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林学》题库
点击进入《林学:水土保持学》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判断题 遥感技术使用的运载工具只有卫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局部改变微地形,消除坡面径流,增强水分进入土壤的能力尽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局部改变微地形,消除坡面径流,增强水分进入土壤的能力尽可能多的蓄水。
2.加强土壤抗蚀条件,防治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
3.改善光热分布状况。
4.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为获得高而稳定的粮食产量创造条件。
3、问答题 简述修枝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提高木材的材质(减少结疤、提高材质,提高木材的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提高木材的材质(减少结疤、提高材质,提高木材的强度,增加晚材率);
(2)增加树干的圆满度;
(3)提高林木生长量;
(4)改善林内环境和林木生长条件;
(5)有益于森林健康。
4、填空题 森林可消减洪峰(),最大不超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0%~20%;25%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0%~20%;25%
5、名词解释 复合侵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种或两种以上侵蚀营力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侵蚀类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种或两种以上侵蚀营力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侵蚀类型。
6、名词解释 梯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山区、丘陵区常见的一种基本农田,他由于地块顺坡按等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山区、丘陵区常见的一种基本农田,他由于地块顺坡按等高线排列呈阶梯状二得名。
7、问答题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编制规划设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主要技术文件和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编制规划设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主要技术文件和任务依据。
8、问答题 简述森林对枯水流量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原因:
增加流域的降水量,减少地面蒸发,增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原因:
增加流域的降水量,减少地面蒸发,增加水分入渗,减少地表径流,使降水有效地进入土壤层,同时通过林冠截留、枯落物持水和林地土壤的入渗来改变流域内的水分在时空上分布。
9、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江河上游水土保持,即以小流域为单位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江河上游水土保持,即以小流域为单位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包括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措施,以及监督管理措施。
10、名词解释 森林立地主导因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林木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之为主导因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林木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之为主导因子。
11、问答题 简述种间关系的作用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机械作用方式、生物作用方式、生物物理方式、生物化学方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机械作用方式、生物作用方式、生物物理方式、生物化学方式、生理生态关系。
12、填空题 坡面治理工程包括斜坡固定工程、()和沟头防护工程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山坡截流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山坡截流沟
13、填空题 人工林种植点配置:种植点或播种点在造林地上的间距及排列方式。配置形式有()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行状配置;群状配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行状配置;群状配置
14、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林的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固持土壤
(二)改良土壤
(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固持土壤
(二)改良土壤
(三)提高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
15、名词解释 土壤分散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表示土壤在水中分散程度的指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表示土壤在水中分散程度的指标。
