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心电学技术(医学高级)》题库
点击进入《心电学技术(医学高级):常见心电图的分析与鉴别》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不完全性右心房内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A.P波振幅增大,但Ⅱ、Ⅲ、aVF导联<0.25mV
B.P波呈双峰,峰间距≥0.04s
C.出现SⅠSⅡSⅢ
D.出现间歇性肺型P波
E.往往合并有右心房肥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不完全性房内(右心房)阻滞的特点为:心电图出现间歇性或持久性肺型P波。间歇性肺型P波改变应排除房性异位搏动;持久性肺型P波改变应排除右心房肥大等可引起肺型P波改变的其他原因。
2、单项选择题 关于左、右手电极反接心电图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降低
B.胸导联S波振幅逐渐降低
C.I导联和aVL导联的P波、QRS波群和T波颠倒
D.aVF导联图形不变
E.Ⅱ与Ⅲ导联图形互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P波振幅>0.25mV可见于多种疾患,但除外()。
A.右心房肥大
B.低钾血症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急性左心衰
E.急性肺动脉栓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急性左心衰主要引起左心房负荷增加,P波增宽、切迹,V1导联的P波终末电势明显增大。
4、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25岁,突发心悸就诊。心电图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P波显示不清楚,QRS波群形态一致,RR间距相等。
如果胸前导联有RS波,RS时限均<100ms,未发现室房分离,V1导联QRS波群呈rS型,r波时限<300ms,V6导联QRS波群呈R型,则支持()。
A.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圆顶尖角型T波常见于()。
A.左心室肥大
B.Brugada综合征
C.瘦长型健康青年
D.室间隔缺损
E.房间隔缺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25岁,突发心悸就诊。心电图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P波显示不清楚,QRS波群形态一致,RR间距相等。
如果V1~V6导联均无RS波,支持()。
A.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择题 以下情况可引起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但不包括()。
A.心室起搏后
B.间歇性左束支阻滞消失后
C.间歇性右束支阻滞消失后
D.心室预激消失后
E.室性心动过速终止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表现为心室除极顺序由异常转为正常后的一段时间内,T波呈现与异常除极时QRS波群主波同向的改变。间歇性右束支阻滞时,当右束支阻滞消失后不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可能与其初始40ms向量仍正常有关。
8、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78岁。头晕、胸闷半月,心电图如图4-2-5所示,正确的诊断应为()。
A.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房性期前收缩
D.窦性心动过缓,不完全性房室分离
E.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心电图表现为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为40次/分,与交界性心律形成竞争心律,出现房室分离现象。心电图所描记的第5个QRS波群提前出现,为窦性P波下传心室形成的心室夺获。患者常规心电图还存在右束支阻滞及左前分支阻滞。这幅心电图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态心电图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9、单项选择题 提示左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心肌缺血/梗死的是()。
A.在QRS波群为正向的导联,ST段抬高≥0.1mV
B.V1~V3导联ST段压低≥0.1mV
C.在QRS波群为负向的导联,ST段抬高≥0.5mV
D.ST段出现异常偏移和动态演变
E.以上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2009年AHA、ACCF和HRS心电图指南推荐的左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心肌缺血/梗死的诊断标准为:①在QRS波群为正向的导联,ST段抬高≥0.1mV;②在V1~V3导联,ST段压低≥0.1mV;③在QRS波群为负向的导联,ST段抬高≥0.5mV。
10、单项选择题 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出现病理性Q波的情况是()。
A.心肌梗死的直径>20~25mm
B.心肌梗死的厚度>5~7mm
C.心肌梗死发生在前壁
D.心肌梗死发生在下壁
E.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临床上,约有10%的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该部位的除极化过程发生在心肌除极的终末40ms,故引起QRS波群终末40ms部分的改变,一般不出现病理性Q波。
11、单项选择题 关于Bachmann束阻滞心电图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P波增宽>0.12s且有切迹
B.P波呈双峰,峰间距≥0.04s
C.常伴有PR段偏移
D.可出现间歇性二尖瓣型P波
E.与左心房肥大心电图表现类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上房间束(Bachmann束)断裂、变性或纤维化可产生二尖瓣型P波改变,称为不完全性房内(房间束)阻滞,诊断时需要排除左心房肥大。PR段偏移常见于心房梗死。
12、单项选择题 关于肥厚型心肌病的论述,错误的是()。
A.室间隔肥厚可产生异常Q波
B.室间隔严重肥厚可引起左心室流出道狭窄
C.异常Q波多出现在Ⅰ、aVL、V4~V6导联
D.异常Q波深而不宽
E.不会出现二尖瓣型P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肥厚型心肌病可出现二尖瓣型P波改变,主要为左心房肥大或左心房负荷增加所致。
13、单项选择题 以下为可产生异常Q波的疾患,但应除外()。
A.心肌病
B.心肌炎
C.脑血管意外
D.Brugada综合征
E.重症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Brugada综合征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为:V~V导联ST段呈下斜型抬高伴T波倒置,不出现异常Q波。
14、单项选择题 引起右胸导联QRS波群振幅增高的原因不包括()。
A.右心室肥大
B.右束支阻滞
C.A型预激
D.B型预激
E.正常变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单项选择题 SⅠSⅡSⅢ综合征见于()。
A.正常变异
B.直背综合征
C.右心室肥厚
D.心尖部心肌梗死
E.以上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SⅠSⅡSⅢ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电轴极度右偏,通常指向-90°~-150°,Ⅰ、Ⅱ、Ⅲ导联终末均为S波。可见于:①右心室肥厚;②前壁(心尖部)心肌梗死;③直背综合征(胸廓畸形);④正常变异等。
