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司法卷一》题库
点击进入《司法卷一:劳动法》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问答题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即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法律关系则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律规范调整的结果,因此,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不同,其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经济基础范畴,劳动法律关系则是意志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2)劳动关系的形成是以劳动为前提,发生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则是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发生在劳动法律范围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内。
3)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双方形成劳动力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则是法定的权利义务,双方当事人必须依法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
2、单项选择题 《确定儿童受雇用于工业工作的最低年龄公约》(第5号公约)是确定准予就业最低年龄的第一个国际公约,它颁布于()。
A.1918年
B.1919年
C.1920年
D.1921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名词解释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4、名词解释 困难救济(或称生活救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针对低于平均生活水平(贫困线以下)的经济特别困难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针对低于平均生活水平(贫困线以下)的经济特别困难者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需要。
5、单项选择题 下列人员不属于特殊就业群体的是()。
A.残疾人
B.退役军人
C.少数民族人员
D.退休返聘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名词解释 无效劳动合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订立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无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订立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7、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学徒健康与道德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资产阶级政府为加强对劳动者的剥削而制定的
B、它属于“工厂立法”
C、它是为保护工人的利益而制定的
D、它是现代劳动法的开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从狭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不包括()。
A、工会
B、政府
C、雇主协会
D、员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多项选择题 劳动关系从职业分类角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A.企业的劳动关系
B.国家机关的劳动关系
C.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
D.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多项选择题 郭某应聘到天天饭店做厨师,双方于2008年1月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1年,试用期间包食宿,不支付工资,不为郭某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试用期满进行考试,若考试不合格则不予录用,合格则录用为正式员工,每月工资2000元。天天饭店称由于是餐饮行业,为食品安全卫生考虑,郭某必须穿饭店统一发放的制服,每套制服向郭某收200元,并为防止郭某系到饭店偷艺,向郭某收取5000元押金。郭某在饭店工作半年,厨艺大长,暗中与月月红酒店接洽,月月红酒店同意只要郭某从天天饭店辞职,即聘用郭某。郭某通知天天饭店自己要辞职,天天饭店同意,但是要扣除郭某的押金,郭某不同意。根据上述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郭某与天天饭店的争议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方式解决?()
A.调解
B.协商
C.仲裁
D.诉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问答题 试述下岗职工与失业人员、职工的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下岗职工与失业人员的区别。失业人员是指在16周岁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下岗职工与失业人员的区别。失业人员是指在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未从事有酬劳劳动,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职工下岗后普遍有三种情况:一是下岗人员已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再就业;二是下岗人员正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寻找工作;三是下岗人员没有寻找工作的行动。下岗职工中的第二中情况即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我们可以称之为失业人员。下岗和失业的关系为,下岗为一种事实上的失业,失业人员中包括下岗职工。下岗职工与失业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下岗职工和企业还存在着劳动关系,下岗职工要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并与之签订“两个确保”,即“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籍此变更劳动合同,替代劳动合同中的相关内容。协议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而失业人员与企业已无任何关系。
2、下岗职工与职工的关系。职工是指在单位,以工资为生活费主要来源的从业人员。职工是从业人员中的一部分。下岗职工已离开工作岗位,不参加本单位的劳动,不属于原单位的从业人员,从原单位领取的也不是劳动所得只是生活费,不属于工资,从此意义上说下岗职工不是职工也是合理的。但能否说下岗职工就是失业人云亦云呢?这也不科学。虽然说下岗职工不符合职工的定义,但从劳动管理角度看,下岗职工仍与原单位保留劳动关系,仍是本单位的职工。
12、多项选择题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在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应当参考的因素有().
