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广西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
点击进入《广西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理学》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问答题 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是如何实现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O2是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子,一定水平的P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CO2是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子,一定水平的PCO2对维持呼吸和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是必要的。吸入气中,CO2的浓度适当增加,可使肺通气量增加。例如,在海平面,吸入气中CO2的浓度增加到1%时,肺通气量即明显增加;吸入气中CO2的浓度增加到4%时,肺通气量将加倍;但吸入气中CO2的浓度进一步增加并超过一定水平时.肺通气量不再相应增加,甚至出现CO2麻醉。
总之,CO2在呼吸调节中是经常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化学刺激,在一定范围内动脉血PCO2的升高,可以加强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但超过一定限度则有压抑和麻醉效应。
CO2刺激呼吸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呼吸有关核团,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增加肺通气。其中前者是主要的。但由于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反应较慢,所以当动脉血PCO2突然增高时,外周化学感受器在引起快速呼吸反应中可起重要作用;当中枢化学感受器受到抑制,对CO2的反应降低时,外周化学感受器就起重要作用。
2、单项选择题 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房室瓣开放
B.房室瓣关闭
C.动脉瓣开放
D.动脉瓣关闭
E.心室壁振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第二心音是由于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迅速关闭,血流冲击大动脉根部及心室内壁振动而形成的。
3、判断题 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应用于抗炎、抗过敏、抗中毒和抗休克等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问答题 试述正常心脏兴奋传导的途径、特点及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兴奋传导的途径是:正常心脏兴奋由窦房结产生后,一方面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兴奋传导的途径是:正常心脏兴奋由窦房结产生后,一方面经过心房肌传导到左右心房,另一方面是经过某些由心房肌构成的“优势传导通路”传给房室交界,再经房室束及其左、右束支、浦氏纤维传至左、右心室。即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肌。
兴奋传导的特点是:
①心房肌的传导速度慢,约为0.4m/s,“优势传导通路”的传导度快,因此窦房结的兴奋几乎可同时到达左、右心房,使两心房同步收缩;
②房室交界传导性较差,速度很慢,每秒只有0.02m/s,因此在这里兴奋在此产生约0.1秒的延搁(房-室延搁);
③心室内传导组织传导速度很快,呈网状分布的末梢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可达4m/s,高于心室肌,这样房室交界传来的兴奋可通过末梢浦肯野纤维网的传导,迅速传至整个左、右心室,使之产生同步性收缩。兴奋通过房室交界传导速度显著减慢的现象,称为房-室延搁。它保证了窦房结所产生的窦性起搏节律总是先使心房肌兴奋并收缩,经过较长时间(约0.1秒)后再引起心室肌兴奋和收缩。形成了心房收缩在先,心室收缩在后,避免了心房、心室收缩重叠的现象,充分发挥心房的初级泵和心室的主力泵作用,使两者完成协调一致的泵血功能。
5、单项选择题 家兔静脉内注入20%葡萄糖10ml,尿量将增加,其原因是
A.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
B.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C.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高
D.ADH分泌减少
E.醛固酮分泌减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高浓度葡萄糖使得血糖超过肾糖阈,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出现尿量增多。
6、单项选择题 呈现圆脸、厚背,躯干发胖而四肢消瘦的“向心性肥胖”的特殊体形,提示()
A、生长素分泌过多
B、胰岛素分泌不足
C、肾上腺素分泌过多
D、甲状腺素分泌过多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择题 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左心室内压力最高
A.心房收缩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心室收缩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E.快速射血期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快速射血期,心室血液很快进入主动脉,心室容积缩小,由于心肌强烈收缩,室内压继续上升至峰值。答案A心房收缩期末,心室尚未开始收缩,房室瓣尚处于开放。B等容收缩期末,心室内压急剧上升,但仍未超过主动脉压,主动脉瓣尚未开放,心室容积不变。C心室收缩期末,心肌收缩强度减弱,射血速度下降,心室内压由峰值下降。D为心室舒张期改变。
8、问答题 何谓中心静脉压?正常值是多少?它的高低取决于哪些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内的压力。正常值为0.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内的压力。正常值为0.39~1.18kPa(4~12cmH2O)。其高低取决于①心脏射血能力;②静脉回流速度。
9、单项选择题 在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哪个器官的动脉血和静脉血含氧量差值最大
A.脑
B.心脏
C.肾脏
D.皮肤
E.骨骼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动脉血经过心脏后,65%~75%的氧被心肌摄取,因此,心脏的动脉血和静脉血含氧量差值最大。脑虽然耗氧量高,但是其血流量却占心搏出量的15%,而心脏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只占5%左右,因此不选A。
10、判断题 正常眼看远物时(6m以外),不须进行调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单项选择题 向心性肥胖是由于下列哪一种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A.生长素
