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历史学》题库
点击进入《历史学:中国通史》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七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都、代郡、邯郸等郡名和篮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用泥制陶的事实
D.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多项选择题 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的主要表现有()。
A、刺杀宋教仁
B、镇压二次革命
C、撕毁“临时约法”
D、复辟帝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名词解释 昭武九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从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从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其后裔的泛称。汉文史籍称其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击走,西迁中亚河中地区,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
4、单项选择题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者,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必有责焉耳矣”。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
A.1127年的靖康之耻
B.1644年的甲申之难
C.1856年的天京变乱
D.1935年的华北事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名词解释 “五四指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该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五四指示》揭开了解放区土地立法的序幕,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指明了方向.
6、单项选择题 十四世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图谋,始终遭到中国政府和西藏人民的坚决反击。下列关于西藏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藏是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
B.西藏的解放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C.西藏的解放标志着中国统一大业完成
D.西藏成为中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填空题 ()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他的都城位于现在的西安市的西北部。宫殿几乎遍及整座城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秦始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秦始皇
8、名词解释 安国军政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奉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权。1926年初,直奉军阀联合进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奉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权。1926年初,直奉军阀联合进攻国民军,张作霖驱走了冯玉祥,再次窃取了北京政权,12月任安国军总司令,宣言“反共讨赤”,封闭进步报馆,杀害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镇压“工人运动,对抗北伐战争。1927年6月,张作霖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又称安国军政府,自封为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企图联合阎锡山、蒋介石共同攻打冯玉祥和唐生智,结果确实蒋、阎、冯联合共同对奉。1928年6月,阎锡山攻入北京,安国军政府垮台。
9、单项选择题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秦始皇统一文字
C.元世祖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D.元世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选择题 左宗棠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下列与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黄海海战
C.大败阿古柏
D.修建京张铁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单项选择题 “百家争鸣”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对此贡献杰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李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单项选择题 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问答题
传记的描述需有广阔的视野。下列史料中,“轰然坍塌”指什么历史事件?为挽救“国民经济”,邓小平在农业和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领域各提议了什么重大举措?受“四小龙”兴起的启示,他在20世纪80年代采取了哪些开放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苏联解体;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苏联解体;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设立经济特区、放开沿海港口城市和经济开放区。
14、填空题 像兵马俑这种规模巨大,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等多方面都有很高水平的雕塑艺术,不论在我国还是在世界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被誉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世界第八大奇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世界第八大奇迹
15、名词解释 长庆会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长庆年间唐与吐蕃举行的会盟,故名。唐王朝在宪宗元和年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长庆年间唐与吐蕃举行的会盟,故名。唐王朝在宪宗元和年间平定藩镇,国力复盛;吐蕃国力日趋衰竭,且唐孤立吐蕃的战略上又取得极大的成功,因此吐蕃迫切要求重新议界讲和。在唐长庆元年至二年双方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长庆会盟,仪式分别在长安、逻些举行,双方在盟文中重中“和同为一家”的舅甥亲谊。此次会盟在客观上使吐蕃社会得到了暂时的安定,吐蕃的经济、文化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唐蕃双方人民而言,会盟反映了他们向往结束战争的共同愿望,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自706年至822年的100多年间,吐蕃与唐朝共会盟8次,此次会盟是第8次,即最后一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亦称“甥舅和盟”。为纪念这两次会盟建立的长庆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
16、名词解释 五合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民族间由官方组织的定期的商业交换关系,叫做&ldquo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民族间由官方组织的定期的商业交换关系,叫做“合市”或“互市”。合市在西汉已出现。东汉时期,汉和匈奴之间,定期“合市”。每次合市,汉商以大量的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业品,交换匈奴的数以万计的牛马。汉和羌、鸟桓、鲜卑以及西南各族之间,也定期合市。舍市这一交换形式在促进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变流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汉族的小商贩还载负货物,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以商品换取民族地区的土特产,进行民族间的物资交流。
17、单项选择题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郭靖、杨康名字来自于历史上的“靖康之变”。“靖康”是指()
A.河南开封
B.宋钦宗年号
C.宋徽宗庙号
D.宋徽宗谥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名词解释 通道会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后,蒋介石很快就判明红军的意图,妄图一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后,蒋介石很快就判明红军的意图,妄图一举消灭红军。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左”倾领导者才不顾红军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执意要按原计划北上湘西。12日,中革军委临时决定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着重讨论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问题。毛泽东极力说服博古等主要领导人,建议放弃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通道会议研究了军事问题,虽然没有就战略方针的转变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但促进了这个问题的解决,从而为尔后黎平会议决策红军战略计划转变,作了必要的准备。
19、单项选择题 “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法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州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派)之弊。”这段话反映出()
A、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
B、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C、官吏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
D、新法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单项选择题 1856年,英国向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A.马神父事件
B.马嘉理事件
C.亚罗号事件
D.曹州教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单项选择题 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以下措施标志着清代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的是()
A.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B.设置内阁和六部
C.设立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问答题 唐朝均田制、租庸调、府兵制的内容和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均田制。内容:唐朝均田令规定,18岁以上的男子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均田制。内容:唐朝均田令规定,18岁以上的男子受田100亩,其中,20亩称永业田,可留给子孙耕种;80亩称口分田,受田人死后要交还国家。永业田和口分田,一般不许买卖。还受给相当数量的永业田、职分田给贵族官僚。作用:均田制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2)租庸调法。内容:受田男子每年向国家交谷物2石,叫做“租”;交纳绢2丈、绵3两,或布2丈2尺、麻3斤,叫做“调”;壮年男子每年服役20天,不去服役的可纳绢代役,叫做“庸”。作用:赋役比前代有所减轻,特别是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时,有利于农业生产。
(3)府兵制。内容:唐朝的府兵制是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制度。府兵的基本单位叫折冲府,所领的府兵叫卫士。卫士平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操练,不纳租调,不服徭役,但要轮流到京城宿卫,或到边境戍守。遇到战争要自备衣粮器械,应召出征。领兵将领都是临时委派,战争结束,“兵散于府,将归于朝”。作用:有利于防止将帅专兵跋扈,40%的折冲府集中在关中一带,使朝廷拥有雄厚的军事力量,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3、单项选择题 淝水之战、澶州之战、北京保卫战是按照同一标准归类的,下列符合此标准的是()
A.牧野之战
B.赤壁之战
C.东京保卫战
D.雅克萨之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西域都护的最初设置是在()
A.西汉前期
B.汉武帝在位时期
C.西汉中后期
D.东汉前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单项选择题 继昌隆缫丝厂与安庆内军械所的主要区别是()
A.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关系
B.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C.是否依赖外国资金和技术
D.民用工业还是军事工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明朝时农业生产的特点中,哪一项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有决定性的作用()
A.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B.水稻种植面积大、产量高
C.外来农产品的引种
D.农业生产技术超过前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单项选择题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问答题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我国与外界交往日益减少,逐渐落后于世界。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但是我们的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之路,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4)在课堂总结时,老师出示了中共十五大报告中的一段话:“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请你说明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前提,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目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前提,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目标。
29、单项选择题 邓稼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被赞誉为()
A.节约标兵
B.两弹元勋
C.党的好干部
D.铁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问答题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材料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等。
点击进入《★历史学》题库
点击进入《历史学:中国通史》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