A.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C.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状况
D.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名词解释 疾病保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病伤保险”、&ldquo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病伤保险”、“健康保险”,是指劳动者及其供养的亲属由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后,在医疗和生活上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4、问答题 试述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即劳动法的效力范围。一般意义上的劳动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即劳动法的效力范围。一般意义上的劳动法的效力范围,是指劳动法在空间、时间、对人的效力范围。
1、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即劳动法的地域适用范围,劳动法的地域适用范围,直接与不同立法权限制定颁布的法律相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等统一适用与全国;地方性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规适用于其管辖区内,但不得与全国性法规相冲突;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规只适用于民族自治地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只适用于特别行政区。
2、劳动法的时间适用范围即时间上的效力。劳动法在时间上的生效和失效时间,即劳动法的时间效力,在颁布时采取两种方式规定。一种是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另一种方式规定是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而是规定一个实施的时间,自实施开始时间时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公布,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的失效时间也有两中情况,一种是法律本身规定终止生效或某些特定条件出现时自然生效;另一种情况是颁布新的法规后而原有法规失效。
3、劳动法在对人的适用范围。对人的适用范围,即劳动法对哪些人发生效力。各项劳动法规,是采取正面列举方式规定对哪些人发生效力,还是采取排除方式规定不适用哪些人,都明确规定了对人的适用范围。
15、多项选择题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关于先予执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
B.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
C.裁决先予执行,应当符合的条件是: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且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
D.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考查劳动争议中的先予执行。法律依据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1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可见,A项不正确。第42条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可见,BCD均正确。
16、问答题 订立集体合同应包括哪些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集体合同订立是指工会或职工代表与企业或事业组织之间,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集体合同订立是指工会或职工代表与企业或事业组织之间,为规定职工集体劳动条件,依法就集体合同条款经过协议一致,设立集体合同关系的法律行为。根据《劳动法》和《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报酬;
2)工作时间;
3)休息休假;
4)保险福利;
5)劳动安全与卫生;
6)合同期限;
7)变更、解除、终止集体合同的协商程序;
8)双方认为应当约定的其他内容。
集体合同内容表现为集体劳动条款。这些条款可以分为三类:
1)标准性条款。即规定劳动标准的条款。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这是集体合同的核心内容,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2)目标性条款。即规定在合同期限内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和实现该目标的主要措施的条款。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分为用人单位采取的措施、工会或职工采取的措施、用人单位和工会或职工共同采取的措施。
3)程序性条款。即规定集体合同自身运行的程序规则的条款。包括集体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续订,以及违反集体合同责任的承担和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等。
17、单项选择题 在我国,集体协商中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了事先未预料到的问题时,经双方同意,可以中止协商。但中止协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
A.15天
B.30天
C.60天
D.90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工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A、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B、任何企业的职工都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C、工会有权依法参与劳动关系的调整
D、工会是职工必须参加的群众性组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单项选择题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多项选择题 我国现行非标准工作时间有()。
A.缩短工作时间
B.计件工作时间
C.不定时工作时间
D.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单项选择题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费()
A.由国家财政拨款缴纳
B.全部由用人单位缴纳
C.全部由劳动者个人缴纳
D.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单项选择题 防止集体协商代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我国《集体合同规定》第11条规定,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派代表讨论劳工问题的会议是()。
A.1880年瑞士会议
B.1900年柏林会议
C.1880年柏林会议
D.1990年瑞士会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
A.10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多项选择题 最低工资中所提的正常劳动包括()。
A.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
B.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探亲假、婚丧假
C.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
D.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多项选择题 某国有企业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决定申请破产重整,对企业实施拯救。其拯救措施之一是进行裁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对于被裁减人员,应当给予的待遇是:()
A.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B.制定职工安置预案,予以妥善安置
C.承诺企业在6个月内录用人员时予以优先录用
D.承诺企业在重整成功后予以重新录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问答题 试述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劳动法基本原则,指的是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劳动法基本原则,指的是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知道思想和根本准则,它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
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劳动法中所体现的原则、精神有许多,要衡量一个所谓的原则是否成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需要一定的规格和标准,这就是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
首先,劳动法基本原则应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劳动法基本原则是规范各种劳动劳动关系的共同的通则。
其次,劳动法基本原则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是由社会的经济制度、文化传统所决定的。
再次,劳动法基本原则必须具有全面的覆盖性和高度的权威性。劳动法基本原则必须能够覆盖劳动法所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各项劳动法律制度,这是劳动法基本原则与劳动法具体原则的区别。
28、单项选择题 现代劳动法的开端是()。
A、1802年,英国颁布《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B、1839年,德国颁布《普鲁士工厂矿山条例》
C、1841年,法国颁布《童工、未成年工保护法》
D、1912年,法国制定《劳工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社会关系是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
A.国家进行劳动力管理中的关系
B.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
C.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系
D.工会组织与企业在执行劳动法、工会法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单项选择题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投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应发生在()。
A.6个月内的
B.1年内的
C.2年内的
D.3年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点击进入《★司法卷一》题库
点击进入《司法卷一:劳动法》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