B.胰岛素
C.糖皮质激素
D.盐皮质激素
E.甲状腺激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问答题 胃液的分泌及其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盐酸: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为其发挥作用提供酸性环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盐酸: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为其发挥作用提供酸性环境;②使蛋白质变性;③可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④促进Ca2+和Fe2+的吸收;⑤进入小肠后促进胰液的分泌。
(2)胃蛋白酶原:激活后变成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
(3)黏液和碳酸氢盐:润滑和保护黏膜,并和HCO3-一起形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防止H+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
(4)内因子:保护维生素B12,并促进它在回肠的吸收。
13、单项选择题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每分钟两侧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B.每分钟两侧肾生成的终尿量
C.每分钟每侧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D.每分钟每侧肾生成的终尿量
E.每分钟两侧肾的血浆流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生理意义是
A.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
B.使心肌全或无式收缩
C.使心肌收缩更有力
D.使心肌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
E.使心肌同步收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数百毫秒),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在此期内,任何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发生兴奋和收缩,因而心肌不能像骨骼肌那样出现复合收缩现象,不能发生强直收缩,而保证收缩与舒张交替,实现其泵血功能。
15、单项选择题 脊髓是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但不参与完成的反射是
A.发汗反射
B.肺扩张反射
C.排尿反射
D.排便反射
E.勃起反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名词解释 精子获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类和多数哺乳动物的精子必须在雌性生殖管道内停留一段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类和多数哺乳动物的精子必须在雌性生殖管道内停留一段时间,才能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
17、名词解释 兴奋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8、问答题 为什么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或减小都会使肺换气效率降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通气/血流增大,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不足,部分肺泡气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通气/血流增大,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不足,部分肺泡气未能与血液气充分交换,致使肺泡无效腔增大;通气/血流减小,则意味着通气不足,血流过剩,部分血液流经通气不良的肺泡,混合静脉血中的气体未得到充分更新,未能成为动脉血就流回了心脏,犹如发生了功能性动-静脉短路。因此,无论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或减小,都妨碍了有效的气体交换,使肺换气效率降低,导致血液缺O2和CO2潴留。
19、问答题 简述生理学上兴奋性和兴奋的含义及其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理学上最早把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理学上最早把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之为兴奋性,而把组织细胞受刺激发生的外部可见的反应(如肌细胞收缩,腺细胞分泌等)称之为兴奋。自从生物电问世后,近代生理学术语中,兴奋性和兴奋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含义,兴奋性被视为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则是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动作电位是各种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最先出现的共有的特征表现,是触发细胞呈现外部反应或功能改变的前提和基础。
20、单项选择题 正常情况下,影响肾小球滤过的主要因素是
A.滤过膜的通透性
B.滤过面积
C.肾血浆流量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E.囊内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单项选择题 哪一种可促进胃排空
A.促胃液素
B.肠一胃反射
C.促胰液素
D.抑胃肽
E.缩胆囊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促胃液素除了可引起胃酸分泌外,对胃的运动有刺激作用,可使幽门舒张,促进胃排空;肠一胃反射则抑制幽门泵的运动,阻止胃排空,十二指肠产生的激素:促胰液素、抑胃肽等均对胃排空有抑制作用。
22、问答题 试比较近端小管与远曲小管、集合管对钠、水重吸收的异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近端小管与远曲小管、集合管对纳重吸收的主要异同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近端小管与远曲小管、集合管对纳重吸收的主要异同点:1、相同点都是通过基侧膜上的钠泵主动转运,将Na+泵出细胞。2、不同点(1)近端小管前半段Na+与葡萄糖一起同向转运入细胞内;近端小管后半段除与前半段相似,有部分同向转运外,主要是通过细胞旁路,即小管液中的NaCl通过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而被动重吸收。远曲小管初段仍由钠泵将Na+泵出细胞,主动重吸收回血。但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有两种细胞:主细胞和闰细胞。主细胞重吸收Na+和水,分泌K+;闰细胞主要分泌H+。主细胞重吸收Na+主要通过管腔膜上的Na+通道进入细胞,然后由钠泵泵至细胞间隙而被重吸收。钠泵将Na+泵出细胞的同时,细胞外液中的K+被泵入细胞内,提高细胞内的K+浓度,以促进K+的分泌。因此,主细胞的K+分泌与Na+的重吸收有密切关系。(2)近端小管重吸收肾小球滤过的Na+量的65%~70%左右;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球滤过Na+量的12%左右。(3)近端小管重吸收Na+不受体液因素控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主细胞重吸收Na+、分泌K+受醛固酮的控制。