16、问答题 简述水土保持林体系的空间配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空间配置的三大层次:
林分—小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空间配置的三大层次:
林分—小流域—空间。
(1)水平配置
是指水土保持林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内的平面布局和合理规划。水平配置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地形特征和水土流失特点,以土地合理利用为基础,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处理好上、中、下游,坡、沟、川和左、右岸之间的关系。
(2)立体配置
是指合理搭配的乔灌草种在林分分层配置,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17、问答题 简述绘制规划设计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土地利用现状图绘制
(2)规划设计图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土地利用现状图绘制
(2)规划设计图的绘制
(3)ArcGIS制图
18、问答题 人类控制土壤侵蚀的几种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改变地形条件;
改良土壤性状;
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改变地形条件;
改良土壤性状;
改善植被状况。
19、单项选择题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由相应级别的()审批。
A、环保部门
B、计划部门
C、国土部门
D、水行政主管部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问答题 简述护坡薪炭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目的:
营造护坡薪炭林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目的:
营造护坡薪炭林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农村生活能源,并控制坡面水土流失。也可减轻或防止对森林植被的破坏,达到以林保林的目的。
(2)优点:
薪炭林是一种优质能源,与煤、石油相比,薪炭林几乎不含硫(含量﹤0.1%),薪炭材灰分少,且可做为肥料归还土壤;使用方便,低价安全,热值高于秸杆作物。
(3)造林技术与作业经营技术
①造林地的选择:靠近村庄且交通便利。
②树种选择:耐干旱瘠薄、萌蘖能力强、耐平茬,生物产量高、易燃烧、热值高的乔灌木树种。
③薪炭林造林密度:营造薪炭林一般要求密度较高。一是为了提高干技的生物产量,二是薪炭林生长周期短,个体所需营养空间相对较小,只有密植才能充分利用空间。一般造林密度应在400-667株/亩,最大为1000株/亩(如灌木)。要根据树种和立地条件的不同,因树因地制宜的确定密度。
④造林技术:
A整地:鱼鳞坑、反坡梯田和水平沟等。整地季节,提前半年,最好在雨季以前进行整地。
B造林方法: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
⑤薪炭林作业技术:根据薪炭林的经营目的和树种特性确定薪炭林的作业方式。以培养薪炭林兼水土保持的林分可实行矮林作业,以培育用材为主兼顾修枝取薪材的林分可采用乔林作业,以培育薪炭林及农用小径材为主的林分可采用中林作业。
21、问答题 各种土壤侵蚀类型的外营力是什么?各土壤类型的特点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水力侵蚀外营力是水力。
①溅蚀特点: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水力侵蚀外营力是水力。
①溅蚀特点:移走土粒,对地表土壤物理性状有破坏作用,使土壤表层泥浆薄膜,堵塞土壤空隙,阻止雨水下渗,为产生坡面径流创造了条件。
②面蚀:特点:涉及面积大,侵蚀的都是肥沃的表土层,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很大。
③沟蚀:特点:所涉及的面积不如面蚀范围广,但它对土地的破坏程度远比面蚀严重,因为一旦形成侵蚀沟,土地即遭到严重破坏,而且由于侵蚀沟的不断发展,曾经连片的土地被切割的支离破碎。但侵蚀沟只在一定宽度的带状土地上发生和发展,就其涉及的土地面积远较面蚀小。
④山洪侵蚀:特点:破坏力大并能搬运和沉积泥沙石块。山洪侵蚀改变河道形态,冲毁建筑物和交通设施、淹埋农田和居民点,可造成严重危害。
(2)重力侵蚀外营力是重力。
①陷穴特点:地表径流沿黄土的垂直缝隙渗流到地下,使可溶性矿物质和细小土粒被淋溶至深层,土体内形成空洞,上部的土体失去顶托而发生陷落呈垂直洞穴。
②泻溜特点:土体表层剥裂,碎屑物质受重力作用顺坡而下,在坡麓逐渐形成锥形碎屑堆积体。
③崩塌特点:崩塌形成的崩落面不整齐,崩落体停止运动后,若土体上下之间的层次被彻底扰乱。
④滑坡特点:滑落后的滑坡体层次虽受到严重扰动,一般还可保持原来的相对位置,滑坡下滑速度有快有慢,规模有大有小,危害很大。
⑤山剥皮特点:开始时规模较小,因植物根系相互缠绕,剥落的部分开始向四周扩散,尤其再遇暴雨后规模迅速扩大。
(3)冻融侵蚀外营力是温度。
特点:当土壤空隙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结冰时,体积膨胀,因而使裂缝加宽加深;当冰融化时,水分沿着裂缝深入到土体或岩石内部,这样冻结、融化反复进行时,不断使裂缝加深扩大,以致使岩石崩裂成岩屑。
(4)冰川侵蚀外营力是现代冰川的活动对地表造成的机械破坏作用。
(5)混合侵蚀外营力是水流冲力和重力的混合共同作用特点:含有大量土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不同于一般的暴雨洪流,其含有比一般洪流多5-50倍的泥沙石块,刹时间能将数以千百万立方米的砂石冲进江河。
(6)风力侵蚀外营力是气流冲击作用特点: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气流中的含沙量随风力的大小而改变。
22、问答题 治滩造田的类型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束河造田
2.改河造田
3.截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束河造田
2.改河造田
3.截弯造田
4.堵叉造田
5.箍洞造田
