了一批布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1)选项A:张某并未独立进行意思表示,不属于代理行为,而是传递信息;(2)选项B:房屋中介公司并未独立进行意思表示,其行为属于居间行为;(3)选项C:寄售是以自己的名义代替他人实施的法律行为,不属于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代理行为。
15、判断题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企业价值是账面资产的总价值,企业价值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账面价值,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企业价值不是账面资产的总价值,企业价值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市场价值,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16、单项选择题 会计信息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做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A.可靠性
B.可比性
C.重要性
D.谨慎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会计信息在可靠性前提下,尽可能的做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17、单项选择题 下列应对通货膨胀风险的各项策略中,不正确的是()。
A.进行长期投资
B.签订长期购货合同
C.取得长期借款
D.签订长期销货合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知识点是通货膨胀的应对措施。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企业应当采取措施予以防范。在通货膨胀初期,货币面临着贬值的风险,这时企业进行投资可以避免风险,实现资本保值,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与客户应签订长期购货合同,以减少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取得长期负债,保持资本成本的稳定,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而选项D签订长期销货合同,在通货膨胀时期会减少企业的收入,所以不利于应对通货膨胀风险,所以选项D错误。
18、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M型组织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M型结构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组成
B.M型结构的第一个层次是最高决策层,主要职能是战略规划和关系协调
C.M型结构的第二个层次是由职能和支持、服务部门组成的
D.M型结构的第三个层次是围绕企业的主导或核心业务,互相依存又相互独立的各所属单位,每个所属单位又是一个H型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M型结构的第三个层次是围绕企业的主导或核心业务,互相依存又相互独立的各所属单位,每个所属单位又是一个U型结构。
19、多项选择题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的仲裁协议,属于无效的有()。
A.甲、乙两公司在建设工程合同中依法约定有仲裁条款,其后,该建设工程合同被确认无效
B.王某与李某在仲裁协议中约定,将他们之间的抚养合同纠纷交由某仲裁委员会仲裁
C.郑某与甲企业在仲裁协议中对仲裁委员会约定不明确,且不能达成补充协议
D.陈某在与高某发生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后,口头约定由某仲裁委员会仲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核仲裁协议的订立。仲裁协议独立存在,所以选项A的仲裁协议有效;抚养纠纷不属于仲裁范围,所以选项B的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协议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又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所以选项C的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协议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无效,所以选项D的仲裁协议无效。
20、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代表性理论的是()。
A.利润最大化
B.企业价值最大化
C.股东财富最大化
D.每股收益最大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代表性理论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21、判断题 对于张某与李某的合同纠纷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第一审人民法院重审后,作出了判决,张某与李某仍不服该判决的,不得上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对经过第二审程序发回重审的案件,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22、多项选择题 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优点包括()。
A.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
B.有利于做出有效决策
C.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
D.有利于培养企业的整体意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优点是:由于各所属单位负责人有权对影响经营成果的因素进行控制,加之身在基层,了解情况,有利于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有效决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项业务,也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促进所属单位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的成长。
23、单项选择题
甲公司2013年发生的部分业务如下:
(1)以560万元出售一项专利权,账面价值为500万元;
(2)出售一批商品,取得收入480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320万元;
(3)收到投资者投入现金300万元;
(4)发生广告费支出55万元;
(5)预收B公司账款15万。假定不考虑
其他因素,上述事项对甲公司2013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是()万元。
A.165
B.160
C.180
D.10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营业利润不含包利得、损失,所以本题中上述事项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480-320-55=105(万元)
24、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集中与分散的“成本”和“利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各所属单位积极性的损失和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
B.分散的“成本”主要是可能发生的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背离以及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
C.集中的“利益”主要是提高财务决策效率和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积极性
D.分散的“利益”主要是容易使企业财务目标协调和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各所属单位积极性的损失和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分散的“成本”主要是可能发生的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背离以及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集中的“利益”主要是容易使企业财务目标协调和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散的“利益”主要是提高财务决策效率和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积极性。
25、多项选择题 企业所采用的财务管理战略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各有不同。在经济繁荣时期,不应该选择的财务管理战略有()。
A.扩充厂房设备
B.继续建立存货
C.停止扩招雇员
D.停止长期采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经济周期对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的影响。在经济繁荣期,应选择的财务管理战略包括:扩充厂房设备、继续建立存货、提高产品价格、开展营销规划、增加劳动力。选项C、D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应采用的战略。
26、判断题 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可能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金成本较大、费用失控、经营风险较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由于各所属单位负责人有权对影响经营成果的因素进行控制,加之身在基层,了解情况,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经营风险较小。
27、单项选择题 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占乙公司表决权资本的10%,应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但乙公司生产产品的关键技术依靠甲公司所提供,甲公司据此认定其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甲公司此事项的处理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重要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谨慎性
D.相关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依据。
28、多项选择题 张某接受甲鞋店的委托,代理甲鞋店到外地购买-批皮鞋。期间张某与某鞋厂勾结,购进-批劣质皮鞋给甲鞋店。对此行为,下列表述中符合规定的有()。
A.张某的行为是代理权的滥用
B.给甲鞋店造成的损失,仅由张某承担民事责任
C.给甲鞋店造成的损失,仅由某鞋厂承担民事责任
D.给甲鞋店造成的损失,张某与某鞋厂负连带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核代理权的滥用。本题中是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这是“滥用代理权”,选项A表述正确。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因此选项BC表述错误,选项D表述正确。
29、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措施中,可用来协调公司债权人与所有者利益冲突的有()。
A.规定借款用途
B.规定借款的信用条件
C.要求提供借款担保
D.收回借款或不再借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为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通常可采用以下方式:(1)限制性借债,即在借款合同中加入某些限制性条款,如规定借款的用途限制、借款的担保条款和借款的信用条件等;(2)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即当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采取收回债权或不再给予新的借款的措施,从而保护自身权益。
30、判断题 调制主体和规制主体的宏观调控权和市场规制权,要具体地规定在各类经济法的法律、法规中,这是“职权法定”的具体体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点击进入《★中级会计资格》题库
点击进入《中级会计资格:总论》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