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军事学》题库
点击进入《军事学:军事气象学》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问答题 在超级单体风暴的雷达回波中,钩状回波是如何产生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风暴云西部来的环境空气,当其绕南缘的分支与气旋性涡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风暴云西部来的环境空气,当其绕南缘的分支与气旋性涡旋的外部环流相混合时,云滴、雨滴蒸发使之变冷,导致下沉,对于上升的暖湿空气而言,雨滴分离,减少了拖弋作用,旋转上升更剧,这样可吸入更多的环境空气围绕风暴南缘运动,使下沉更强,这样就在旋转性涡旋南缘造成明显的钩状回波。
2、名词解释 水汽通量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汽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与风向垂直的某一单位截画积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汽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与风向垂直的某一单位截画积的水汽量
3、填空题 非绝热变化的(),有利于气旋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最大加热中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最大加热中心
4、填空题 根据气旋热力结构可分为()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无锋面气旋;锋面气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无锋面气旋;锋面气旋
5、单项选择题 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生成的主要原因是()。
A、动力
B、热力
C、动力和热力
D、不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填空题 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水汽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来自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的西南侧;来自南海的热带海洋气团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来自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的西南侧;来自南海的热带海洋气团或季风气团;来自印度洋(或孟加拉湾)的赤道气团
7、填空题 季风辐合带流场结构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东北风和西南风构成的辐合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东北风和西南风构成的辐合线
8、问答题 简述北半球对流层中高层的平均水平环流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极区有极涡:
环绕极地有宽广的西风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极区有极涡:
环绕极地有宽广的西风带:
中高纬基本的纬向西风气流上叠加有波动,即槽脊;
较低纬度西风带上槽脊个数多于中高纬度。低纬西风的槽脊不止三个多,常有4-6个,但槽脊强度没有中高纬度强;
副热带地区是环绕整个半球的高压带,有些地区高压带有断裂现象,从而形成几个中心。
9、单项选择题 发展中的锋面,一般在高空槽的()。
A.前部
B.后部
C.正下方
D.不一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选择题 青藏高压强度是冬季()夏季。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问答题 江淮切变线南北移动的天气形势有哪几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江淮切变线的移动主要与其南北两侧的天气系统强度有关。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江淮切变线的移动主要与其南北两侧的天气系统强度有关。一般来说,当北方系统占优时,切变线南移;反之,南方系统占优时,切变线北上;双方势均力敌时,切变线呈准静止状态。
切变线南移主要发生在北方势力居于主导地位之时。根据经验,这种情况经常在以下场合中出现:
(1)当空中低压槽和地面气旋东移入海并发展加深,导致后部冷空气大量南下,北侧高压加强,偏北风加大,切变线南移。
(2)当切变线北侧高压南下,或切变线上空500百帕有大槽刚过,偏北气流因而加强,切变线南移。
(3)700百帕切变线上如有低涡发展,涡后偏北气流携带冷空气南下,这时涡后部的切变线将向东南方向移动。
(4)当西太平洋高压势力减弱并向东或向南撤退时,切变线则随之南移。
切变线的北进则是发生在南边的势力居于主导地位之时,通常发生在下列情况下:
(1)太平洋高压西伸脊加强北上时,切变线亦随之北上。
(2)在空中500百帕当我国西部有低槽(低压)迫近切变线,或700百帕上有低涡沿切变线东移时(地面往往有气旋发展),使东段切变线南侧的偏南气流加强,引起东段切变线北进,而西段则南移。
(3)当切变线北方小高压东移至华东附近并与西太平洋高压合并时,江淮切变线西段常变成暖锋式切变向北移动。
12、填空题 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的成熟热带气旋一般称为(),发生在东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成熟热带气旋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台风Typhoon;飓风Hurricane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台风Typhoon;飓风Hurricane
13、名词解释 重力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重力场作用下的稳定层结流体中,流体质点偏离平衡位置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重力场作用下的稳定层结流体中,流体质点偏离平衡位置后所引起的一种波动。可分为重力内波和重力外波。
