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浙江高考:新选考,他们为何选择物理?总有一个原因适合你
2019-05-21 16:42:56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4月7日至9日,浙江学子参加2018年4月学考选考,接受国家选才。物理是理工科的一大基础,是否选考物理,不光是教育专家,连普通家长和学子都很关注。

记者分别蹲守杭州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杭州十四中学、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等处,听一听学子声音,看看他们为什么选考物理。

理由一:让文科和理性思维均衡发展

浙大附中高三年级的罗同学,喜欢政法类学科,梦想成为律师,在法庭上舌战群儒。她妈妈徐女士是文科女,现在在中学教英语,但心中总有一个小小的缺憾,有时候觉得自己思维跑得太快,别人跟不上。作为家长,希望女儿吸取她的“教训”,别只读文科,文理兼修,让文科和理性思维均衡发展。于是,在文科之外,又选修物理,选考科目成了历史、政治和物理。

当然,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徐女士觉得报志愿时,文科类学校会要求考政史,理工类学校会要求考物理,“历史+政治+物理”的“混搭”,会让孩子以后的选择面更广。

文理兼修,不至于白白错失选择好专业的良机。比如想当临床医生,如果选的科目都是文科,医学院又怎么会向你伸出橄榄枝呢?

理由二:以后大学专业好选一点

人活一辈子,专业很重要。正所谓“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其实,无论男女,入错行同样很纠结。

杭高一位家长满心希望女儿进入清华、北大或者上海交大,理工科学生当然要选考物理。进名校学习信息学,清华大学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的确,信息学令人神往,而且风头正健,跟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都有关系,代表先进生产力。君不见,杭师大骄子马云发达于阿里巴巴;清华大学姚期智院士的得意门生楼天城,研发无人驾驶,已有眉目;摩拜单车的创始人兼总裁、浙江东阳80后姑娘胡玮炜,短短几年,因为互联网+自行车赚得盆满钵满,不都是因为他们坐上了互联网的风口吗?学习信息学,或许就有机会飞上天呢。

杭十四中考点,一位姓崔的同学选择混搭科目组合:历史、政治+物理,其动因也是为了大学读个好专业。他说:“有些专业对物理这一科有要求。物理虽然难一点,但是选考物理,以后大学专业好选一点。”

理由三:为了进名校

有人选考物理,是为了进“985”、“211”、双一流名校。

家住杭州余杭好运街的石先生,特意从家开车过来,给儿子送水饺。石先生说,儿子的选考科目是历史、地理和物理,上次物理和地理考了80多分,不够理想,“希望他这次可以考到97分,冲一下浙江大学。”

学军中学高三朱同学同样瞄准名校。“我选考物化生,物理和化学考了100,不用再考。生物只有97,再考一次,争取100分。”朱同学说,自己的目标是清华大学,班里几个同学第一次选考就考了满分300分,自己很有紧迫感,为了3分,只有拼了。

有些名校的确有选考物理的要求。就拿浙大2018年自主招生来说吧,考物理已是惯例。以往考试科目为数学、语文、外语、物理,今年新增一门化学。“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似乎又回来了。

浙大为什么这么重视物理和化学呢?相关负责人表示,物理与化学不仅对大学学习知识储备非常重要,而且是考察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的测量工具。物理和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将化学列入考试科目,体现出未来选课的引导。

理由四:因为热爱

我选考物理,因为我热爱,杭十四中高三学生徐同学就是这么想的。

“因为我是男孩,热爱物理,觉得物理特别有意思,对于培养思维很有帮助。”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自己懂了很多,对于生活中很多看似高深莫测的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

实际,文科生也该学点物理,不然考试也会捉襟见肘。例如,本次历史选考,问1905年,爱因斯坦取得了什么成就以及论述他的科学精神。

不懂物理,还真不知道说点什么。1905年,爱因斯坦干了什么事情呢?原来,1905年是又一个宇宙“奇迹年”,是物理史上最伟大的年份之一,也是爱因斯坦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爱因斯坦在当年横空出世,作为专利局小职员的他连续发表几篇论文,包括现代物理学中三项伟大的成就:分子运动论、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假说,彻底地改变了现代物理学的面貌(请以课本论述为准)。这道爱因斯坦的题,竟然占了6分分值,你看,不学物理,考历史都要吃亏呢。

理由五:出于国家需要、政策引导

选考物理,还是因为国家需要。

去年和今年,进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浙江和上海相继完善政策,建立保障机制,促使学生选考情况与国家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要求相统一。

浙江去年底发布完善学考选考工作的通知,当物理选考某次考试赋分人数少于保障数量时,以保障数量为基数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从今年4月选考起实施。

根据新华社报道,就在今年4月4日,上海公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本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引导机制,引导促进高校精准合理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建立保障机制,促使学生选考情况与国家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要求相统一。

意见明确,引导在沪招生院校按照国家要求,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科学合理设置选考科目要求。对于确需物理学科基础的理工类专业,在沪招生院校须体现引导考生选考物理科目的明确要求。

为使学生选学选考情况与国家专业人才选拔培养需求更加匹配,意见明确,建立选考科目保障机制作为“调节杠杆”。基本规则是:当特定选考科目考试赋分人数少于保障基数时,以保障基数为准,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当特定选考科目考试赋分人数多于保障基数时,以实际参加该选考科目考试的人数为准,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保障基数按照国家相关学科人才培养需求确定。根据学生选考科目实际情况,目前先建立物理选考科目保障机制,自2018年高考招生录取时实施。

可以看出,政策调整,都是为了顺应国家专业人才选拔培养需求,满足招生院校选拔培养理工类专业人才最基本生源所需。

(浙江在线记者 李应全 纪驭亚 见习记者 黄慧仙 童健)


来源:浙江在线He that loseth his due gets not thanks. 失去应得的东西,别人不感谢。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浙江学考选考高考:科目“混搭”..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