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
点击进入《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问答题 资产阶级建立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国民教育体系的措施有那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②普遍实施义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②普遍实施义务教育③重视教育立法④依法治教
3、问答题 语言表达能力有那些具体的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口语表达能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口语表达能力。其二,书面语表达能力。其三,体态语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大量的是口头语言,对此要求应更严更高。教师的口头语言,首先,要求准确,要发标准音。选用词汇要科学,通俗易懂。词句要完整,系统连贯,逻辑性强。重点突出,观点鲜明。其次,要求语言具有教育性。教师说话要富于情感。最后语言表达要具有艺术性,要富于表情,抑扬顿挫,语调语速适当,并以手势和姿势辅助说话,使之生动有趣,富于幽默感。要依据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使用不同的话语,语气和语调,一达到语言表达的理想效果。
4、问答题 读书指导法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3、加强评价和辅导。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5、问答题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明确识记目的,加强有意识记;
(2)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明确识记目的,加强有意识记;(2)加强理解记忆,掌握识记方法和技巧:1)分类记忆法;2)系统记忆法;3)直观形象法;4)谐音记忆法;5)歌诀记忆法;6)联想记忆法;7)操作记忆法(3)尽量减少和避免干扰;(4)合理组织复习: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复习多样化;4)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5)适当过度学习
6、问答题 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
7、问答题 当前我国中学德育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首先,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中学生了解世界、增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首先,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中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中学生的影响也不能低估。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但一些消极腐败的现象也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内负面影响。再次,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中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但同时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中学生的心灵。
8、判断题 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称为遗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问答题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0、填空题 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特朗普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特朗普制
11、多项选择题 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判断题 教师在课堂上注意的中心应该是自己的思想或教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问答题 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人作为主体通过他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影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人作为主体通过他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影响,从而获得主体自身的发展。2、人是按照自己的认识、经验、以及需要、兴趣等来对客观事物做出反应,并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向,自觉地、有目的地开展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活动。3、正确处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主体性充分发挥。
14、问答题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在当代体现在哪些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当代,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日益密切。就生产力对教育的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当代,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日益密切。就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来看,最突出的是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就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来看,最突出的是教育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对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第一次是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与推广应用。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和应用。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即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其对教育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网络教育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信息技术改变着知识的数量观念,同时也在改变着知识的质量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义务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这是因为:一、信息技术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个别需要。二、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三、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二)教育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其包括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
15、填空题 最先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维果斯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维果斯基
16、问答题 如何运用启发性原则进行教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启发性原则是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启发性原则是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思维能力。第三、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
17、判断题 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昆体良
C.皮亚杰
D.亚里士多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问答题 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教育机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2统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教育机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20、判断题 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集体形成的条件是:⑴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⑵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⑶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⑷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集体已经形成。
21、问答题 从个性的角度简述怎样培养创造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保护好奇心(2)消除学生对答错问题时的恐惧心理(3)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保护好奇心(2)消除学生对答错问题时的恐惧心理(3)鼓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22、判断题 学生观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主要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权利、地位及其发展规律的看法。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采取何种态度与方法的出发点和依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问答题 德育的概念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施加影响,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24、判断题 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成以下五个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3.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4.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判断题 奥苏贝尔主张学生应进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奥苏贝尔提倡有意义的学习,反对机械学习,但他认为在学校中有意义的学习应当通过接受学习来实现。
26、问答题 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不对,这种观点忽视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学生的特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不对,这种观点忽视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学生的特点。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27、问答题 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是什么?身体与心理的发展包含哪些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包括个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包括个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身体的发展包括肌体的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部分。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发展不仅寓于身体发展之中,而且随着身体的发展而发展。同样,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征,也总是制约着身体的正常发展。因此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必须是促进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
28、问答题 简述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指挥定向功能(2)教育发展功能(3)分等鉴定功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指挥定向功能(2)教育发展功能(3)分等鉴定功能(4)督促激励功能(5)问题诊断功能
29、单项选择题 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
A.卢梭
B.培根
C.拉伯雷
D.洛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问答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教师的哪些情形给予行政处分和解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点击进入《★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
点击进入《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