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题库
点击进入《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医院感染护理学》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传染病房工作人员手的带菌量应()
A.≤15cfu/m3
B.≤10cfu/m3
C.≤5cfu/m3
D.≤0.5cfu/m3
E.≥0.05cfu/m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5cfu/m3;Ⅱ类环境包括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5cfu/m3;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10cfu/m3;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病科及病房,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15cfu/m3。
2、单项选择题 子宫切除术患者应在术前多长时间给予抗菌药物()
A.0.5~1小时
B.2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子宫切除术一般在术前0.5~1小时通过静脉给予一次足量抗生素。择期结直肠手术前,应通过导泻或灌肠剂进行肠道准备,在术前24小时开始给予不吸收的口服抗生素,共3次。
3、单项选择题 若医院同类感染的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医院感染出现()
A.散发或流行
B.流行或暴发
C.传播或散发
D.失控或暴发
E.散发或蔓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证实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方法:对怀疑患者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医院感染的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4、单项选择题 诊断下呼吸道感染时,经支气管肺泡灌洗分离到病原菌数需()
A.≥103cfu/ml
B.≥104cfu/ml
C.≥105cfu/ml
D.≥106cfu/ml
E.≥107cfu/m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医院感染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门诊和急诊患者
B.住院和手术患者
C.患者和探访人员
D.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
E.患者和患者家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因为门、急诊患者、探访人员、患者家属通常在医院内外流动活动,病原体获得的场所界定很困难,所以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
6、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医护人员手上常住细菌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表皮葡萄球菌
D.支原体
E.沙门氏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手部皮肤的微生物包括常住菌和暂住菌。常住菌是指定植在手部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如表皮葡萄球菌、丙酸盐菌。暂住菌是指手在与周围环境接触的过程中,黏附在皮肤上的细菌,是引起交叉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如选项A,B,D,E都是常见的致病菌。
7、单项选择题 外科手消毒时刷洗手臂的范围是()
A.从指尖到腕上10cm
B.从指尖到腕上20cm
C.从指尖到肘部
D.从指尖到肘上10cm
E.从指尖到肘上20c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外科手消毒是在肥皂流动水洗手的基础上,取无菌小刷蘸取除菌皂液涂擦手、臂,从指尖到肘上10cm,双手交替刷。
8、单项选择题 艾滋病传播途径不包括()
A.日常生活接触
B.使用血制品
C.静脉吸毒
D.母婴传播
E.性接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输血、使用血制品、静脉吸毒与母婴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9、单项选择题 下列消毒液中,既可用于口腔含漱又可用于外科伤口清洗的是()
A.碘伏
B.氯己定
C.苯扎溴铵
D.过氧化氢
E.过氧乙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过氧化氢液既适用于口腔含漱又适用于外科伤口清洗,而其余各项只可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不用于口腔含漱和外科伤口冲洗。
10、单项选择题 下列疾病不具备联合使用抗生素指征的是()
A.败血症
B.细菌性心内膜炎
C.吸入性肺炎
D.急性尿道炎
E.肺结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其余4个选项均有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11、单项选择题 过氧乙酸原液浓度低于何值时禁止使用()
A.11%
B.12%
C.13%
D.14%
E.1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过氧乙酸稳定性差,因此需要定期检测其浓度,如原液浓度低于12%时禁止使用。
12、单项选择题 属于消化道隔离的疾病是()
A.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B.腮腺炎
C.气性坏疽
D.伤寒
E.非甲非乙型肝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1.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采取严密隔离,如霍乱、鼠疫、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2.血液、体液隔离主要用于预防因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或体液而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含表面抗原携带者)、非甲非乙型肝炎等。3.消化道隔离主要用于预防经粪-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霍乱、伤寒、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感染性腹泻等。4.呼吸道隔离主要用于预防经由飞沫传播(短距离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麻疹、腮腺炎、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13、单项选择题 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粪-口传播
B.血液传播
C.性行为传播
D.飞沫传播
E.虫媒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乙肝、丙肝、丁肝病毒均主要经血液传播。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结核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以呼吸道传播最为常见。
14、单项选择题 无机污物的清洗宜选择()
A.清水
B.1%浓盐水
C.95%乙醇
D.pH值<7的洗涤剂
E.pH值>7的洗涤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pH值<7的洗涤剂主要用于无机污物的清洗;pH值>7的洗涤剂主要用于有机污物如血、脂肪和粪的清洗;金属器械主要选择弱碱性洗涤剂。
15、单项选择题 为患者输液后应()
A.洗手
B.戴手套
C.戴口罩、护目镜
D.穿隔离衣
E.戴口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即洗手,输液过程中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因此为患者输液后应洗手;为患者测量血压前,应洗手,测量血压时应戴口罩,使用避污纸;进入隔离室时,应穿隔离衣,以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污染;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吸痰时,为防止患者的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和鼻腔黏膜,应戴口罩及护目镜;清洗粘有血液的手术器械时,为防止接触血液,应戴手套;气性坏疽为接触隔离的疾病,工作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必要时应戴好手套护理患者。
16、单项选择题 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手和皮肤,可采用的消毒方法是()
A.含有效碘5000mg/L的碘伏擦拭3~5分钟
B.含有效碘3000mg/L的碘伏擦拭3~5分钟
C.含有效碘2000mg/L的碘伏擦拭4~6分钟
D.含有效碘1000mg/L的碘伏擦拭4~6分钟
