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河北高考:“3+1+2” “换菜单”让更科学
2019-05-21 17:09:17 【

我省将在2021年初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3+1+2”,“换菜单”让高考更科学

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8个省市之一,河北在4月23日正式公布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3+1+2”新考试方案,成为本次高考综合改革一揽子新规则中的关键。基于此,我省将在2021年初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教育“指挥棒”的这一新动作,将给河北学子的求学、成才路带来哪些新变化?

“在我看来,这像是把统考‘套餐’变成选考‘自助餐’。” 参与我省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制定的正定中学校长周庆认为,新高考将进一步保障公平,促进科学选才。

从“二选一”变为“十二选一”,新规则将倒逼教学迈向个性化

我省高考改革实施方案起草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马贵明介绍,我省高考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从2021年开始,建立起基于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新机制。

新考试方案为“3+1+2”:“3”是语文、数学、外语,由全国统考;“1+2”为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其中“1”是物理和历史科目2选1,“2”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科。

新高考满分为750分。语、数、外3科满分均为15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分;选考科目均为100分,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也以原始成绩计入总分,在思想政治等4科中选出的2科,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这一高考改革方案较好地处理了强化基础与突出个性的关系。”周庆说,4科合格考是标准参照考试,目的是检查全体高中学生是否达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在此基础上的选择考则能凸显不同高中生在学业修习上的学科特长,有利于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个性成长,并减轻负担和压力。

“不仅如此,‘3+1+2’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又增大了学生的选择面,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心仪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长裴红霞表示。

面对12种可能,如何避免“选择困难症”?

“根据外省市经验,越是学科倾向明显或越早进行职业规划的学生,就能越好地运用选择权。反之,如果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在选择考试科目时则会有困扰。”周庆从教28年,他发现有的学生掌握知识能力优秀,但对未来职业、人生却没有起码的思考和规划。“新的考试模式,将倒逼中学、学生和家长关注生涯规划教育。”

启动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既是新高考的要求,也是学生选课和发展的基础。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调研员李强表示,我省此前已部署相关工作,要求尽早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促使学生认识自我条件,发现自我兴趣特长,明确自我发展方向。

“要真正实现学生的选择权,还需要在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师资配置到育人目标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改革。”裴红霞说:“教育工作者需要彻底转变教育理念,实现从育分到育人转变,突出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使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而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合其个性化发展的多样化课程体系,这势必会打破现有的课程安排,也必然影响到师资结构的调整。

为适应新变化,我省将进一步加大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增加学位,严格执行招生政策,控制班额,确保2020年全面消除超大班额、基本消除大班额。同时,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增加供给,实行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工勤服务相结合,加大教职工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统筹调整和使用现有师资,解决区域内高中学校教师潮汐性缺额问题,为考生提供优质教育。

综合素质评价成高校招生重要依据,“软参考”将为素质教育改革提供“硬支撑”

在周庆看来,高考改革方案的一大亮点是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虽然相比于高考分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是一个“软参考”,但依然释放出加强素质教育的强烈信号。

我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涵盖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方面内容,主要考察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

记者采访时发现,在一些家长心目中,综合素质评价因为没有明确的“算分机制”,被认为“可有可无”。部分家长依然秉持着只要成绩好,综合素质评价“无所谓”的态度来看待这一重要“参考”。

对此,河北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王晓凤提醒:不要忽视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综合改革“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校将参考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尤其重要的事,对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除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外,志向、抱负、兴趣、素养等个性化因素可能更为重要。”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负责我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建设工作的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陈洪震,“综合素质评价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他表示,开展综合素质评价,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积极主动地发展,还有利于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从过于关注学生成绩向更加关注学生发展过程转变,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此前,我省专门建立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人成长电子档案。学生参与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成果等,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体质测试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一目了然,势必弱化“唯分数论”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真实性,是很多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

我省规定,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学生本人和学校相关负责人在网络管理平台上确认。同时,建立健全材料公示制度,抽查制度,申诉与复议制度,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者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确保综合素质材料真实可靠。

