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医学三基(临床输血学)》题库
点击进入《医学三基(临床输血学):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是免疫球蛋白制品可有种类可有
A.正常人免疫球蛋白亦称丙种球蛋白
B.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C.抗Rho(D)免疫球蛋白
D.以上均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免疫球蛋白制品有:正常人免疫球蛋白亦称丙种球蛋白用于预防某些病毒和细菌感染;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可用于意外皮肤损伤和HBsAg阳性物质的直接粘膜接触个体的被动免疫和HBsAg或HBe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的母婴垂直阻断;抗Rho(D)免疫球蛋白用于防止Rh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2、单项选择题 粒细胞输注不良反应有
A.畏寒、发热等过敏反应
B.巨细胞病毒感染
C.移植物抗宿主病
D.以上均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粒细胞输注不良反应有畏寒、发热等过敏反应;肺栓塞;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3、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ACD保养液中枸橼酸纳的作用
A.抗凝
B.不透过细胞膜,阻止细胞溶解
C.防止葡萄糖焦化
D.供应营养成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ACD(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保存液中枸橼酸纳具有不易透过细胞膜,可阻止细胞溶解、防止葡萄糖焦化和抗凝等作用
4、单项选择题 下列制备粒细胞较好的方法是
A.过滤法单采白细胞
B.离心挤白膜法
C.沉降法单采白细胞
D.血细胞分离机单采白细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粒细胞的制备中血细胞分离机单采白细胞是目前一种较好的方法,一次可分离几升血液,可获得1.5-3.0x1010粒细胞,供患者一次输注,以满足治疗上的需要,同时可对单一献血员反复采集白细胞,大大减少了患者发生HLA致敏机会。
5、单项选择题 临床输注白蛋白的适应症
A.扩充血容量
B.白蛋白的丢失
C.体外循环
D.以上均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临床输注白蛋白的主要适应症:扩充血容量;白蛋白的丢失;体外循环;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另外,相对适应证:肝硬化腹水及急性肝功能衰竭;用作红细胞稀释液;肾脏透析;手术前后低蛋白血症;新生儿溶血病(尤其是核黄疸)和汞中毒等也可应用。
6、单项选择题 采用ADCA(ACD-腺嘌呤)和CPDA(CPD-腺嘌呤)保存液全血保存期为
A.14天
B.21天
C.28天
D.35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采用ADCA(ACD-腺嘌呤)和CPDA(CPD-腺嘌呤)保存液全血保存期为35天。
7、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α-2巨球蛋白说法哪项不正确
A.α-2巨球蛋白正常人血浆中含量约为2-3g/l
B.体内半存活期为35小时
C.抑制肿瘤生长
D.清除循环中内源性及外源性蛋白水解酶的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α-2巨球蛋白是正常人血浆中的一种中等含量的血浆蛋白,含量约为2-3g/l,体内半存活期为135小时.其生物活性:提高辐射动物存活率,促进造血组织放射损伤后恢复再生的能力;抑制肿瘤生长;参与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清除循环中内源性及外源性蛋白水解酶的能力。
8、单项选择题 每单位单采血小板至少含血小板数为
A.2.2~2.5x109
B.2.2~2.5x1010
C.2.2~2.5x1011
D.2.2~2.5x1012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临床上使用的每单位(一般为250ml)单采血小板所含的血小板数为2.2~2.5x1011,其特点纯度高、浓度高,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污染率很低,所以能有效地减少因输注血小板而产生的同种免疫反应。
9、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血浆的输注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冰冻血浆在临用前必须放入37℃恒温水浴中快速融化
B.融化后不可在10℃放置超过2小时,也不可再冰冻
C.输注的速度不应超过10ml/min
D.以上均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冰冻血浆在临用前必须放入37℃恒温水浴中快速融化,也可用特制的微波炉融化。融化后,不可在10℃放置超过2小时,不可再冰冻。如在4℃暂时存放,应于24小时内输注。输注的速度不应超过10ml/min。
10、单项选择题 采用ACD储存全血在4°C保存21天时,红细胞活性仍有
A.50%
B.60%
C.70%
D.8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保存液(抗凝剂)不同种类,其保存期也有所不同,倘若采用ACD储存全血在4°C保存21天时,红细胞活性仍有70%。
11、单项选择题 临床上把血液中AT-III的减少作为体内何种情况的诊断指标
A.纤溶亢进
B.凝血亢进(血栓形成)
C.血液凝固
D.血液稀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抗凝血酶Ⅲ(AT-Ⅲ是血液凝固的主要生理抑制剂,对凝血过程中多种凝血因子具有抑制作用。在维持血液流动性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临床上把血液中AT-III的减少作为体内凝血亢进(血栓形成)的诊断指标。
