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护理学护师》题库
点击进入《护理学护师: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76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入院,护士为患者做特殊口腔护理时应选用的漱口液是()
A.0.9%氯化钠
B.0.1%醋酸溶液
C.0.2%呋喃西林
D.1%~3%过氧化氢
E.1%~4%碳酸氢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患者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生理盐水不宜作为漱口液,A排除。0.1%醋酸溶液适用于绿脓杆菌感染,因此B是正确答案。呋喃西林是广谱抗菌药,与题意不符,C错误。过氧化氢适用于口腔溃烂时,D错误。碳酸氢钠则用于真菌感染,与题意不符,E错误。解题关键:掌握常用口腔护理液的作用及适用范围。【考点】:口腔护理漱口液的选择
2、单项选择题 在什么情况下,正常菌群可变成机会致病菌()
A.免疫功能亢进
B.免疫功能低下
C.防御功能良好
D.皮肤黏膜完整无损
E.免疫功能正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称正常菌群。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致病,这类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致病条件有:①居住部位的迁移;②机体免疫功能低下;③菌群失调。故选B。【考点】:正常菌群的致病条件
3、单项选择题 患者徐某,35岁,发热(>38℃)、气促、肺部啰音,WBC计数不升高,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阴影,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疑似SARS。
应对该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消化道隔离
B.接触隔离
C.昆虫隔离
D.严密隔离
E.保护性隔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某医院腹腔镜室,由于患者较多,腹腔镜反复使用,清洗匆忙,消毒时间为几分钟,经监测发现腹腔镜管道有致病菌,其直接原因是()
A.清洗充分,刷洗到位
B.酶清洗液多次使用
C.腹腔镜部件复杂,不能拆卸
D.消毒液浓度不够
E.浸泡消毒时间不足,只达到高水平消毒,未达到灭菌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内镜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①水洗;②酶洗: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③清洗应注意排出管道内的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题干中提到消毒时间只有几分钟,故选E。【考点】:内镜清洗
5、单项选择题 护生小刘在练习铺无菌治疗盘,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干净的手指夹取治疗巾边缘从无菌治疗包内取出
B.无菌治疗包打开一次后即不可再次使用
C.铺好以后注明有效时间为4小时
D.无菌治疗盘内的容器里不得盛放溶液,以免沾湿治疗巾
E.潮湿后的无菌盘应马上使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光照消毒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光曝晒时应定时翻动
B.常用紫外线灯的波长是254nm
C.紫外线照射强度低于70μW/cm2时应更换紫外线灯管
D.臭氧灭菌灯消毒时人员应全部撤离现场
E.臭氧灭菌灯消毒后10分钟人员方可进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择题 下列医院用品中,属于具有高度危险性的一组是()
A.输液器、血液
B.体温计、注射器
C.口罩、压舌板
D.被服、手术刀
E.便器、血压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口罩应注意()
A.口罩用后应取下,将污染面向外对折
B.一次性口罩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
C.纱布口罩应每24小时更换一次
D.每次接触严密隔离的传染患者后应立即更换
E.口罩不带的时候可以将污染面向内挂在胸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医院感染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门诊病人
B.住院病人
C.探视者
D.陪护家属
E.朋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住院病人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是防治医院感染的重点对象,故选B。【考点】: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
10、单项选择题 用于无机污物的清洗的是哪一项()
A.自来水清洗
B.醇清洁剂
C.酶清洗剂
D.pH<7的洗涤剂
E.pH>7的洗涤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医院去污的方法有:①自来水清洗:可保持血等污染物潮湿,但对软化或去除干的污物无效;只适用于污染较轻、无有机物污染、表面光滑物品的清洗。故第1题选A。②醇清洁剂:可保持血等污染物潮湿,松解干的污物,但需配合其他机械活动去除污物。③酶清洗剂:酶可有效地分解和去除干和湿润的污物;酶有单酶和多酶,前者只能分解污物中的蛋白质,后者可分解所有的有机污物,酶主要用于污染较重、尤其是有机物污染、物品结构复杂表面不光滑物品的清洗。故第2题选C。④pH<7的洗涤剂主要用于无机污物的清洗。故第3题选D。⑤pH>7的洗涤剂主要用于有机污物如血、脂肪和粪便的清洗。故4题选E。⑥金属器械主要选择弱碱性洗涤剂。
11、单项选择题 配制0.2%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ml,应取5%的过氧乙酸溶液()
A.400ml
B.40ml
C.20ml
D.10ml