(二)近端小管与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主要异同点:1、相同点都是通过渗透被动转运。2、不同点(1)近端小管重吸收水约占肾小球滤过液的60%~70%;而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约占肾小球滤液量的20%~30%。(2)近端小管水的重吸收完全是伴随溶质重吸收而呈定比重吸收,即为渗透性重吸收,与体内是否缺水无关,为必需重吸收;而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与机体水含量有关,为调节性重吸收,受ADH和醛固酮的控制。当机体缺水时,两者分泌增多,尿量减少;当机体水多时,两者分泌减少,尿量增多。
所以,近端小管重吸收水、钠量虽大,但不受机体调控;而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钠重吸收虽不如近端小管,但受ADH和醛固酮的调节,对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和渗透压平衡的维持有重要意义。
23、单项选择题 抗利尿激素
A.是蛋白质类激素
B.由垂体后叶合成
C.作用于能近曲小管
D.在血容量增加时分泌减少
E.在体液渗透压下降时分泌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在血容量增加时分泌减少(代偿机制)。
24、单项选择题 呼吸商数值不同表示
A.耗氧量不同
B.产热量不同
C.氧化的营养物质不同
D.代谢水平不同
E.以上都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时,它们的CO[2.gif]产生量与耗O[2.gif]量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呼吸商也不一样。
25、单项选择题 给兔静脉注射50%葡萄糖5ml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C.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
D.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E.血容量增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血容量增多均可使尿量增多,但与题干不符,故排除A、B、E。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是尿少的原因,故排除D。给兔静脉注射50%葡萄糖5ml后,超过了肾糖阈值,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重吸收减少,引起尿量增多,故选C。考点: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26、单项选择题 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半月瓣开放
B.主动脉瓣关闭
C.肺动脉瓣关闭
D.房室瓣开放
E.房室瓣关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解题思路:第一心音产生由于房室瓣关闭,标志心脏开始收缩;第二心音产生由于动脉瓣关闭,标志心脏开始舒张。
27、单项选择题 正常人做深呼吸运动使每分通气量增加两倍时
A.肺泡气氧分压增加两倍
B.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两倍
C.动脉血氧饱和度增10%
D.肺泡通气量必定增加两倍
E.以上都不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正常人做深呼吸运动使每分通气量增加两倍时,由于有无效腔,故其他不可能增加两倍,正常的血氧饱和度已经是97%,不能再升高10%。
28、填空题 深吸气量是____和____之和,是衡量最大通气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潮气量;补吸气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潮气量;补吸气量
29、问答题 何谓心脏正常起搏点和潜在起搏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窦房结自律性最高,它产生的节律性冲动按一定顺序传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窦房结自律性最高,它产生的节律性冲动按一定顺序传播,引起其他部位的自律组织和心房肌、心室肌细胞兴奋,产生与窦房结一致的节律性活动,因此,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起搏点。其他自律组织的自律性较低,通常处于窦房结的控制之下,其本身的自律性并不表现出来,只起传导兴奋的作用,故称为潜在起搏点。
30、单项选择题 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
A.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
B.均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
C.外层的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内层的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
D.都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
E.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常见错误为选A或B。选A者没有理解脂质双分子层中亲水端和疏水端的排列情况,认为亲水端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选B者也没有理解脂质双分子层中亲水端和疏水端的排列情况,认为亲水端均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以磷脂为例,它的一端的磷酸和碱基是亲水性极性基团,另一端的长烃链则属疏水性非极性基团。当脂质分子位于水表面时,由于水分子也是极性分子,脂质的亲水性基团将和表面水分子相吸引,疏水性基团则受到排斥,于是脂质会在水表面形成一层亲水性基团朝向水面而疏水性基团朝向空气的整齐排列的单分子层。由于位于细胞膜内外的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都是水溶液,所以所有脂质分子的亲水端都在膜的内外表面,而两层脂质分子的疏水端则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借分子引力互相吸引。注意脂质是双分子层不是单分子层。
点击进入《★广西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
点击进入《广西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理学》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