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市政公用工程》题库
点击进入《市政公用工程:1K414020给水排水厂站工程施工》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止水带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其中心线应与()对正,带面不得有裂纹、孔洞等。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
A.钢筋空隙中线
B.先浇混凝土边线
C.后浇混凝土边线
D.变形缝中心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多项选择题 装配式预应力水池缠丝工序开始前必须做的作业有:()。
A.对所用低碳高强钢丝外观和强度进行检测
B.对池壁垂直度和圆整度进行检验
C.对池底板混凝土强度和厚度进行检验
D.清除壁板表面污物、浮粒,外壁接缝处用水泥砂浆抹顺压实养护
E.对壁板缝混凝土强度进行检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填空题 冷却塔的组成包括淋水装置,配水系统、()空气分配装置、、除水器、塔体、集水池、输水系统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通风设备;通风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通风设备;通风筒
4、名词解释 设计小时耗热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热水供应系统中,用水设备(或用水计算单位)的最大小时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热水供应系统中,用水设备(或用水计算单位)的最大小时所消耗的热量
5、多项选择题 沉井施工中,沉井下沉监控测量()。
A.下沉时标高、轴线位移每班至少测量一次,每次下沉稳定后应进行高差和中心位移量的计算
B.终沉时,每小时测一次。严格控制超沉,沉井封底前自沉速率应小于10mm/8h
C.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加密量测
D.大型沉井应进行结构变形和裂缝观测
E.封底前应整理好坑底和清除浮泥,对超挖部分应回填砂石至规定标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多项选择题 止水带应符合下列要求:()。
A.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或叠接
B.金属止水带应平整、尺寸准确,其表面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不得有砂
眼、钉孔
C.金属止水带在伸缩缝中的部分应涂防锈和防腐涂料
D.金属J卜水带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
E.塑料或橡胶止水带应无裂纹,无气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问答题 暴雨强度与降雨历时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暴雨强度随降雨历时的增长而减少,这是一条普遍认为的规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暴雨强度随降雨历时的增长而减少,这是一条普遍认为的规律。
8、名词解释 开式热水供水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在所有配水点关闭后,系统内的水仍与大气相通(该方式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在所有配水点关闭后,系统内的水仍与大气相通(该方式一般在管网顶部设有高位冷水箱和膨胀管或者高位开式加热水箱)
9、单项选择题 水的PH值随水温而变化,当水温升高时,PH值便会()
A、不变
B、升高
C、下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选择题 预制安装圆形水池缠绕环向钢丝后喷射水泥砂浆保护层是为了()。
A.保护钢丝不被锈蚀
B.统一外观
C.使池壁达到规定厚度
D.增加钢丝的拉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名词解释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采用各种小型加热器在用水场所就地加热,供局部范围的一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采用各种小型加热器在用水场所就地加热,供局部范围的一个或几个用水点使用的热水系统。
12、单项选择题 埋地PVC管敷设后,管道周围应用细土或砂回填,其厚度应大于()
A、0.15m
B、0.30m
C、0.4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填空题 长距离输水管线应考虑低点(),高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泄水;排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泄水;排气
14、填空题 面集水时间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合理选定t值有何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形坡度、地面铺砌、地面种植情况、水流路程、道路纵坡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形坡度、地面铺砌、地面种植情况、水流路程、道路纵坡和宽度等因素,但地面集水时间主要取决于雨水流行距离的长短和地面坡度。
15、名词解释 总变化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16、单项选择题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常用于哪个系统()
A.普通住宅
B.高级居住建筑、宾馆
C.居住小区
D.布置分散的车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名词解释 设计管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个检查井之间的管段采用的设计流量不变,且采用同样的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个检查井之间的管段采用的设计流量不变,且采用同样的管径和坡度
18、单项选择题 预制安装水池壁板缝浇筑混凝土时,壁板接缝的内模宜一次安装到顶;外模应分段随浇随支。分段支模高度不宜超过()m。
A.1.5
B.2.5
C.2.0
D.1.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名词解释 双立管排水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一根排水立管和一根通气立管组成的系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一根排水立管和一根通气立管组成的系统
20、单项选择题 装配式混凝土水池,缠绕预应力钢丝并施加预应力时,应当()。
A.每缠绕一圈钢丝测定一次
B.缠丝过程中抽测
C.每缠绕一盘钢丝测定一次
D.每缠绕二盘钢丝测定一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水池满水试验注水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A.向池内注水宜分两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2
B.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1m/d
C.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h
D.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待做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E.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做外观检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名词解释 极限强度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承认降雨强度随降雨历时的增长而减小的规律性,同时认为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承认降雨强度随降雨历时的增长而减小的规律性,同时认为汇水面积的增长与降雨历时成正比,而且汇水面积随降雨历时的增长较降雨强度随降雨历时增长而减少的速度更快,这是一种求雨水管设计流量的方法。
23、名词解释 水表的流量范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过载流量和最小流量之间的范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过载流量和最小流量之间的范围。
24、问答题 污水设计管段之间有哪些衔接方法?衔接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面平接和管顶平接。衔接时应注意:
1)下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面平接和管顶平接。衔接时应注意:
1)下游管段起端的水面和管底标高都不得高于上游终端的水面和管底标高;
2)当管道敷设地区的地面坡度很大时,为了调整管内流速所采用的管道坡度将会小于地面坡度。为了保证下游管段的最小覆土厚度和减少上游管道的埋深,可根据地面坡度采用跌水链接;
3)在旁侧管道与干管交汇处,若旁侧管道的管底标高比干管的管底标高大很多时,为保证干管有良好的水力条件,最好在旁侧管道上线设跌水井后再与干管相接。反之,若干管的管底标高高于旁侧管道的管底标高,为了保证旁侧管能接入干管,干管则在交汇处需设跌水井,增大干管的埋深。
25、多项选择题 水池满水试验时,水池注水下列哪些是错的()。
A.向池内注水宜分两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二分之一。
B.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lm/d。
c.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h。
D.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待作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E.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多项选择题 水池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内在质量是工程施工控制的重点,对其质量需进行综合控制,以确保实现设计的使用功能,下列控制方面和说法正确的是()。
A.原材料
B.配合比
C.混凝土供应
D.浇筑,严格执行《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E.养护,应遮盖洒水保湿养护不少于7d,至达到规定的强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问答题 建筑内排水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卫生器具生产设备受水器,提升设备,排水管道,清通设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卫生器具生产设备受水器,提升设备,排水管道,清通设备,通气系统,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28、名词解释 水表的过载流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使用的上限流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使用的上限流量。
29、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水池等构筑物模板支架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A.模板安装位置正确、拼缝紧密不漏浆
B.预埋管、预埋件的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安装后应作标志
C.顶板支架与池壁模板支架应相互独立,内模立柱可同时作为顶板模板立柱
D.池壁模板应设置确保墙体直顺和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倾覆的装置
E.跨度为6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至少为6m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多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沉井施工下沉控制要点的是()。
A.下沉应平稳、均衡、缓慢,通过调整开挖顺序和方式纠正偏斜,做到"随挖随纠、动中纠偏"
B.开挖顺序和方式没有严格要求
C.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和方式开挖
D.进行沉井下沉监控测量
E.沉井下沉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四周不得堆放任何东西,减少车辆震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点击进入《★市政公用工程》题库
点击进入《市政公用工程:1K414020给水排水厂站工程施工》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