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政治学》题库
点击进入《政治学: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与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有关的社会政治背景是()。
A.君主集权取得对割据势力的胜利
B.西汉中央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
C.佛教冲击了我国传统文化
D.经济发展使综合国力增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商代王廷内的百官,总称()。
A.多卜
B.御事
C.多尹
D.冢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多项选择题 商代的“诸侯”对王室承担()等义务。
A.朝觐
B.纳贡
C.劳役
D.兵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多项选择题 军机处大臣有军机大臣()。
A.军机章京
B.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C.笔帖式
D.军机大臣上行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多项选择题 隋唐时掌握国家重要权力的机构,即所谓的“三省”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行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多项选择题 徐旭生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哪三大集团()。
A.华夏集团
B.东夷集团
C.苗蛮集团
D.炎黄集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问答题 刺史“以卑临尊”的含义以及利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刺史“以卑临尊”指的是刺史的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刺史“以卑临尊”指的是刺史的秩品只有“六百石”,而监察的对象为“两千石”的大吏,刺史的秩品比监察的大吏低。作用在于刺史的位卑,年龄较轻,涉事尚浅,凭着一股血气和初涉官场的认真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弹劾官员,无所顾忌,有利于调动刺史监督的积极性。但是,在刺史升迁问题上,往往是卸下监察官职之后,便奉调到各部门或地方充任部曹或中级行政官员,回到他们原来监察过甚至是曾经检举奏劾过的对象手下任职,也不得不使这些刺史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从而影响了监督的效果。
8、多项选择题 国家的形式特征有哪些()。
A.出现了一个中央政治权力中心以及保证这一权力中心存在的行政、司法、军事组织、税收制度
B.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阶级分化
C.形成了有一定针对性的固定领土区域的观念
D.形成了支持最高权力中心存在和运行的国家意识形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汉代()并行,郡设守,国设相,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A.郡国
B.府州
C.路府
D.省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多项选择题 西周的政治机构大体可以分为()。
A.决策机构
B.执行机构
C.内廷宗教与文职机构
D.宫廷机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问答题 试述两汉时期的人事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汉初官吏的选拔和管理大体仿照秦制。随着官僚体系的不断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汉初官吏的选拔和管理大体仿照秦制。随着官僚体系的不断扩大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从文帝、尤其是汉武帝之后,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拔和管理官吏的制度。
1、选官制度。为了网罗人才,汉皇朝广开仕途,不仅沿用以往选拔官吏的办法,还拓宽和开辟了不少仕进的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察举制、征召制和射策制度。以上选拔官吏的制度,对汉皇朝网罗人才,巩固政权,大部份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2、任用制度。在一般的情况下,皇帝只任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中央主管地方官员的机构,在武帝以前是丞相、御史二府,此后则是尚书台。两汉任用官员的方式大体可分候补、试用、拜授、兼领等类型。
3、考课和奖惩制度。对官员的考课和奖惩,在两汉开始形成系统而严格的制度。“考”,就是考察;“课”,就是试验、核实。汉代考课的对象包括所有的官僚,即使位至三公也不例外。考课分常课和大课两种。常课每年一次,大课三年一次。考课最后都要由主管官员举行专门会议,进行评议。如果需要,可以让受考官员到会,回答问题。最后,由丞相、御史大夫(东汉由尚书台)将考查结果上奏皇帝。皇帝则根据所奏及平时掌握的情况,决定赏罚。
4、爵禄与致仕。爵是等级名称,禄是国家付给官僚的报酬。汉代官吏的等级按俸禄划分,俸禄以谷物为计算单位。汉代官吏有法定的休假和因私告假制度。致仕,就是把国君授予的职务交还给国君,即退休制度。
12、问答题 明清两代改土归流政策及其评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改革制度。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为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从而加强对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统治。改土归流政策虽然有利于这些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但文武将吏在执行此政策时,往往滥杀无辜,焚毁村寨,引起少数民族的不满和反抗。因此,部分地区,尤其是苗疆和四川大小金川地区的改土归流,都是经过残酷的军事镇压才得以实现的。
13、单项选择题 北洋政府时期设立参战督办的是()。
A.袁世凯
B.段祺瑞
C.曹琨
D.张作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最早提出了“刑无等级”的原则的是()。
A.管仲
B.韩非
C.商鞅
D.李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名词解释 皇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王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皇帝名位制来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皇帝的权力被宣称是无限的,在通常情况下,一切行政、军事、立法、司法、文教等大权以及官员勋贵的任免、赏罚、生杀予夺大权,都由皇帝掌握。皇帝通过批答奏章、臣僚奏事、审议复核的方式行驶权力。但皇权受到中央机构、封驳系统的约束和谏官的监督。
16、多项选择题 明朝靖难之役之后,皇位继承趋于稳定,基本都是父子相传,但嫡长子即位并不多。在明代的十七个皇帝中,只有()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的。
A.仁宗
B.宣宗
C.武宗
D.明成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填空题 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四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四级
18、多项选择题 战国时,有些国家实行五官制,五官即()和大行。
A.大谏
B.大田
C.大司马
D.大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问答题 概述梁启超和王国维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方面主要成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中国专制政体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中国专制政体进化史论》一文,这是用西方资产阶级进化史观研究中国历代政治演化进程的第一篇专题论文;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和《殷周制度论》则是用西方实证史学研究中国先秦政治制度史的划时代的学术成果,在这些研究成果中,王国维首创了用地下出土文物资料(甲骨文)和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史记·殷本纪等》)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这种方法对现代史学形成了重大的影响。
20、单项选择题 东汉,进一步加强中央监察系统。在公卿朝见皇帝时,时称“三独坐”,不包括()。
A.御史中丞
B.尚书令
C.司隶校尉
D.御史大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单项选择题 明朝内宫,建立了完善严密的宦官组织系统,计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共有()衙门,各设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统辖,人数在十万以上。
A.20
B.18
C.24
D.3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判断题 以行政权兼领司法权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基本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填空题 ()是汉朝先拔人才的主要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察举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察举制
24、单项选择题 从夏、商、西周和春秋的奴隶制时代到封建制时代开始阶段的战国时期,历史上称之为:“()”。
A.先秦时期
B.前秦时期
C.先汉时期
D.前汉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多项选择题 西周的政治机构大体可以分为()。
A.决策机构
B.执行机构
C.内廷宗教与文职机构
D.宫廷机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杂居过程
B.社会封建化过程
C.民俗汉化过程
D.南下开发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多项选择题 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直辖今山东、山西、河北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称为“腹里”。宣政院设于中央,管辖地区包括云南、()等地。
A.西藏
B.四川
C.青海
D.蒙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多项选择题 在1898年的戊戌变法运动中,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明确提出了()。
A.立宪法
B.开议院
C.倡民权
D.限制封建君主的权利
E.实行君主立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填空题 明代将台院与察院合并而建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都察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都察院
30、问答题 试述古代赀选制所反映的本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说明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事实上是十分脆弱的,它尚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说明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事实上是十分脆弱的,它尚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财政制度,以应付各种突发的自然或社会灾难,不得不以赀选的方式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一种补充手段;(2)专制性皇权在本质上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将国家公共性权力转变为掠夺社会和垄断稀缺资源的工具,这是它的本质所在。
点击进入《★政治学》题库
点击进入《政治学: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