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政治学》题库
点击进入《政治学: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多项选择题 明朝地方三司为()。
A.按察司
B.布政使司
C.都指挥使
D.监察御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多项选择题 官吏俸禄与品级有密切关系,()都是表示职官等级的名号。
A.品
B.阶
C.勋
D.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战国时期,主要采用()作为官员薪俸发放的形式。
A.采邑
B.粮食
C.货币
D.爵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填空题 公务员回避的类型主要包括:()回避、()回避、()回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任职;公务;地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任职;公务;地区
5、名词解释 三公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秦朝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秦朝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6、填空题 国务院组成部门是国务院机构的主体,它包括()、()、()、审计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
7、单项选择题 隋代专掌学校教育的机构是()。
A.国子寺
B.太常寺
C.国子监
D.国子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多项选择题 商代的王位继承方式主要有()。
A.父死子继
B.嫡长子继承
C.兄终弟及
D.禅让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行宪”时期(1948--1949)中华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A.国民大会
B.立法院
C.国民参政会
D.政治协商会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多项选择题 战国时的任官符信制度有()。
A.玺
B.印
C.符
D.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问答题 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及其消亡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形成:
①春秋时期,各国普遍设立总理全国军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形成:
①春秋时期,各国普遍设立总理全国军政事物的长官,出现了肥本国贵族担任此职的现象,贵族辅政制开始向宰相开府辅政制转变。
②战国时期,以文武分职的官僚制度确立,以相、将分别作为文武职官之首。相、将招纳宾客开府施政,宰相开府辅政制初步形成。
③秦时,地主封建制确立,建立了以丞相为首的中央行政机构,标志宰相开府辅政制的确立。
消亡:
①汉承秦制,但汉武帝对宰相开府制作了重大调整。
②东汉是,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分别开府,三公只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宰相开府制走向没落。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宰相开府制虽然名义上存在,却总是随着政权所转移,实际上已不存在,而是变成宰相开府执政制。
12、单项选择题 按照索赔目的和要求,可将索赔分为工期索赔和()。
A.工程延期索赔
B.工程终止索赔
C.工程加速索赔
D.费用索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驻澳门特别行政区部队的构成主要是()。
A.武装警察部队
B.陆、海、空军部队
C.陆军部队
D.陆、海军部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标志清政府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是()。
A.设五口通商大臣
B.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C.设总税务司署
D.设外务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单项选择题 秦朝统一后,以()为中央行政系统的主体。
A.枢密院
B.三公九卿
C.三省六部
D.太阁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填空题 宪法创制是宪法规范产生、存在和变更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方面:宪法()、宪法修改、宪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制定;解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制定;解释
17、单项选择题 唐宣宗时,张戣编成《大中刑律统类》,这种将律、令、格、式混编一起的新型法典,简称()。
A.刑律
B.刑统
C.唐律
D.疏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下列是关于“八旗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的表述,其中正确的说法是()。①建立于清朝;②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战、组织生产三项职能;③对满族的壮大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单项选择题 九品中正制始于()时期。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正式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A.秦汉
B.曹魏
C.隋唐
D.明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问答题 试述中华民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民国元年分布的《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民国元年分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政治体制。但宪法并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价值,却成为政治家手中的政治斗争工具。从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到1914年1月国会被强令解散,是所谓“政党政治”的时代。实行政党政治是民国初年风靡一时的潮流。民初政党政治的初步发展,标志着政治主体的近代化、政党化,政治形态由皇机政治转身政党政治。但从民国初年到北洋军阀主政时期,基本上是采取硬性移植西方制度的办法确立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的,只能成为失败的试验。如何建立适合当时国情的国家庭,孙中山的“建国三时期”学说提出了建立理想中的民族国家庭的设想。但孙中山这种建立在个人权威之上的政治设想,也就决定了他的继承者必然要走上“一党专制”和“以人治国”之路,走向国民党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体制。1927年,国民政府开始了为期10年勉强维持统一的局面,而在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情况下,中华民国政治制度体系没有得到完善,反而走向政治党化,实行党在国家之上的所谓“党制”体制。政治党化和“党国”体制,使得政治制度的结构形式类似现代国家,但在实际上却成为国民党实行统治的工具,根本没有起到现代政治制度所应该起到的管理和规范社会的作用,只是继承了中国封建政治物传统,又采用了部分资本主义政权的管理形式,又吸取法西斯主义个人独裁制的特点,是一种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混合的政治制度。中国现代政治制度自出现以来,受到世界上三大政治治理模式的影响:一是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独裁治理模式,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喧哗一时,对当时的中国有很深的影响。二是英、美式的资产阶段民主治理模式,从兴中会、强学到以后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都将此作为追求的目标。三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终于选择了这种治理模式。
21、单项选择题 清政府统一天山南北之后,在新疆建立了()。
A.军府制
B.伯克制度
C.州县制度
D.盟旗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多项选择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
A.国家体制
B.对国家行为发生持续或重大影响的国家体制之外的制度现象,比如政党制度、工会制度、商会制度以及其他社团组织等
C.前国家时期的制度形态
D.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汉代帝王陵园附近的功臣、贵族陪葬,称为()。
A.功臣陵
B.陪陵
C.附葬陵
D.臣下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名词解释 胥吏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胥吏不是官,但却在政府职能上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胥吏不是官,但却在政府职能上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是官的辅助,也是官的爪牙,是古代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胥吏名目繁多,实际只有两大类:胥和吏;胥是供官府驱使的劳役;吏是在官府承办具体公务的人员;胥吏在当时的政治中发挥难以替代的巨大效用,但吏缘为奸的现象历代都无法消除,成为困扰古代政治的重大棘手问题之一。
25、多项选择题 曹魏时期的()号称“宰相”和“副相”。
A.尚书令
B.仆射
C.中书谒者令
D.治粟内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多项选择题 从1905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起,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的正式启动。这份诏书在中国维新立宪人士中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一时期民间的立宪机构包括康有为、梁启超在国外的“国民宪政会”、“政闻社”,以及国内的()等组织。
A.浙江预备立宪公会
B.湖北宪政筹备会
C.湖南宪政公会
D.广东自治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单项选择题 我国拥有最高的监督权的机构是()。
A.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B.全国人大
C.监察部
D.检察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多项选择题 我国的城市地方主要有()。
A.直辖市
B.副省级市
C.地级市
D.县级市
E.区
F.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F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单项选择题 清朝设置管理宦官的机构是:()。
A.东厂
B.锦衣卫
C.内侍省
D.敬事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多项选择题 民国初年的国家结构中,地方行政区划所实行的三级区划从大至小分别是()。
A.省(军政府)
B.道(军政分府)
C.县
D.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点击进入《★政治学》题库
点击进入《政治学: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