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经济学》题库
点击进入《经济学: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9.11事件以后,美国继打击阿富汗后,将矛头直指哪个国家()
A.伊朗
B.伊拉克
C.朝鲜
D.叙利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多项选择题 国家利益按照同国家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的程度,可将国家利益分为()。
A.生存利益
B.发展利益
C.国际联系利益的
D.经济利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是()
A.东亚与北非等国独立
B.1960年非洲17国独立
C.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
D.1968年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瓦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填空题 1955年4月18日亚非会议在万隆开.周思来在大会上提出了著名“()”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求同存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求同存异
5、名词解释 1955年体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55年11月,日本自民党和民主党合并为自由民主党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55年11月,日本自民党和民主党合并为自由民主党即自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在议会中形成稳定多数,连续执政长达38年,而其他党长期处于在野状态,多党制形同虚设,这种局面被称为“1955年体制”。
6、问答题 为什么说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科技和经济因素是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科技和经济因素是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2.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使得世界构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3.多计划书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必然要求
4.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大国关系伙伴化)
5.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基础
7、问答题 简述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邓小平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确认了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邓小平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确认了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第二,对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作了准确定位;
第三,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对外战略的目标;
第四,丰富发展了中国外交的一系列基本原则;
第五,提出了处理国家关系的新思路、新策略;
第六,提出了驾驭复杂国际局势的外交方针。
8、多项选择题 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是()
A.西哈努克亲王
B.铁托总统
C.尼赫鲁总理
D.纳赛尔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问答题 试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主要依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现实依据:由中国的国情和自身发展需要决定的。中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现实依据:由中国的国情和自身发展需要决定的。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里,中国受尽了列强的欺辱。消除战争,实现和平,建设独立富强、民生幸福的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今天的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国人民最需要、最珍爱和平的国际环境,愿尽自己所能,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历史依据: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600年前,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去的是茶叶、瓷器、丝绸、工艺,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带给世界的是和平与文明,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与有关国家和人民加强交流的诚意。立足当代,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13亿中国人民,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
(3)国际依据: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同时,中国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就能够逐步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
长期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早在1974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候,邓小平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趋势,坚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多次公开阐明: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只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市场。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
10、单项选择题 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是()
A.法国
B.英国
C.荷兰
D.联邦德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问答题 国际组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成员资格;
(2)宗旨目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成员资格;
(2)宗旨目标;
(3)组织结构;
(4)拥有一定自主权;
(5)非赢利原则。
12、单项选择题 联合国上一任秘书长是:()
A、潘基文
B、安南
C、克林顿
D、曼德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填空题 建于1869年的靖国神社,原称“()”,是日本为纪念为国战死的将士而建立的。1985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参拜(),这是战后40年来日本首相第一次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开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先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东京招魂社;靖国神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东京招魂社;靖国神社
14、问答题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新变化表现在什么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出现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出现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阶级结构仍然是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所构成,但与二战前相比,各阶级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特别引人注目的出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中间阶层。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结构的变化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和政治体制的调整,使社会政治生活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出现了缓和、下降的趋势。
(2)进一步扩大了民主,强化了法制。
(3)议会地位弱化,政府权力不断加强。
(4)各种利益集团的作用日益增大。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现的新变化,一方面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统治阶级为了适应战后新形势发展进行自我调整的结果。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发生了变化,只能是资产阶级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手段和方法多样化了
15、单项选择题 七十七国集团的活动方式是()
A、在联合国大会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B、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C、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召开会议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D、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问答题 为什么说多极化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国谋求在新的格局中的最佳位置。矛盾和斗争是必然的,国际形势会变的更加错综复杂
第二、美国构建单极世界、谋取世界霸权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
第三、国际旧秩序是阻碍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7、单项选择题 提出对苏联实行全面冷战和遏制政策的是:()
A.尼克松主义
B.杜鲁门主义
C.里根的"重振国威"
D.布什的"超越遏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
A.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C.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D.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问答题 简述二战后,中国对外关系的调整与发展经历的主要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揭开中国独立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揭开中国独立外交的崭新篇章。
(2)20世纪50年代末至20世纪60年代末,为维护国家主权而顶住美苏两国压力。
(3)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侧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4)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赋予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以新内容。
(5)20世纪90年代,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
20、填空题 (),29个亚非国家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55年4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55年4月
21、多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反映冷战后南北关系新变化的有()
A.南北关系中政治问题日益突出
B.环保问题成为南北关系中的新问题
C.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日趋一致
D.区域集团内部的南北关系已经取代全球性南北关系
E.资本流动出现了从南方国家向北方国家的回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问答题 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首要目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首要目标;
第二、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四、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23、问答题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根本原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根本原则、基本立足点及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a、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国际地位和切身利益都决定着我国的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对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b、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就是国家主权独立,在对内对外事物中不屈服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和指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局势的发展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物。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即: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持国家独立自主的权利。
d、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有着相同的历史遭遇和苦难历程,现在又都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等任务,因此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24、单项选择题 1999年加入“北约”的东欧国家有:()
A、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B、波兰、捷克、匈牙利
C、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
D、波兰、捷克、罗马尼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单项选择题 成立于1967年的“东盟”,发展到今天共有成员:()
A、7个
B、8个
C、9个
D、10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名词解释 “1955年体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二战后经过一系列改革,日本确立了政党政治制度,实行多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二战后经过一系列改革,日本确立了政党政治制度,实行多党制,1955年11月,自由党与民主党合并为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连续执政长达38年。社会党、共产党等革新势力和公明党等中间势力则长期处于在野地位,多党制形同虚设。自民党所代表的保守政治体系与社会党所代表的革新政治体系之间的对立,成为战后日本政治的基本问题。日美安保体制问题、改宪与护宪问题,自卫队与重新发展军备问题,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问题等是双方斗争的焦点。这种局面被称作“1955年体制”。
27、问答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主体有哪些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独立性
(2)具有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独立性
(2)具有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并拥有影响世界经济政治的物质手段。
(3)是一个实体,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
(4)参与世界经济政治活动,发生跨国行为。
28、单项选择题 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崩溃于()
A.1960年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
B.1968年美国实行“黄金双价制”
C.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D.1973年美国第二次宣布美元贬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单项选择题 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
A.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
B.加强对话,反对对抗
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独立自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多项选择题 发展中国家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有()
A.经济矛盾
B.南南关系
C.南北关系
D.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点击进入《★经济学》题库
点击进入《经济学: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