23、名词解释 溅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雨滴击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雨滴击溅侵蚀)。
24、问答题 简述林牧护坡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目的:
为牧草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减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目的:
为牧草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减轻草场的水土流失和风寒之害。并且林木为牲畜直接提供饲料(草)。
(2)配置
①树种选择
1.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
2.适口性好,如杨树、刺槐、沙棘、白榆、柠条均有较好的适口性。
3.营养价值高,含有较高蛋白质和其他营养元素。
4.生长迅速,即幼林时可大量提供饲草。
5.萌蘖力强;平茬或放牧后能迅速恢复。
6.应具有其他经济效益(密源等)。
②配置:
林牧护坡林包括坡面放牧林和草场防护林
1.山地放牧林配置:
配置山地放牧林时,可根据地形条件采用短带状沿等高线布设,由2-3行灌木组成,长10-20m,带间距4-6m,水平相邻带与带间留出缺口,以便牲畜通过,也可采用灌木丛均匀配置,每丛灌木约占5m2左右,牲畜可自由穿入灌丛间。在这种留一定间隔的灌木丛间的空地上,由于截留雪,又改善了立地条件,使然牧草生长处于良好的气候条件之中。因地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产量比单纯灌木饲料林或单纯牧草地要高。
2.草场护牧林的配置:主要目的在于改善草场局部小气候及水土条件,以促进草场产量提高,同时护坡林木的嫩枝也可作为饲料。
草场护牧林以带状或短带状沿等高线配置,留出缺口,每带植树2-3行,宽度5-6m,防护林带间距为带宽的8-10倍。另外也可群状分散配置乔木,为牲畜乘凉避暑。
3.造林与经营技术:
灌木放牧林多采用直播造林,3年后进行平茬,促进地上部分生长。
乔木树种造林后,若按灌木状经营,第2年即可平茬,使地上部分形成灌木丛。放牧林地造林后2-3年要严加封禁。禁牧目的是为了促进灌丛的生长。放牧林要轮牧,有利于树和草的生长,保持有丰富的采食饲草。
散生团状的乔木要植苗造林,并加强抚育管理。
25、问答题 影响造林苗木的成活的因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造林苗木的成活取决于苗木生活力、造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和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造林苗木的成活取决于苗木生活力、造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和种植技术。苗木的生活力与遗传特性、质量特征、含水量有关系。
苗木体内水分的损失苗木根系数量减少、吸收根减少、暴露于空气中的根系散失水分、茎叶持续蒸腾。苗木生活力丧失的速度与树种、器官、气候条件有关。
针叶树较快,阔叶树较慢;根系较快,地上部分较慢;高温、低湿、强风时较快。
26、名词解释 对比流域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选择两个基本未受干扰、流域参数、植被、气候条件基本一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选择两个基本未受干扰、流域参数、植被、气候条件基本一致的流域,一个作为对照,对另一个进行处理,研究处理措施对径流的影响。
27、问答题 简述森林对土壤水文性质改良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林地土层是产生森林水文效应的第三个活动层,降雨在这里进行第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林地土层是产生森林水文效应的第三个活动层,降雨在这里进行第三次再分配。
先后产生入渗、填洼、贮存、径流以及蒸发、蒸腾等水文过程。这些过程在流域的水文循环中对贮存量和输出量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通过林冠层和枯枝落叶层的再分配之后,一部分水分将进入土壤中被贮存,被林木及植物吸收蒸腾或通过地面直接蒸发掉;或者作为土内径流流走或渗入到地下浅水层中;而另外一部分将作为直接径流从地表流走,参与流域的汇流过程形成流域出口的洪峰流量。
降雨第三次再分配的效果不仅是影响坡面径流和流域出口流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水蚀强度的重要因素。
28、问答题 简述淤地坝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抬高侵蚀基点,稳定沟坡,减少水土流失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抬高侵蚀基点,稳定沟坡,减少水土流失
2.拦泥沙淤地,发展生产
3.实现高产稳产,促进退耕还林还草,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4.拦洪蓄水,合理利用水资源
5.以坝代路,便利交通
6.治沟骨干工程,防洪保收
29、问答题 简述坡面水源涵养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山地多残存次生林或草灌等植物,采用封山育林以达恢复水源涵养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山地多残存次生林或草灌等植物,采用封山育林以达恢复水源涵养林并形成稳定林分的目的。因为此类坡面虽水土流失严重,但保留着质量较好的立地和乔灌草植物等优越条件,只要采用的封山育林措施合理,再加人为的合理干预,可较快地达到恢复森林之效果。
30、问答题 植物的蓄水保土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拦截降水
(2)调节地表径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拦截降水
(2)调节地表径流
(3)固结土体
(4)改良土壤性状
(5)降低风速,防止灾害
此外,森林还有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调节气温,防止干旱及冻害,净化空气,保护和改善环境等多种效益。
点击进入《★林学》题库
点击进入《林学:水土保持学》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