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调查:四成受访者建议先上大学后选专业
2014-04-03 13:23: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最新招考信息:

  时下,高校毕业生求职季已到紧要关头。然而许多高校毕业生发现,当初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的明明是“好就业”的热门专业,但到就业时,当初抢报的热门专业已变得“冷清”,有的甚至被就业市场亮起红牌。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803人参加),38.0%受访者坦言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与当初判断不一致,40.5%受访者表示当初对所报考的专业内容及就业情况了解不充分。46.9%受访者呼吁建立权威平台,使家长和学生能准确了解所报考专业的基本情况。

  毕业时,38.0%受访者发现所学专业就业情况与报考时的判断不一致

  中央民族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王晓梅毕业后,在一家制药公司已工作两年多。不过,她并没有在技术岗位工作,而是从事管理工作。王晓梅介绍,她的本科同学除了读研[微博]读博,大部分都转行了,像她这样能留在生物行业的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在美国,生物是仅次于计算机第二好找工作的专业,实际应用非常强。

  法学曾经是高考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连续3年被亮红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二年级学生王世威告诉记者,全国有600多个学校开设了法学专业,甚至包括一些专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非常多,学校师资也是良莠不齐。

  王世威本科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曾帮助辅导员负责年级就业事务。他说,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同学们经常被拒,平均每人至少要跑10~20场招聘会,许多同学都抱怨自己选错了专业。但在经历了几次磨炼后,大多数同学基本都在几个月之后找到了工作。

  “工作好不好找,还是要看自己。要有职业规划,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就要提前朝这个方向准备,要考什么证书就去考。这样找工作的时候,有可能不是你找工作,而是工作找你。” 王世威说。

  调查显示,22.7%受访者表示当初报考所读专业是因为专业热门,23.3%受访者表示是因为就业率高。但在毕业时,38.0%受访者发现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与当初报考时的判断不一致。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孟繁华认为,专业与就业的错位是由于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所导致。理想状态下,专业设置和岗位设置本来应该具有一致性。但实际上,现在社会发展很快,4年过后,当专业学生再进入就业市场时,难免会滞后于岗位结构的新变化。这种滞后性反映出专业设置对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存在不适应性。

  46.9%受访者呼吁建立权威平台,使家长和学生能准确了解所报考专业的基本情况

  公众在报考专业时参考了哪些信息?进一步调查显示,“专业内容”(46.2%)、“就业方向”(40.0%)和“行业前景”(30.3%)是受访者在报考时了解最多的专业信息。其他信息分别为:“招生人数”(25.8%)、“就业率”(20.3%)、“学科排名”(19.3%)、“收费情况”(17.6%)、“师资力量”(15.5%)、“社会地位”(10.6%)、“投资回报率”(4.1%)等。

  其中,40.6%受访者主要通过所在高中发放的《志愿填报指南》去了解专业信息。其他渠道还有大学学院官网(18.0%)、熟人介绍(18.6%)、老师介绍(18.7%)、民间调研机构(10.0%)、学长介绍(9.01%)及其他(9.3%)等。19.6%的受访者报考前没有通过任何渠道去了解专业信息。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教育部门应该要求学校公开所有的办学信息,包括学校的学科专业、学科资历、学术能力以及收费情况和教育回报率等,使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能够有充分了解,有依据地填报专业。只有真正地落实信息公开,才能使学生在报考专业时不盲从。

  调查中,46.9%受访者呼吁要建立权威平台,使家长、学生能准确了解所报考专业的基本情况。37.1%受访者认为相关机构要加强专业就业情况发布。

  除了信息不对称导致人们盲目跟风外,王世威认为,学校和教育部门在设置专业时也要审慎考虑。以他所学的法学为例,他认为教育部门应该对这个学科做出一定的调整,只保留一些法学专业教学质量有保障的学校。“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调查显示,52.6%受访者认为高校专业设置不能贪大求全,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求设置。

  熊丙奇告诉记者,现在高校专业设置表现出严重的行政化和功利化,很少考虑是否符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是否有条件保证培养质量。不少院校采取规模化办学路线,选择办学成本低、容易开办的专业作为扩大招生的突破口,造成一些专业设置泛滥,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严重失衡。

  一名民意中国网友留言说,人们对专业和自身能力缺乏深入了解导致错报志愿的情况比比皆是,现在是改革 “一报定终身”的专业报考制度的时候了,应该允许学生享有上了大学后仍然可以根据社会发展、个人兴趣等因素重新选择专业的自由。

  调查中,44.9%受访者建议可以让学生先上大学后选专业。

Love asks faith, and faith firmness. 爱情要求信任,信任要求坚定. Hot love is soon cold. 过热的爱情冷得快.
Tags:高考 保送生 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上海高考:公布本科预警专业名单7.. 下一篇四川高考:今秋入学高一新生将启..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