在此基础上,我省还将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建设,建立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为高中学校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和帮助。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表示,“未来,将有大批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与实践,重刷题轻实践的状况将得到切实扭转。”

志愿填报专业优先,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减少“入错行”几率

“在志愿填报方面,把原来的‘学校+专业’方式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这个前后顺序上的调整,传达的是‘专业优先’的理念。”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在高招录取中采用的“学校+专业”的方式,学生首先投档到学校,学校再进行分专业录取,最终可能进入的不是自己选中的专业,甚至被院校退档。

而采用“专业+学校”的方式后,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了专业或专业类,不再设置专业调剂志愿,考生的专业选择权得到更充分尊重,考生既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也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其满意度相比传统模式会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录取的考生因其专业意愿表达明确、充分,选拔满意度和培养契合度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省艺术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张安分析,这一方式的出现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使得学生更加平等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专业选择。这也要求高中生改变“为考大学而考大学”的倾向,同时也能改善目前高校千校一面的教学风格。

“中学遇到的困难,可能是现有师资无法对高等教育涉及的专业进行系统、科学的介绍。”王晓凤期待,高中教育能与高等教育有效贯通,高校应该为高考改革发挥更大的作用,为高中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走进大学校园、实验室、课堂,组织大学教授给高中学生开设选修、先修课程,清晰他们对专业的认识。

站在高校的角度,王晓凤更愿意将高考改革看成是一场双赢:考生满意度和高校满意度都会提高。“高校可以针对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合理设置招生录取科目要求,提高选拔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录取批次方面,我省继2016年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合并后,继续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合并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录取批次,自2020年起,分为本科、高职(专科)两个批次。增加本科批次考生填报志愿数量和征集志愿次数,以最大限度满足考生志愿填报的需求。

“新高考不是对高考的局部修正,而是对教——考——招链条的整体设计。”省教育厅高相关负责人表示表示,批次合并、专业优先,可以促进招生纵向流动,不同高校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有效打破了原来的“985”“211”工程高校等身份界限,给学科特色性强的高校提供了超越的机会,也倒逼一部分所谓知名高校提高专业水平,促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相关

专家看高考改革新方向

“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

近些年,高考改革在全国渐次推开,考试与招生的变化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省出台的这份实施方案有何特点?高考改革又会往哪儿走?

“‘新高考’打破文理分科,按照学生兴趣爱好和高校招生专业的科目要求,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将高校专业培养与高中教育教学有机衔接起来,增加人才素质结构的多元化和考试方式的多样性。”省教育厅厅长杨勇表示:“我省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使人才选拔标准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实现知行统一。”

“高考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考试。”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陈洪震表示,“要照顾绝大多数考生的利益,让学生考到适合自己的学校,高校招到想招的学生。”从考试时间看,实施方案中,考试选考每年组织1次,安排在当年的6月份,基本适应高中教学节奏,使得教学进度平稳有序。

而“3+1+2”模式提供的12种选科组合,相对适应学生需求和中学实际。“学校有责任为考生提供最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是每个学校情况不同,如果选择方案太多,有的学校就面临师资、教室不足的困境。”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调研员李强表示。

“不仅如此,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自由选择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过多的选择可能会让他们感觉有点手足无措。”有专家认为,对这部分学生来说,自主选课如同停车,“一个车位就抢着去停,很多车位就不知道停在哪个了,要费一番思量,选择成本就会上升”。

物理和历史作为基础学科二选一,为中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理清了选课思路。有实施方案起草小组成员表示,从大学专业来看,如果有志于从事与科学研究相关的工作,选考物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从个人职业发展来看,物理拥有广泛的发挥空间。“3+1+2”客观上起到了平衡作用,激励更多学生去接近物理,学习物理。

令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招就处处长张安欣慰的是,作为生源大省,为解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我省立足于高职院校占比大、数量多的实际,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在招生计划上,使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在考核内容上,区分普通高中学生和中职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在招生录取上,开展平行志愿投档改革,探索一档多投的录取方式。“实施方案突出了系统性和整体性,形成了贯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改革。”(记者 马利)


来源:河北新闻网The used key is always bright. 常用的钥匙不长锈.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江苏高考: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