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放射科基础知识》题库
点击进入《放射科基础知识:CT成像基础》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前列腺增生起源于()
A.中央带
B.外围带
C.移行带
D.前纤维基质区
E.射精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前列腺癌多起源于外围带;前列腺增生多起源于移行带。
2、单项选择题 属于离子型造影剂的是()
A.碘海醇
B.泛影葡胺
C.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声诺维)
D.131I
E.18FDG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CT造影剂分离子型、非离子型,离子型因副作用大目前已基本不用。
3、单项选择题
男,39岁,突发胸痛,胸片未见异常,胸部增强CT如图,应诊断为()
A.中央型肺癌
B.肺结核
C.肺动脉栓塞
D.心肌梗死
E.主动脉夹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左下肺动脉血管内可见充盈缺损,为肺动脉栓塞的典型表现。
4、单项选择题
男,74岁,外伤1小时,意识模糊,平扫CT检查如图,最可能的诊断为()
A.硬膜外血肿
B.硬膜下血肿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内血肿
E.脑梗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外伤史,右侧额、颞、顶骨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影,右侧侧脑室明显受压,中线结构向左侧显著移位,应诊断为急性硬膜下血肿。
5、单项选择题
患儿,男,5岁,CT平扫图像如下,最可能的诊断是()
A.垂体瘤
B.透明隔囊肿
C.颅咽管瘤
D.蛛网膜囊肿
E.Rathke裂囊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颅咽管瘤是鞍区仅次于垂体腺瘤的第二位常见的肿瘤,约占全部鞍区肿瘤的30%。肿瘤来源于原始口腔形成过程中的Rathke袋的残余,主要分布于垂体结节部及漏斗附近。本病常见于儿童,也可发生于成人,20岁以前发病接近半数。CT平扫颅咽管瘤呈混杂密度,即肿瘤的囊变部分为低密度,实体部分为等密度,钙化为高密度,囊壁钙化呈蛋壳状,实质性部分钙化呈斑点、片状等。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垂体瘤极少发生钙化。Rathke裂囊肿CT平扫显示囊肿位于鞍内或鞍上,与脑脊液密度相等或呈稍高密度,钙化极为少见,增强扫描囊肿无强化。
6、单项选择题
男,25岁,右侧睾丸肿大,质硬,CT检查如图
最可能的诊断是()
A.鞘膜积液
B.睾丸囊肿
C.腹股沟疝
D.睾丸精原细胞瘤
E.睾丸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择题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CT特点是()
A.肿瘤位于肾上腺单侧,小于2cm,低密度网格状,CT值-35~28HU
B.肿瘤位于肾上腺单侧,大于2cm,低密度均匀肿块,CT值35~50HU
C.肿瘤位于肾上腺,单侧多见,直径2~20cm,中央坏死,少数伴钙化,强化显著
D.肿瘤位于肾上腺单侧,体积大,密度不均多伴钙化,侵犯邻近结构
E.肿瘤位于肾上腺单侧,无症状,体积大以脂肪密度为主,CT值-80~-120HU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1.醛固酮腺瘤又称Conn腺瘤,其特点是单侧肾上腺孤立性小肿块,肿块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病变较小,直径多在2cm以下,富含脂质,密度较低,常常近似于水样密度。 2.皮质醇症腺瘤又称Cushing腺瘤,其CT特点是单侧肾上腺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界清,大小多为2~3cm,密度类似或低于肾实质,肿块呈轻至中度强化。 3.嗜铬细胞瘤的CT特点是一侧肾上腺较大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直径常为3~5cm,也可达10cm以上,较小者密度较均匀,较大肿瘤常因陈旧性出血、坏死而密度不均,可发生囊变,少数肿瘤中心或边缘可见点状或弧线形钙化,强化显著。 4.肾上腺皮质腺癌均表现较大的肾上腺肿块,直径常超过7cm,呈类圆、分叶或不规则形。肿块密度不均,内有坏死或出血所致的低密度区,可出现钙化,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可以侵犯邻近结构。 5.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CT特点是表现为单侧,类圆形或椭圆形,体积多在10cm以下,肿块呈混杂密度,由不等量的低密度脂肪灶和软组织密度灶构成,软组织部分可发生强化。
8、单项选择题 Lefort骨折Ⅱ型为()
A.横行不规则骨折线或局限于牙槽突的横行骨折线,经上颌窦底部、鼻中隔,有时可达上颌结节
B.上颌窦内下壁、眶壁和筛骨骨折。骨折线从上颌窦外下缘斜行至眼眶底部,另有一横行骨折线穿越鼻嵴和筛骨气房
C.上颌窦外下壁、眶壁和筛骨骨折。骨折线从上颌窦外下缘斜行至眼眶底部,有一横行骨折线穿越鼻嵴和筛骨气房
D.骨折线横行穿过鼻嵴、眼眶内侧壁、颧骨上部,直达翼突基底部,常伴有颅底骨折
E.骨折线横行穿过鼻嵴、眼眶内外壁、颧骨上部,直达翼突基底部,常伴有颅底骨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Lefort骨折按好发部位分为三型。Ⅰ型:为一横行不规则骨折线或局限于牙槽突的横行骨折线,经上颌窦底部、鼻中隔,有时可达上颌结节。Ⅱ型:上颌窦外下壁、眶壁和筛骨骨折。骨折线从上颌窦外下缘斜行至眼眶底部,有一横行骨折线穿越鼻嵴和筛骨气房。Ⅲ型:骨折线横行穿过鼻嵴、眼眶内外壁、颧骨上部,直达翼突基底部,常伴有颅底骨折。