12、单项选择题 贮存全血及红细胞悬液的血库冰箱应保持的最佳温度是
A.1-3°C
B.4-6°C
C.2-8°C
D.<10°C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贮存全血及红细胞悬液的血库冰箱应保持的最佳温度是4-6°C。
13、单项选择题 全血输注适用于
A.大出血
B.严重创伤
C.换血
D.以上均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全血含有近一半的红细胞和一半多的血浆和保存液,且输注流畅。全血的主要适应证是同时需要补充红细胞和血容量(血浆)的情况,例如大出血、严重创伤、换血等。
14、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全血说法哪项不正确
A.全血在4。C保存一天后粒细胞和血小板功能不减低
B.第VIII因子在全血中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
C.第V因子保存3-5天也损失50%
D.库存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其次是白蛋白和球蛋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通常血液成分变化随着保存期延长而增加。全血在4。C保存一天后丧失了粒细胞和血小板功能;第VIII因子在全血中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第V因子保存3-5天也损失50%,比较稳定的是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故库存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其次是白蛋白和球蛋白,后者含量也不多。
15、单项选择题 正常人体血容量占体重
A.8-9%
B.18-19%
C.28-29%
D.38-39%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正常人体血容量与体重密切相关,一般为体重的8-9%,其中血浆占55-60%;血细胞占40-45%。血浆中绝大多数为水分,占91-92%,其中固体成分只占8-9%;固体成分中,主要是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和各种凝血因子,其他为少量无机盐类和有机物质。血细胞则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6、单项选择题 败血症或威及生命的严重感染患者粒细胞绝对值低于何值可输注粒细胞浓缩液
A.0.05x109/L
B.0.5x109/L
C.1.5x109/L
D.5.0x109/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粒细胞输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因粒细胞缺乏症而有败血症或威协生命的严重感染时。倘若粒细胞绝对值高于0.2~0.5x109/L,则不必输注,因为在此数值以上的感染采用抗生素的疗效一般较好。
17、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红细胞悬液说法哪项不正确
A.红细胞悬液与容量为全血的一半减少了输血后循环负荷过重的危险
B.已移去了大部分的血浆,避免或减少了抗体或血浆蛋白成分引起输血不良反应
C.红细胞悬液钾、钠、氨和拘橼酸盐的含量高
D.红细胞悬液对提高血红蛋白水平的效果比全血要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红细胞悬液的优点:与全血具有同样运氧能力的红细胞,其容量为全血的一半至三分之二,因而减少了输血后循环负荷过重的危险;已移去了大部分的血浆,避免或减少了抗体或血浆蛋白成分引起的发热和过敏等输血不良反应;红细胞较浓、较纯,容量较小,因此疗效好而快,对提高血红蛋白水平的效果比全血要好;减少了血浆中钾、钠、氨和拘橼酸盐的含量,因而减少了对心、肝、肾等的毒性作用;分离出的大部分血浆可供临床输用或进一步制备血浆蛋白制品。
18、单项选择题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适用于
A.免疫缺陷(丙种球蛋白缺乏)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细菌性感染
B.对于免疫缺乏,器官移植,肾肝疾病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感染
C.某些疾病免疫调节或免疫抑制治疗
D.以上均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适用于免疫缺陷(丙种球蛋白缺乏)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细菌性感染(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新生儿、早产儿以及大面积严重烧伤等);对于免疫缺乏,器官移植,肾肝疾病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免疫调节(免疫抑制)治疗,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全身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新生儿合并粒细胞减少症,以及产生血小板自身抗体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等。
19、单项选择题 采用CPD(枸橼酸-枸橼酸钠-磷酸二氢纳-葡萄糖保存液)保存液全血保存期为
A.7天
B.14天
C.21天
D.28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采用CPD(枸橼酸-枸橼酸钠-磷酸二氢纳-葡萄糖保存液)保存液全血保存期为28天。
20、单项选择题 采用ACD(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保存液)保存液全血保存期为
A.7天
B.14天
