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考试题(每日一练)
2025-09-07 22:34: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点击进入《★城市规划相关知识》题库
点击进入《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关于城镇与乡村的比较研究中,不准确的是()。

A.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相似于乡村
B.城镇有比乡村更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C.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D.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点击查看答案


2、多项选择题  以下各项中,关于城市化论述正确的是()。

A.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B.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
C.城市化是指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
D.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生活方式由乡村生活方式转为乡村生活方式与城市生活方式统一的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3、单项选择题  在克里斯泰勒提出的最基本的等级体系中,克里斯泰勒认为,一般而言,在经济开放、交通便利的地区,()是主要的。

A.市场原则
B.经济原则
C.行政原则
D.交通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4、多项选择题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通过对城市内部的()等的研究,进而研究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

A.地域空间
B.社会空间
C.经济空间
D.政治空间
E.文化空间


点击查看答案


5、单项选择题  1959年戴维斯(Davies)在其对开普敦的研究中,提出了()的概念。

A.硬核
B.核缘
C.软核
D.中心商务区


点击查看答案


6、多项选择题  下面关于“推拉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指城市以其高就业率、高收入和较好的公共设施从而对广大农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拉力”,而农村由于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推力”,在推拉作用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B.是指城市以其高就业率、高收入和较好的公共设施从而对广大农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推力”,而农村由于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拉力”,在推拉作用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C.城市病产生一种推力
D.推拉说对于分散化阶段包括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没有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7、单项选择题  阿历克山德森在1956年研究()城市经济结构时企图为各部门寻找一个“正常城市”作为衡量所有城市应有的非基本部分的标准。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美国


点击查看答案


8、单项选择题  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城市化。

A.外延和飞地
B.向心与离心
C.景观和职能
D.积极和消极


点击查看答案


9、单项选择题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具有()特点。

A.单一核心、交通走廊、规模特别庞大、密集的交互作用、地域的核心区域
B.单一核心、交通走廊、规模特别庞大、密集的交互作用、国家的核心区域
C.多核心、交通走廊、规模特别庞大、密集的交互作用、国家的核心区域
D.多核心、交通走廊、规模特别庞大、密集的交互作用、地域的核心区域


点击查看答案


10、多项选择题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

A.土地利用指标
B.主要指标法
C.复合指标法
D.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


点击查看答案


11、单项选择题  ()是马克·杰斐逊早在1939年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

A.首位度
B.城市金字塔
C.城市首位律
D.位序-规模分布


点击查看答案


12、单项选择题  在城市边缘区结构中,C·伯里安特具体划分城乡连续带为四个带,并阐明其与城市的关系。其中()表示自然景观受城市的影响小,但已有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用地存在,可以感受到城市的影响。

A.内边缘带
B.外边缘带
C.城市阴影区
D.外围农业区


点击查看答案


13、单项选择题  1913年()通过对实际城市人口资料分析,最早发现城市规模和位序的乘积为常数。

A.马克·杰斐逊
B.奥尔巴克
C.罗特卡
D.捷夫


点击查看答案


14、单项选择题  按市场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的等级体系,为K=()系统。

A.3
B.4
C.7
D.6


点击查看答案


15、单项选择题  据L·鲁斯旺等的意见,城市边缘区一般为()10km左右的环城地带。

A.城市建成区以外
B.城市中心区以外
C.城市外环
D.城市密集区


点击查看答案


16、多项选择题  目前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两种研究方法为社会区分析和生态因子分析,社会区分析由()于1949年在《洛杉矶的社会地区》一书中提出。

A.史域奇
B.贝尔
C.威廉斯
D.纳克斯
E.佩鲁


点击查看答案


17、多项选择题  区域城市化预测方法主要包括()。

A.综合增长法
B.主要指标法
C.时间趋势外推法
D.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
E.联合国法


点击查看答案


18、单项选择题  我国城市工业职能分类,采取()的方法。

A.多变量分析
B.统计分析
C.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
D.统计描述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19、单项选择题  在戴维斯的研究中,CBHI(),CBII()的地区为“硬核”。

A.>4;>80%
B.>1;>50%
C.>80%;>4
D.>50%;>1


点击查看答案


20、单项选择题  查普林认为价值观念具体体现在行为的四个过程上。这四个过程是()。

A.认知、感受、选择和决策
B.明确的目标、认知过程、消费选择以及行动
C.需求的感受,目标的明确,对未来的规划和选择以及决策和行动
D.组织行为、需求感受、决策和行动以及认同


点击查看答案


21、单项选择题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其《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指出,当霍夫曼系数在1.5与3.5之间(不包括1.5和3.5)时,则处于工业化()。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22、单项选择题  一般来说,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一五”计划时期、“大跃进”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后时期四个主要阶段。其中()时期出现了第一次反向城市化。

A.“一五”计划
B.“大跃进”和国民经济恢复
C.“文革”
D.改革开放后


点击查看答案


23、单项选择题  目前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两种研究方法为社会区分析和生态因子分析,社会区分析的第二步是()。

A.指标的选取
B.对社会阶层、城市化、隔离,以国情统计区为单位,选取能用数字表示的指标
C.分区计算指标的得分
D.以指标的组合情况决定各区的特性,并对各区进行归并,形成不同的社会区


点击查看答案


24、单项选择题  城市经济增长体制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开放度、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经济体制。其中()始终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

A.资源的开发利用
B.经济开放度
C.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D.经济体制


点击查看答案


25、单项选择题  德国学者()首次认识到城市边缘区现象。

A.路易斯
B.奎恩
C.汤姆斯
D.鲁斯旺


点击查看答案


26、单项选择题  美国区域科学家()对区域结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作了经典的理论概括。

A.迈克尔·波特
B.凯恩斯
C.卡恩
D.弗里德曼


点击查看答案


27、单项选择题  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地域过程,不同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表现内容。一般而言,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其中()是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基础。

A.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
B.产业发展一体化
C.城乡空间发展一体化
D.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点击查看答案


28、单项选择题  战后,数量地理学家布赖恩.贝里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进行了许多实证性研究。

A.中心地学说
B.工业区位论
C.农业区位论
D.城市土地利用


点击查看答案


29、单项选择题  城市化的概念在1867年由西班牙工程师()在《城市化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此后广泛应用城市科学领域。

A.史域奇
B.赛达
C.威廉斯
D.贝尔


点击查看答案


30、单项选择题  在经济增长的原理中,对供给基础理论来说,()提出的“循环累积因果原则”是供给基础理论的代表。

A.缪尔德尔
B.卡恩
C.凯恩斯
D.罗斯托


点击查看答案


点击进入《★城市规划相关知识》题库
点击进入《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环境监测上岗考试:环境监测上岗..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