16、单项选择题 关于Vereckei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方法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存在房室分离,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B.aVR导联QRS波群呈R型或RS型,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C.QRS波群形态不符合束支或分支阻滞图形,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D.心室初始激动速度(Vi)与心室终末激动速度(Vt)之比≤1,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E.以上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心室初始激动速度(Vi)是指从QRS波群起点后移40ms处的电压绝对值;心室终末激动速度(Vt)是指从QRS波群终点前移40ms处的电压绝对值。应用Vi/Vt比值鉴别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有其电生理的合理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时其心室激动的初始顺序是通过正常希浦系统进行的,故除极速度较快,Vi较大,束支阻滞主要使心室中段与终末除极速度变慢,故Vt较小,因而Vi/Vt>1时支持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时,因激动起源于心室,初始除极是通过传导速度较慢的心室肌进行传导,故Vi较小,当心室除极到达希浦系统时激动传导速度较快,Vt较大,因而Vi/Vt《1支持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为室性心动过速。需要注意的是,侵害心肌的某些疾病可能改变Vi或Vt,从而影响正确的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如伴有前间壁心肌梗死可使Vi减小,而Vt无改变,易误诊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肌瘢痕位于心室激动较晚的部位可使Vt减小,易将室性心动过速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因此,采用Vi/Vt比值鉴别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7、单项选择题 QRS波群呈左束支阻滞型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是()。
A.V1、V2导联R波时限>30ms
B.V6导联有Q波或呈QS波
C.V1、V2导联的RS间期>60ms
D.V1、V2导联S波的降支有切迹
E.以上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关于正常额面QRS心电轴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少数正常人额面QRS心电轴可位于-90°~±180°
B.正常人额面QRS心电轴的范围为0°~+90°
C.正常人额面QRS心电轴的范围为+30°~+110°
D.正常人额面QRS心电轴的范围为0°~+110°
E.少数正常人额面QRS心电轴可位于+100°~+11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不确定电轴(-90°~±180°)可见于某些病理情况,如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等,亦可见于少数正常人(正常变异)。正常人QRS心电轴不应在+100°~+110°,否则视为异常。
19、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25岁,风湿性心脏病。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其中有3个单发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在V1导联呈rsR′型,联律间期不等,无类代偿间歇。
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应考虑为()。
A.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B.室内差异性传导
C.室性心动过速
D.干扰
E.合并预激综合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单项选择题 以下情况可引起右胸导联QRS波群振幅增高,但不包括()。
A.右心室肥大
B.右束支阻滞
C.A型预激综合征
D.前间壁心肌梗死
E.正后壁心肌梗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单项选择题 不属于正常变异或功能性T波改变的是()。
A.心血管神经症引起的T波改变
B.过度换气性T波改变
C.早期复极
D.洋地黄作用所致T波鱼钩样改变
E.心尖现象(孤立性T波倒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洋地黄作用所致鱼钩样改变是药物引起的原发性T波改变,不属于正常变异和功能性T波改变。心尖现象多见于瘦长体型青年,心电图表现为V4或V5导联孤立性T波倒置。
22、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55岁,心电图检查显示胸导联T波直立,U波倒置()。
A.无临床意义
B.有临床意义,多提示冠心病
C.有临床意义,多提示肺心病
D.有临床意义,多提示心包积液
E.有临床意义,多提示低钾血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关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处理原则,不正确的是()。
A.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尽早电复律
B.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先采用药物治疗
C.对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可选用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治疗
D.鉴别诊断困难时应先按室上性心动过速处理
E.以上都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年轻运动员可出现以下心电图改变,但应除外()。
A.早期复极
B.窦性心动过缓
C.左心室高电压
D.右心室肥大
E.相对高尖、常呈对称性的T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单项选择题 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是()。
A.QRS波群宽大畸形
B.心率为140~200次/分
C.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D.房室分离,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E.节律轻度不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可引起QRS波群振幅降低的原因是()。
A.皮下气肿
B.肺气肿
C.胸腔积液
D.全身明显水肿
E.以上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25岁,突发心悸就诊。心电图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P波显示不清楚,QRS波群形态一致,RR间距相等。
如果胸前导联有RS波,RS时限均<100ms,但可见房室分离,且心室率快于心房率,支持()。
A.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58岁,冠心病。心电图如下图所示,提示为()。
A.心房颤动
B.心房扑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D.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RR间距不齐,在长一短间距后可见宽O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其后无类代偿间歇,提示为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29、单项选择题 室性心动过速时,QRS波群与P波的关系可表现为()。
A.房室分离
B.1:1室房逆传
C.心室融合波
D.部分呈1:1室房逆传,部分呈房室分离
E.以上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53岁。因心悸3天就诊,心电图如图4-2-2所示,发现有R-R间距不齐现象,其原因为()。

A.窦性心律不齐
B.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C.房性期前收缩
D.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E.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图中第4个QRS波及第10个QRS波前有异位P波,落在T波上,为房性期前收缩,并导致R-R间距不齐。
点击进入《★心电学技术(医学高级)》题库
点击进入《心电学技术(医学高级):常见心电图的分析与鉴别》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