E.含有效碘500mg/L的碘伏擦拭5~7分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手和皮肤的消毒可采用含有效碘5000mg/L的碘伏擦拭3~5分钟,或用乙醇、异丙醇与醋酸氯己定等配制成的消毒液擦拭消毒3~5分钟,也可用氧化电位水冲洗消毒。
17、单项选择题 下列情况下需进行外科手消毒的是()
A.与患者长时间密切接触后
B.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之后
C.实施静脉输液之前
D.接生或助产之前
E.为乙肝患者换药之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外科手消毒的指征包括:①每次大、小手术前;②接生或助产前;③护理特别容易感染的患者前。
18、单项选择题 使用过氧化氢进行消毒处理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擦拭法时,浓度为1%
B.使用浸泡法时,浓度为5%
C.用于漱口时,浓度为2.5%
D.用于冲洗伤口时,浓度为3%
E.可与碘化物混合加强消毒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使用擦拭法时,浓度与浸泡相同,均为3%;用于漱口时,浓度为1.5%;用于冲洗伤口时,浓度为3%。配制溶液时,禁忌与还原剂、碱、碘化物、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相混合。
19、单项选择题 油、粉、膏等灭菌首选()
A.压力蒸气灭菌
B.干热灭菌
C.干粉消毒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E.消毒液浸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1.压力蒸气灭菌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2.油、粉、膏等灭菌首选干热灭菌,要求粉剂厚度不得超过0.635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得超过1.3cm。3.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不损坏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强,适用于精密仪器、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的消毒和灭菌。4.干粉消毒法适用于排泄物和医院污水的消毒,对医院污水消毒时,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20、单项选择题 普通病房工作人员手的带菌量应()
A.≤15cfu/m3
B.≤10cfu/m3
C.≤5cfu/m3
D.≤0.5cfu/m3
E.≥0.05cfu/m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5cfu/m3;Ⅱ类环境包括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5cfu/m3;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10cfu/m3;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病科及病房,医务人员手的带菌量应≤15cfu/m3。
21、单项选择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应采取()
A.接触隔离
B.严密隔离
C.保护性隔离
D.呼吸道隔离
E.血液-体液隔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SARS是经飞沫传播的烈性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应采取严密隔
22、单项选择题 一定要采用间歇性给药方案,可将每次剂量溶于100ml液体内滴注0.5~1小时,按q6h、q8h、q12h时间给药的抗生素是()
A.β-内酰胺类
B.氨基糖苷类
C.大环内酯类
D.喹诺酮类
E.糖肽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间依赖性药物)静脉滴注时,一定要采用间歇性给药方案,药物应临时配制。
23、单项选择题 诊断下呼吸道感染时,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需()
A.≥103cfu/ml
B.≥104cfu/ml
C.≥105cfu/ml
D.≥106cfu/ml
E.≥107cfu/m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根据医院环境的分类,普通病室属()
A.Ⅰ类环境
B.Ⅱ类环境
C.Ⅲ类环境
D.Ⅳ类环境
E.Ⅴ类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医院环境分为四类,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Ⅳ类环境指传染科和病房。
25、单项选择题 戴帽子、口罩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
B.口罩应罩住口鼻部
C.一次性口罩不潮湿不用更换
D.纱布口罩使用2~4小时应更换
E.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一次性口罩使用不应超过4小时,口罩潮湿或可疑污染应立即更换。
26、单项选择题 被抗原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应立即()
A.冲洗伤口
B.清创
C.消毒
D.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
E.报告和记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被抗原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等锐利器械刺破皮肤或溅污眼部、口腔黏膜者,应立即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以防感染的发生。
27、单项选择题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脐炎属于()
A.身体多个部位感染
B.神经系统感染
C.其他类感染
D.运动系统感染
E.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医院感染根据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呼吸、消化、泌尿、运动、神经、循环、生殖系统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手术部位、全身多个部位和其他感染等,压疮、疖、坏死性筋膜炎、乳腺炎、脐炎都属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28、单项选择题 洗手的指征不包括()
A.无菌操作前后
B.接触伤口前后
C.戴手套后
D.使用厕所前后
E.处理污染的物品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洗手的指征包括:①进入和离开病房前,尤其是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②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③无菌操作前、后;④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⑤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⑥脱手套后;⑦使用厕所前、后。而选项C戴手套后可进行操作,不是洗手的指征。
29、单项选择题 常用的手消毒剂是()
A.50%异丙醇溶液
B.95%乙醇溶液
C.氧化电位水
D.含醛类复配的手消毒液
E.有效碘含量为50mg/L的碘伏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常用的手消毒剂有:含醇类或胍类(醋酸氯己定等)复配的手消毒液;有效碘含量为500mg/L的碘伏溶液;75%乙醇溶液或70%异丙醇溶液;氧化电位水等。
30、单项选择题 急性感染如患者体质好,病程不易迁延者抗生素的疗程为()
A.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2~3天
B.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7~10天
C.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
D.连续使用4~8周
E.连续使用5~7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1.败血症患者抗生素的疗程为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7~10天再停药。2.急性感染抗生素的疗程为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继续用2~3天。3.急性感染如患者体质好,病程不易迁延者,抗生素的疗程为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即可停药。4.严重感染(如心内膜炎、骨髓炎)抗生素的疗程可达4~8周。
点击进入《★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题库
点击进入《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医院感染护理学》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