14、单项选择题 气旋移过大型山脉时,其强度一般在背风坡()。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名词解释 热带气旋内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把热带气旋看作圆柱状涡旋,热带风暴内部各空气质点作相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把热带气旋看作圆柱状涡旋,热带风暴内部各空气质点作相对于热带风暴中心运动时所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总效应,其方向是北偏西。
16、单项选择题 冷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作用。
A、主导
B、被动
C、一般
D、不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问答题 为什么暖锋附近冷暖气团中都为上升运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暖锋附近冷暖气团都为上升运动的原因主要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暖锋附近冷暖气团都为上升运动的原因主要有:
①暖空气的移速大于暖锋的移速,动力爬坡造成上升;②锋面附近有暖平流;
③锋面位于低压槽中,摩擦辐合的作用引发上升运动;
④锋面常常位于高空槽前,槽前正涡度平流造成辐散,引发下层上升运动。
18、单项选择题 一般说来,冷气团变性的速度要比暖气团()。
A、慢
B、快
C、相同
D、不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名词解释 信风环流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信风区低纬的经向垂直环流圈,它是赤道附近较暖气流上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信风区低纬的经向垂直环流圈,它是赤道附近较暖气流上升,到高层分别流向两极,在两半球的副热带地区下沉后,在低层又流回赤道,所构成一个低纬经向闭合垂直环流圈环流。由于低层与信风相联系,所以我们称为信风环流圈。冬夏环流圈方向相同,冬强夏弱。
20、问答题 从径向风垂直分布特征看,热带气旋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流入层(内流层):3Km以下,最强流入在500m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流入层(内流层):3Km以下,最强流入在500m高度,是热带气旋中能量和水气的输入层。
2)流出层(外流层):10Km以上,200hPa以上有最强流出;以辐散气流为主。
3)过渡层(切向运动层):3—10Km流入流出相对较小,主要表现为切向运动。
21、填空题 常常有利于强风暴形成、发展的有利天气形势条件包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逆温层;前倾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低空急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逆温层;前倾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低空急流
22、填空题 寒潮天气过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酝酿阶段;爆发阶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酝酿阶段;爆发阶段
23、名词解释 自然天气季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环流形势的基本特征来划分的季节成为自然天气季节,六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环流形势的基本特征来划分的季节成为自然天气季节,六月突变标志夏季的来临,十月突变标志冬季的来临。它突出了环流变化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24、问答题 根据Chisholm和Renick(1972)的分类,局地对流系统可分为哪三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普通单体雷暴;多单体雷暴;超级单体雷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普通单体雷暴;多单体雷暴;超级单体雷暴。
25、填空题 在山脉的()一侧,有利于反气旋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迎风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迎风坡
26、单项选择题 实际大气中,在中高纬地区大气准地转运动的情况下,受摩擦作用,槽是辐合的,因此,在“V”型槽中()。
A、有利于锋生
B、不利于锋生
C、没有锋生作用
D、锋生作用不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名词解释 云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台风眼区外围的一个圆环状的云区称云墙或眼壁。云墙区主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台风眼区外围的一个圆环状的云区称云墙或眼壁。云墙区主要是由强烈发展的对流云组合而成,云墙宽度一般为20—30km,云高一般可达15km以上,空气具有非常强烈的上升速度,上升速度可达5—13m/s。云墙及其临近区域是风雨最激烈的地区,最强降水及破坏性最大的风常常发生在云墙区域里。
28、填空题 热带气旋是形成于()中强烈旋转的暖性低压涡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热带海洋大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热带海洋大气
29、问答题 什么是热带气旋的暖心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热带气旋热力性质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暖中心结构。这是由于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热带气旋热力性质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暖中心结构。这是由于在流入热带气旋中心区的辐合上升气流中具有充沛的水汽,当其凝结时释放出大量潜热,加上成熟的热带气旋眼内下沉气流引起的绝热增温,是热带气旋中心附近强烈增温,形成暖中心结构。这种暖中心结构在对流层中上层最为明显。成熟的热带气旋在对流层中上层其中心温度一般比周围环境温度高10°C以上。
30、单项选择题 我国的对流层高层东风波,坏天气主要出现在()。
A、波前
B、波后
C、波轴线附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点击进入《★军事学》题库
点击进入《军事学:军事气象学》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