E.4m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单项选择题 可以用作空气消毒的化学消毒剂是()
A.过氧化氢
B.乙醇
C.氯己定
D.过氧乙酸
E.环氧乙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30岁。5天前右脚被钉子扎伤,未经处理,近日出现遇光及听到声响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症状,诊断为破伤风。
该患者的护理护士应做到()
A.白天拉开窗帘,保持病室光线充足
B.做治疗查对床号姓名时应大声呼唤
C.减少出入该病房次数
D.使用约束带防止角弓反张
E.用过的敷料先清洗后灭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用甲醛进行熏蒸消毒需加入的氧化剂是()
A.氯化钾
B.乳酸钠
C.高锰酸钾
D.氢氧化钠
E.亚硝酸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单项选择题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飞沫传播
B.唾液传播
C.垂直传播
D.粪口途径传播
E.经注射、输血或血制品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甲型肝炎病毒主要经粪口传播,第1题选D;乙型肝炎常经肠道外途径传播,典型的传播途径是输入污染的血及血制品,故第2题选E;丙型肝炎主要经血或血制品传播,故第3题选E;丁型肝炎常发生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的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故第4题选D。解题关键:粪-口途径传播--甲型、戊型肝炎,血液传播--乙型、丙型、丁型肝炎。
16、单项选择题 已开启的无菌溶液可保存()
A.48小时
B.24小时
C.12小时
D.8小时
E.4小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单项选择题 关于洗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接触病人、无菌操作、戴口罩及穿脱隔离衣前后洗手
B.洗手范围为手心、指缝、手背、手关节、指腹、指尖、腕部
C.流动水洗手,时间不少于10~15秒
D.用湿巾纸代替
E.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①洗手指征: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脱手套后。②洗手方法: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流动水洗净。故选D。【考点】:洗手的指征和方法
18、单项选择题 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飞沫传播
B.唾液传播
C.垂直传播
D.粪口途径传播
E.经注射、输血或血制品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甲型肝炎病毒主要经粪口传播,第1题选D;乙型肝炎常经肠道外途径传播,典型的传播途径是输入污染的血及血制品,故第2题选E;丙型肝炎主要经血或血制品传播,故第3题选E;丁型肝炎常发生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的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故第4题选D。解题关键:粪-口途径传播--甲型、戊型肝炎,血液传播--乙型、丙型、丁型肝炎。
19、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40岁。高热,腹泻,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应对其实施()
A.接触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严密隔离
E.保护性隔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适用于接触隔离的疾病主要有:破伤风、气性坏疽;新生儿带状疱疹、脓疱病,因此A错误。需要肠道隔离的疾病主要有:感染性腹泻或胃肠炎如伤寒、细菌性痢疾,因此B是正确答案。需要呼吸道隔离的疾病有肺结核、流脑、百日咳、腮腺炎、麻疹等,C错误。需要严密隔离的疾病有霍乱、鼠疫、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禽流感,D错误。保护性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极易感染的患者,E错误。解题关键:熟练掌握各种隔离种类及适用疾病。【考点】:细菌性痢疾需要采取的隔离种类
20、单项选择题 灭菌剂每月进行的监测是()
A.工艺监测
B.化学监测
C.生物监测
D.日常监测
E.强度监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①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故第1题选A。②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必须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故第2题选B。③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其中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1次,灭菌剂每月1次。故第3题选C。④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⑤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及其他消毒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⑥各种灭菌后的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等)、活检钳和灭菌物品,必须每月进行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21、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40岁。精神分裂症病史10年,近两个月服用大剂量氯氮平治疗,3天来发热,畏寒,39.5℃,查血常规:WBC0.4×109/L,经积极地应用白细胞成分血,肌内注射白细胞药物,静脉输入抗生素治疗,症状逐渐减轻,但第7天,出现大便次数增多,6~7天后,自述肛门周围疼痛,查大便涂片,为白色念珠菌生长;肛指检查:肛周可触及4~5cm大小的肿物,有波动感。