9、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83岁,胸部CT图像如下。则最确定的诊断为()
A.食管裂孔疝
B.胸主动脉瘤
C.胸主动脉夹层破裂
D.后纵隔囊实性占位性病变
E.无明显异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食管裂孔疝多见于老年人,其典型表现是后纵隔见胃腔疝入,卧位CT扫描时常见液气平面,向下继续读片可确定诊断。
10、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嗜铬细胞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
B.肿瘤多呈圆形或卵圆形,中心常有坏死
C.可发生于直肠、膀胱
D.增强扫描后肿瘤强化明显
E.肿瘤大小及强化程度不能鉴别良恶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嗜铬细胞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峰值期为20~40岁,儿童少见。其大部分发源于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也可来自于肾上腺以外的交感神经节链或主动脉旁的嗜铬体,因此上自颅底,沿脊椎旁下达直肠、膀胱均可发生嗜铬细胞瘤。
11、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54岁,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2个月余。胸部CT如图,ECT示身体其他部位无异常浓聚。

本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炎性假瘤
B.周围型肺癌
C.肺结核
D.肺炎
E.肺泡蛋白沉积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单项选择题 发生在桥小脑角区肿瘤中无强化的是()
A.三叉神经瘤
B.脑膜瘤
C.胆脂瘤
D.动脉瘤
E.听神经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胆脂瘤无强化,其他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13、单项选择题
女,67岁,乳癌术后1年,胸部CT如图,首先应考虑()
A.石棉肺
B.金葡菌肺炎
C.粟粒性肺结核
D.淋巴瘤
E.肺转移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胸部CT表现为大小不一的散在、多发结节,是肺转移瘤的典型表现之一。结合本病例的临床情况,支持肺转移瘤的诊断。
14、单项选择题 结肠癌最容易扩散至()
A.肾门、主动脉旁淋巴结组
B.门腔间隙、腹腔干周围淋巴结及所在脏器周围淋巴结组
C.肠系膜根部淋巴结
D.髂区、骶前淋巴结组
E.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各种不同恶性肿瘤的扩散途径。
15、单项选择题
女性,58岁。突感胸骨后疼痛来院就诊。行胸部CT平扫如图:
若要明确诊断,应首选的方法为()
A.X线平片
B.胸部超声
C.MSCTA
D.MRI
E.放射性核素扫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单项选择题 符合肺上沟瘤的是()
A.男,36岁,咳嗽、高热4天,右肺上叶斑片影,抗炎治疗后明显吸收
B.男,54岁,咳嗽、痰中带血2个月,右肺上叶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其下缘呈反S形,抗炎治疗后,病灶变化不明显
C.女,24岁,咳嗽、低热1个月,右肺上叶斑片影,常规抗炎无明显吸收
D.男,60岁,声嘶2个月,右肺尖肿块影
E.女,70岁,查体胸片示右肺上叶索条影,其内见钙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1.此项为典型的右肺中央型肺癌并右肺上叶不张病例。 2.此项为肺上沟瘤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嘶的病例。 3.抗炎治疗无效的上叶或下叶背段的斑片影,伴有咳嗽、低热,支持浸润性肺结核的诊断。
17、单项选择题
男,78岁,糖尿病17年,低热、右侧胸痛伴咳嗽两月余,常规抗炎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痰培养结核菌(-),胸部CT平扫如图

图中所示的支持此诊断的征象为()
A.印戒征
B.按叶段分布的片絮状影
C.轨道征
D.葡萄状影
E.支气管黏液充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男性,40岁,CT平扫肝脏密度大片减低,肝内血管清晰呈较高密度,其分布走行规则,如图所示,应考虑()
A.肝癌
B.重度脂肪肝
C.肝硬化
D.肝血管瘤
E.不能作出初步诊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肝脏大片低密度影,肝内血管分布及走行正常,为脂肪肝。
19、单项选择题 与肺肿瘤生长速度不均等,遇到的阻力不同有关的CT征象是()
A.毛刺征
B.血管集束征
C.分叶征
D.支气管充气征
E.病灶胸壁侧的小片浸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需掌握肺恶性肿块CT征象如: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及病灶胸壁侧小片状浸润的病理基础。
20、单项选择题 CT值是指()
A.物质厚度的绝对值
B.物质密度的绝对值
C.物质衰减系数与水相比的相对值
D.物质厚度的相对值