C.21天
D.28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采用ACD(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保存液)保存液全血保存期为21天。
21、单项选择题 输注血浆适应证是
A.凝血因子缺乏
B.大量输血
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以上均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输注血浆适应证是:严重肝脏疾病;凝血因子缺乏;香豆素药物作用的逆转;心脏直视手术;大量输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烧伤;抗凝血酶Ⅲ(ATⅢ)缺乏;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
22、单项选择题 洗涤红细胞制备后尽可能在几小时内输注完毕
A.6小时
B.12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洗涤红细胞在采血后经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3~6遍。为避免污染,应该尽可能在6小时内输注完毕
23、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全血说法哪项正确
A.由于血浆存在,易引起输血过敏反应及血容量较大对某些患者可引起循环负荷过重
B.全血内的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可以致敏患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C.全血内的血浆含有高浓度的抗凝剂
D.以上均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全血的缺点:由于血浆存在,易引起输血过敏反应;全血内的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可以致敏患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由于血浆存在,全血的容量较大,对某些患者可引起循环超负荷而发生心力衰竭;全血内的血浆含有高浓度的抗凝剂、酸、钾、增塑剂、氨等,过量输注可引起中毒反应;全血内的各成分不浓、不纯、含量少,达不到预期的疗效。
24、单项选择题 血小板计算增高指数(CCI)大于何值表示有效
A.1
B.10
C.20
D.10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为了观察血小板输注后的疗效,应对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包括:输前立即计数、输后1小时计数、输后18~24小时计数,同时要计数输入的血小板总量。一般以血小板计算增高指数(CCI)作为判断标准。CCI大于10表示有效。
25、单项选择题 一般输注400ml红细胞悬液大约可使血红蛋白升高
A.10g/l
B.20g/l
C.30g/l
D.40g/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一般输注400ml红细胞悬液大约可使血红蛋白升高10g/l,血细胞容积升高3%,具体量根据当时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容积而定。
26、单项选择题 低温保存红细胞适于
A.稀有血型患者
B.血浆蛋白成分引起过敏反应患者
C.免疫缺陷患者
D.循环负荷过重患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低温保存红细胞适用于稀有血型患者;自身血储存避免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相关性疾病的传播,有利于危重抢救时使用。
27、单项选择题 每单位血小板浓缩液至少含血小板数为
A.2.0~5.0x109
B.2.0~5.0x1010
C.2.0~5.0x1011
D.2.0~5.0x1012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临床上使用的每单位全血(一般为200ml)制备血小板浓缩液至少含血小板数为2.0~5.0x1010
28、单项选择题 冷沉淀制品的适应证
A.甲型血友病
B.血管性假血友病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以上均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冷沉淀制品的适应证: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甲型血友病、血管性假血友病);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肝病和尿毒症等);纤维结合蛋白(FN)含量降低(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重度感染、DIC、恶性肿瘤等)。
29、单项选择题 新鲜冰冻血浆是在采血后几小时内制备
A.6
B.12
C.24
D.36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普通冰冻血浆是从采血之日起5天内从全血中制备的血浆,保存期为-30℃左右保存5年,新鲜冰冻血浆是在采血后6小时内制备的,在-30℃左右可保存1年,融化后等于新鲜血浆。
30、单项选择题 在血小板生成过程中受下列何种细胞因子调控
A.血小板生成素(TPO)
B.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C.白细胞介素-3(IL-3)
D.以上均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血小板是止血机制中一个重要因素,它来自于骨髓巨核细胞,后者是由多能造血干细胞经巨核系祖细胞分化而来。受血小板生成素(TPO),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所调控。
点击进入《★医学三基(临床输血学)》题库
点击进入《医学三基(临床输血学):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