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地球科学》题库
点击进入《地球科学:地理学》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名词解释 产沙量(sediment yield)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定流域岩石在风力水力热力和重力等作用下往往要被侵蚀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定流域岩石在风力水力热力和重力等作用下往往要被侵蚀和输移,被侵蚀的岩石经过输移过程中的冲淤变化,到达流域出口断面的泥沙数量称为该流域的产沙量。
2、名词解释 饱和带(saturation zon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下自由水面以下被水充满的地带。由于自由水面以下的岩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下自由水面以下被水充满的地带。由于自由水面以下的岩石处于大于大气压条件下,岩石的空隙几乎被水充满。储存在饱和带第一无压含水层中的潜水,以及充满两相对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是地下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问答题 在极地地区建立科考站,进行科学考察,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酷寒、大风、空气稀薄(缺氧)、紫外线强辐射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酷寒、大风、空气稀薄(缺氧)、紫外线强辐射等。
4、问答题 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市三大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产业:世博会场地的布置将带动花卉、园艺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产业:世博会场地的布置将带动花卉、园艺业。
第二产业:世博会场馆及配套的市政工程建设,将促进钢铁及有关建材工业。
第三产业: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到来,将促进会展旅游、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5、问答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过快容易引起哪些城市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容易引起城市环境、交通、住房、就业、社会治安等等一系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容易引起城市环境、交通、住房、就业、社会治安等等一系列问题。
6、名词解释 冰原(ice field)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块近于水平的冰区,其面积从大约5Km2到接近大陆的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块近于水平的冰区,其面积从大约5Km2到接近大陆的规模,是在高而均匀的陆地表面上满足冰体积累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它与冰帽不同,因为它没有冰穹而且其流动受下伏地形支配。
7、名词解释 地貌成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组成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诸种自然因素,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组成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诸种自然因素,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制约着地貌地貌形成过程的强度、组合状况和空间分布,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称之为地貌成因。主要有:组成地壳岩石圈的各类岩石,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气候、土壤、植被和人类活动以及时间因素等.
8、问答题 简述我国解决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营建防护林;
2封山育林,建立自然保护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营建防护林;
2封山育林,建立自然保护区;
3在黄土高原和丘陵地区修筑梯田。
9、名词解释 冰楔(ice wedg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表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冻结成的脉状冰。是年均气温低于零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表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冻结成的脉状冰。是年均气温低于零下六度的多年冻土区长期冻结的产物。其出现是气候寒冷程度的标志。
10、问答题 东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什么还要从华北调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为东北多耗能的重工业部门,尽管煤炭资源较丰富,也不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为东北多耗能的重工业部门,尽管煤炭资源较丰富,也不得不从华北大量调入煤炭。
11、问答题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表现是什么?根据所学原理解释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排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排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等温室气体的数量不断增大;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大量吸收地表释放的长波辐射,又以长波辐射形式反射回地表,使地表增温,产生温室效应。
12、问答题 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地处峡谷处,工程量小;
②有盆地地形,蓄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地处峡谷处,工程量小;
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13、问答题 东亚(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南亚、东南亚发展水田农业的优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14、名词解释 倒置地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逆地形”、“倒转地形”。地形起伏和构造所成的原有起伏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逆地形”、“倒转地形”。地形起伏和构造所成的原有起伏相反的现象。如褶曲构造中的向斜山、背斜谷。
15、问答题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全球变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植树造林,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
3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承担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
16、问答题 我国发展粮食燃料乙醇工业(玉米加工乙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短缺;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乙醇燃料工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短缺;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乙醇燃料工业,会使粮食供需矛盾加剧。
17、问答题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城市最基本的地理信息,包括各种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建筑物、道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城市最基本的地理信息,包括各种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建筑物、道路、水系、境界、地形、植被、地名及某些属性信息等,用于表示城市基本面貌并作为各种专题信息空间定位的载体。它具有统一性、精确性和基础性的特点。
18、名词解释 冰期(ice ag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冰期(iceagE.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冰期(iceagE.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冰期时,极地及高山高原的冰川范围扩大,雪线下降,动植物及自然地理带退至低纬度或海拔较低处,海平面大幅度降低。
19、问答题 江南水乡文化形成“小桥流水人家”这种独特文化景观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为江南水乡文化区地势低平;降水丰富;河网密布,以河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为江南水乡文化区地势低平;降水丰富;河网密布,以河运为主。
20、名词解释 冰盖(ice shee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一大冰块,其面积一般大于5000km2,由冰穹和溢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一大冰块,其面积一般大于5000km2,由冰穹和溢出冰川构成的。
21、问答题 简述五种工业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第一产业:伐木业、捕捞业、采矿业;(2)第二产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第一产业:伐木业、捕捞业、采矿业;(2)第二产业:制造业(北美、欧洲、俄罗斯与乌克兰、日本等)(3)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4)第四产业: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5)第五产业: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
22、问答题 黄土高原文化区上的窑洞有什么优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窑洞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十分适宜居住生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窑洞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十分适宜居住生活。
23、名词解释 冲击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沟谷口形成的半圆锥型堆积体。由于沟谷流水流速较大,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沟谷口形成的半圆锥型堆积体。由于沟谷流水流速较大,挟带较多的碎屑物质,到达沟口后,坡骤减,流速急剧降低,同时水流开始分散,挟带的碎屑物质迅速堆积,形成冲击锥。与冲击扇、洪积扇比较,规模较小,表面坡度较大,组成物质分选性较差。
24、名词解释 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最高级的地带性区划单位,是按地表热量的分布及其对整个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最高级的地带性区划单位,是按地表热量的分布及其对整个自然界的影响划分的。
25、问答题 水电站(水库或水利枢纽)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哪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养殖;旅游等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养殖;旅游等等。
26、问答题 平流层为什么适合飞机飞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汽和尘埃少,天气晴朗;大气上热下冷,以水平运动为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汽和尘埃少,天气晴朗;大气上热下冷,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稳定。
27、名词解释 人口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调节人口数量和质量为任务的一种社会政策,它是为达到特定目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调节人口数量和质量为任务的一种社会政策,它是为达到特定目标,在国家的领导下,对人口过程进行调节和干预。
28、问答题 我国近年来为什么要加快水能资源的开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为水能清洁无污染,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蕴藏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为水能清洁无污染,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开发还不到10%。
29、单项选择题 发卡行可根据内部正式员工级别确定相应的准贷记卡初始授信额度。科级干部信用额度()以下。
A.1万
B.2万
C.3万
D.3万(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名词解释 残积物(eluviu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基岩经物理化学风化后,逐渐形成与母岩不同的碎屑物质,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基岩经物理化学风化后,逐渐形成与母岩不同的碎屑物质,残留在原地,称为“残积物”其成分主要为基岩碎屑、黄褐色铁质斑点、红土质(铁铝质)、高岭土和粘土等,无分选,亦无层理,只因风化程度不同,使上下层在特性上和成分上有所差异,构成复杂的风化壳剖面.
点击进入《★地球科学》题库
点击进入《地球科学:地理学》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