E.物质衰减系数的绝对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某物质的CT值等于该物质的衰减系数与水的系数之差再与水的衰减系数相比之后乘以1000,单位为HU。
21、单项选择题
女,36岁,左胸部疼痛不适5天,CT图像如图,应诊断为()
A.胸膜间皮瘤
B.胸腔积液
C.腹腔积液
D.胸膜增厚
E.胸膜钙化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胸腔积液在仰卧位CT纵隔窗表现为后胸壁内侧与胸壁平行的弧形液体密度影,胸水与腹水的鉴别点之一为胸水位于膈肌外侧,而腹水位于膈肌内侧。
22、单项选择题 根据原始扫描数据重建CT断面图像的范围是()
A.层厚
B.视野
C.重建矩阵
D.重建间隔
E.螺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慢性胰腺炎CT显示胰腺导管的特征性改变为()
A.狭窄
B.扩张
C.平行双轨
D.不规则串珠状
E.以上均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多数慢性胰腺炎病例CT可显示不同程度的胰管扩张,可累及整个胰管,也可局限于某部较显著;可表现为均匀性管状扩张,也可为狭窄与扩张交替存在呈串珠状表现。串珠状扩张的胰管较多见于慢性胰腺炎症;管状扩张在炎症与肿瘤均可见到。
24、单项选择题 在CT平扫中,视网膜母细胞瘤较具特征的影像表现为()
A.眼球增大、眼球突出
B.眼球内囊性肿块
C.眼球内实质性肿块
D.斑块状或斑点状钙化
E.患侧视神经增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CT检查发现婴幼儿眼球内肿块且其内有斑块状或斑点状钙化多可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
25、单项选择题 宜采用CT平扫,X线平片意义不大的是()
A.听骨和内耳迷路检查
B.鼻咽癌
C.胆脂瘤
D.二尖瓣病变
E.脑功能定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听骨和内耳迷路检查宜采用CT平扫无需增强,X线平片意义不大的,胆脂瘤一般用X线平片可诊断,鼻咽癌需CT平扫+增强。二尖瓣病变宜采用彩超检查。
26、单项选择题
男,80岁,高血压多年,近来头痛,平扫CT检查如图,最可能的诊断为()
A.脑内钙化
B.脑梗死
C.脑出血
D.基底动脉瘤
E.正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老年男性,高血压病史多年,基底动脉明显增粗,呈圆形高密度,考虑基底动脉瘤。
27、单项选择题
女性,28岁。2个月前发现右颈有一肿块,无压痛,可移动。肿块缓慢增大。患者有盗汗、红细胞沉降率加快。体检:右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可触及串状肿大淋巴结,直径0.7~1.5cm。CT图像如下,可诊断为()
A.颈淋巴结结核
B.淋巴瘤
C.神经鞘瘤
D.转移瘤
E.淋巴管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颈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年轻人,一侧或双侧发病,以一侧多见,肿大淋巴结常多个发生,直径在1~2cm,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前、后缘,无痛,可移动,可有盗汗、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全身症状。CT上病灶边界清楚,边缘密度高于中心。
28、单项选择题
男,25岁,外伤后行CT检查,最可能的诊断为()
A.脑膜瘤
B.脑挫裂伤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硬膜下血肿
E.硬膜外血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①成年男性,外伤史;②左额颞顶部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灶。
29、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65岁,全程无痛性血尿半年,不伴尿急、尿痛;半年反复肉眼血尿,尿常规示:红细胞4~5/HP,白细胞0~2/HP,蛋白(+)。查体:双肾区叩击痛阴性。
应首选下述何种影像学检查()
A.腹部平片
B.CT
C.静脉尿路造影
D.逆行膀胱造影
E.DSA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单项选择题 对兴趣区局部放大后再进行扫描的方法是()
A.重叠扫描
B.靶扫描
C.薄层扫描
D.图像堆积扫描
E.高分辨率扫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高分辨率扫描是一种采用较薄的扫描层厚(1~2mm)和采用高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的扫描技术,获得的是高分辨率的扫描图像,对肺部的弥漫性、间质性病变和小结节显示得更加清晰。重叠扫描是指层厚大于层距,使相邻的扫描层面之间有部分重叠的扫描方法,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一般只用于感兴趣区的局部扫描,以提高小病灶检出的机会。靶扫描是对兴趣区局部放大后再进行扫描的方法,可提高空间分辨力,主要用于小器官和小病灶的显示。图像堆积扫描是利用多个薄层扫描图像,通过图像叠加功能进行重建图像的检查方法,可改善信噪比,减少伪影,可用于颅底部的CT检查,有助于发现脑干和颅后窝的病变。薄层扫描是指层厚小于5mm的扫描方法,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
点击进入《★放射科基础知识》题库
点击进入《放射科基础知识:CT成像基础》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