对该患者实行的防控措施是()
A.消化道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接触隔离
D.床边隔离
E.保护性隔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单项选择题 刘女士,发热4天,体温40℃,伴神志不清,反复抽搐,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考虑乙型脑炎,应施行()
A.接触性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昆虫隔离
D.保护性隔离
E.消化道隔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30岁。5天前右脚被钉子扎伤,未经处理,近日出现遇光及听到声响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症状,诊断为破伤风。
对该患者病房环境的要求是()
A.保持病房安静
B.避免病房光线太暗
C.冬季室温保持在16~20℃
D.可住在大病房
E.可让病人听广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消毒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皮肤,其方法不正确的是()
A.污染的手用5000mg/L碘伏消毒揉搓5分钟
B.用肥皂流动水冲洗干净
C.用手卫生消毒法
D.用500mg/L碘伏擦拭1~2分钟
E.氧化电位水冲洗消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皮肤黏膜消毒包括:①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手和皮肤的消毒:用5000mg/L的碘伏擦拭3~5分钟,或乙醇、异丙醇与醋酸氯己定配制成的消毒液等擦拭消毒,作用3~5分钟,也可用氧化电位水冲洗消毒;②血源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皮肤黏膜的消毒:对于污染的手,可用流动水、除菌皂液洗手后用5000mg/L碘伏消毒或乙醇、异丙醇一醋酸氯己定消毒液搓洗5分钟,然后用水冲洗。故选D。【考点】:消毒
25、单项选择题 清洁、消毒、灭菌的监测方法中,正确的是()
A.含菌量为50cfu/ml的消毒液可用于空气喷洒
B.压力蒸气灭菌时,化学指示胶带在130℃,4分钟后,颜色改变,表示灭菌合格
C.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可以检出致病微生物
D.普通30W新灯管辐照强度≥45Mw/cm2为合格
E.压力蒸气灭菌时,化学指示卡在121℃,60分钟颜色改变,表示灭菌合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30岁。诊断为"甲型肝炎"。对她所用的票证和钱币进行消毒,合适的方法是()
A.液氯喷洒
B.微波消毒
C.过滤除菌
D.过氧乙酸擦拭
E.压力蒸汽灭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票证和钱币均属于纸质物品,不适宜选用化学消毒剂喷洒,A、D排除。微波常用于食物及餐具的消毒、医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材料器械、纸质物品的消毒灭菌,因此B是正确答案。过滤除菌适用于层流消毒,C错误。压力蒸汽灭菌适用于耐高温物品,故排除E。解题关键:票证和钱币均是不耐高温、易损坏物品,根据物品本身性质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考点】:纸质物品适宜的消毒方式
27、单项选择题 在无菌容器内浸泡长度为24cm的持物镊,消毒液的合适高度为()
A.8cm
B.10cm
C.12cm
D.14cm
E.16c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单项选择题 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飞沫传播
B.唾液传播
C.垂直传播
D.粪口途径传播
E.经注射、输血或血制品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甲型肝炎病毒主要经粪口传播,第1题选D;乙型肝炎常经肠道外途径传播,典型的传播途径是输入污染的血及血制品,故第2题选E;丙型肝炎主要经血或血制品传播,故第3题选E;丁型肝炎常发生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的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故第4题选D。解题关键:粪-口途径传播--甲型、戊型肝炎,血液传播--乙型、丙型、丁型肝炎。
29、单项选择题 某新生儿室有100名新生儿,3周内14人因某种共同的原因发生脐部感染。此暴露某种危险因素的新生儿罹患率为()
A.14/100
B.14/86
C.86/100
D.86/114
E.14/114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罹患率=[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的暴露人口数]×K(K=100%或1000‰),本题新病例数为14,暴露的新生儿数为100,故选A。【考点】:罹患率
30、单项选择题 患者徐某,35岁,发热(>38℃)、气促、肺部啰音,WBC计数不升高,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阴影,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疑似SARS。
该患者使用的隔离单位最好应是()
A.使用单独隔离室
B.可与同病种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
C.隔离单位可安排在普通病区
D.隔离单位与相邻病区,楼间距小于10m
E.以患者为隔离单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点击进入《★护理学护师》题库
点击进入《护理学护师: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