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北京上半年将出台中高考改革方案 只考语数外
2014-01-20 16:54: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未来,北京将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进行哪些探索,出台哪些政策?1月17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就北京的教育、医疗等热点问题,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专访。

  1 学区制将全市铺开

  新京报:当前公众对教育领域质疑颇多,你觉得根源在哪里?

  杨晓超:解决教育问题,主要就是解决教育公平、均衡、减负这三个方面。教育均衡是基础。当前有很多不公平现象,诸如择校,大家八仙过海,都是为了子女到好学校上学。作为家长,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心情可以理解。但当前教育的客观基础就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集中在一些好学校,包括硬件软件都是如此。

  同时,从政府责任讲,当前政府做到了保证让每个孩子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要让大家享受相对高质量的均衡教育,显然还没有做到,这就产生了系列问题。政府有责任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新京报:在均衡发展方面,北京有哪些举措?

  杨晓超:北京东城、西城等多个区县已开始实施学区制试点,通过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推动集团化学校发展,城乡一体化学校发展等方式,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通过学区制,把学校人变成学区人,现在还是一种尝试,也是努力方向。

  新京报:未来会所有区县都实行学区制吗?

  杨晓超:是的。各区可以灵活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探索和尝试,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大家也有一些探讨,比如学区制怎么划分合适?是按照地域划分,还是按照校际划分?都可以探索。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优质小学带初中,还是优质初中带小学?集团化是一校带多校?是否跨区?这些都可以尝试。

  新京报:由于各区教育资源水平不一,学区制会不会形成新的壁垒?

  杨晓超:我看到有网友也提出这个问题。但均衡永远是相对的,做不到是绝对的。同时均衡发展也是一个长期努力的方向,不是靠解决一两件事情就能做到。作为教育部门,应该作为长期的责任来看待,采取各种措施加以推动。

  如果努力有了成效的话,学校与学校的差异可以让大家忽略,大家就不会择校了。

  通过学区制,至少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实现教育均衡,然后再继续努力。

  新京报:有没有可能考虑社会力量解决这个问题?

  杨晓超:今后会考虑采取多元化的方式。现在社会上很多教育机构实力不弱,未来可以探讨政府购买服务,包括购买课程,实行委托管理等方式,进行试点。比如现在北京就打算试点,与体育局合作,小学体育老师由体育局的一些退役运动员来做这些工作,就是一种双赢。

  2 高考将只考语数外三门

  新京报:北京近年来一直说给学生减负,但效果并不明显。

  杨晓超:学生负担重,有学校的原因,也有家长、社会的原因,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大家都希望望子成龙,希望培养优质的下一代。大家都说中考、高考是指挥棒,那么改革就从指挥棒入手。用中高考改革来推动减负。

  新京报:中高考方案目前还在征求意见,什么时候出台?具体会有哪些变化?

  杨晓超:两个方案上半年就能出台。目前可以确定几个方面内容。其一,要降低中高考难度。特别是中考,命题不要超过学生学习内容之外。高考要少出偏题怪题,不要人为设置障碍。去年高考命题已体现这个方向,今年还将继续。

  第二,在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上也会有变化。就高考而言,考试内容方面,未来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只考语数外三门,其他的就考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这个政策其实是引导性的,引导初中或高中阶段课程安排不要一味的数理化,而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综合素质。

  新京报:如何从指挥棒上来减少择校等问题?

  杨晓超:我们方案也会有一些考虑。在高考方面,计划明年或后年,把部分在京高校的高考指标,从招生计划中拿出一部分,投向生态涵养区和发展新区,这样引导远郊区县的孩子就在属地上学,而不用都挤到城区,造成人为的择校热。

  中考方面也有考虑。要让部分优质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给本区域初中。这个比例两三年内要达到50%。

  3 学生学籍实行终身管理

  新京报:幼升小、小升初政策方面,今年会有哪些变化?

  杨晓超:今年重在推动教育均衡等问题的解决,就幼升小、小升初等的政策方面今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尽管幼升小、小升初等方面有各种严禁政策,但客观上现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所以要彻底解决各种问题还有难度。当然,我们会通过各项管理措施,推动这方面的进步。

  新京报:在现有条件下,会有哪些管理措施?

  杨晓超:我们规定了几个方面,包括实行计划管理,各区要做计划报市里备案,一旦确定就不能调整,从总量上抑制不正常的一些需求;同时实行信息化管理,从入小学起全程记录其入学课程。此外,实行学籍管理,每个学生终身一个学籍号。今年将继续重申就近免试。

  新京报:异地高考如何解决?

  杨晓超:北京要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一个前提就是要跟人口调控政策相协调。北京人口规模过大,常住人口估计已达到2100万人,资源、环境不堪重负,公共服务也不堪重负。因此,出台异地高考政策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个问题。

  新京报:随迁子女上学怎么办?

  杨晓超:人口总量怎么去控制,北京人口控制在什么规模合适,这种规模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渠道去实现,这是设置异地高考政策的一个前提。但我们不能说不让外来人口来北京,对随迁子女提供公平教育机会是必须的,也是我们国家的制度决定的。

  4 社会办医望入医保

  新京报:今年医改方面会有哪些进展?

  杨晓超:医改的根本是给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是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社会办医的真正放开。

  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方面,最切实就是留住人才,培养全科医生。鼓励社会办医,就需要把资源向社会资本放开,在办医资格、办医条件等方面和公立医院享受同等政策条件。未来希望能逐步试点,将社会医院纳入医保报销体系,实现医保定点。让社会资本办医参与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跟公立医院形成竞争机制。这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新京报:北京近年来进入生育高峰,加上“单独”放开后,上学、就医等是否会存在缺口?

  杨晓超:医院方面从总量上说是够的,但如果大家都想去好医院,那暂时还做不到。幼儿园确实存在一定缺口。北京幼教三年行动计划已结束,新增10万个学位,今后计划再推一个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政策、价格等配套措施,鼓励社会建设幼儿园。

  “北京的教育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均衡、公平、减负等几个方面。”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

Honour lies in honest toil. 光荣在于诚恳地劳动. Before you make a friend eat a bushel of salt with him. 交友前先和他共吃一蒲式耳盐. /不深知,不结交.
Tags:高考 保送生 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4年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分数排.. 下一篇政协委员历数江苏高考怪象:考生..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