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浙江高考:人数近五年来持续下降 放弃走出国门成主因
2014-06-07 08:36: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今日早报6月6日讯(记者 高逸平)明天,2014年高考拉开帷幕。

走进浙江省高考考场的35.05万考生,与去年相比又减少了2%。自2009年起,浙江高考人数就开始惯性地下“跌”。杭州的高考人数,也非常默契地按着这个节奏走。

其中,固然有学生数自然减少的原因:但不能否认的是,弃高考出走的现象正在冲击高考。

重点高中的学生,成为弃考出走的主力。各校的尖子生,在逐渐增多。

或许是源于这一现象,2011年前后,我省集中冒出了不少国际高中,至今共有31所。其中今年,又新增了2所。这些学生,将于未来的一两年里毕业随后“出去”。

如果加上洋高中的毕业生,那么未来,弃考的人一定会更多。

无论如何,这已是高考不可回避的话题。

故事

尖子生的“应试之惑”

最好时能在年级排前5(文科共120人)的梁家林,在高二下时,选择了放弃高考。“越来越接近高考,越觉得应试得让人难受。”他说。

他是宁波效实中学的高三学生,暑假后将前往美国卡尔顿学院读本科。

他希望,自己能如高二去美国交流时遇到的一位姐姐那样,每天为了知识而学而不是“自我欺骗”地学。他的决定,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对于个人选择,他总有明晰的自我认识。这得益于从小的耳濡目染。“爸爸算是工科生,却喜欢看历史政治书。小时候,看到不错的书总推荐给我。”比如,二战史、民国史,房龙的多本书。

他渐渐地从书中,找到了自我。“我所追求的是崇尚正义和宁静反思。”选择学校,他就按着这两点选。美国卡尔顿学院就属于后者。

“我非常认同卡尔顿学院的教育理念,知识的追求,不仅是4年的成功,而是在一生中都应该热爱学习。”

在不少人追逐排位靠前的美国综合大学时,梁家林又颇具个性地选择了一所文理学院。“我非常喜欢文理学院这种模式,小班上课,师生比非常高,课堂里,能与教授同学充分讨论和交流。”

另一点是,“博雅教育模式,第一年不分专业,推崇博览群书,在各方面都有所见识。从中,发现自己的爱好和潜能。”

今后,他想走学术道路。“选哲学或政治吧,数学也不能放弃。”

现象

“弃考生”每年增长约10%

小梁只是众多“弃考族”中的一员。

在高考人数下降的背后,有不少像小梁这样的学生放弃高考转而出国。而且,这个数量不可忽视。他们,或是高一时就出国念私立高中,直接在当地申请大学。更多的是,在高二时转而准备申请国外的大学。

今年,杭州第二中学约有70人出国。其中,56人直接申请本科,其余在高一之时就出去读高中。

5年前,杭二中开始大规模出现“弃考”生。为此,2012年,杭二中为他们组建了出国班,提供专门的教室和班主任。

“我们会为有准备出去的学生争取交换生计划,给他们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出国班班主任陈大军说。

这届出去的学生,“大部分都申请到了美国前30位的大学。比如,有去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等。”

杭州高级中学今年约有60人出国。“从反馈的信息来看,被全球前50大学录取的有41人。”学校教务处副主任费红亮说。

学军中学今年有约30名学生出国。“大部分学生,还是在上了大学之后再出去的。”学军中学副校长冯定应说。近年,学生有去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

杭州外国语学校历来都是全省出国最多的高中。每年,都有1/3近150名学生出去。去年,有学生开创杭外历史,被斯坦福大学录取。

宁波效实中学今年约有40人出国。今年,有学生被西北大学、卡尔顿学院(文理学院)等录取。

其实,“弃考”现象出现约有5年。每年,这个数字都在增长。“近两三年,高中生出去每年增长约有10%。”新通留学美国部高级规划顾问杜振振透露。

出去的学生分两种类型,一种是高一或高二上时直接出去念高中,“这样的学生多是在非重点高中里的学生,他们大多觉得自己中考没考好。”

另一种,是在高三上时申请出去念本科。“重点高中占大多数,约有60%。主要来自杭外、杭二、学军、杭高、杭十四、浙大附中和长河中学的学生。”她说。

她还发现,近年,学生自愿出国的意愿非常强烈。申请的学生中,大多能申请到美国前50位的学校。

国际高中“分流”出国人数

整体上升之时,重点高中出去的人数却在小幅下降。

“最多时,年级里有15%的学生出去,现在稳定在10%。”尚可透露。他认为,“国际高中分流了学生。”

同样,2011年,杭二中敲章要出国的学生有213人,大概占到学校总学生人数的15%。但近年,出去的人一直稳定在六七十人。

在洋高中的分布图上,杭州最为密集。至今,就市区而言,共有6所洋高中。其中5所,是重点学校办学:杭外、杭高(今年秋季推出)、杭十四、杭四、杭师大附中。

这些洋高中本身的门槛就高,录取的学生多是能上重高的。他们,招走了340名学生(暂不包括今年秋季开学的杭高)。

今后,弃考的人只会有增无减。因为,新办的洋高中冒出。近年集中出现的洋高中,大多明后年才有毕业生。

2003年,宁波李惠利中学开出浙江省内第一个获批的国际班——中澳合作办学项目。至今,浙江全省已有31所洋高中。

其中,不少学校,是在2012年及以后开出。这意味着,未来一两年将会有更多的学生出去。

越来越多的尖子生和非重高生“往外走”

“在增长的这些人里,大部分来自非重高。”杜振振说。有趣的是,“从申请的总体结果来看,重高与非重高之间的学生申请到的学校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杭七中是近年非重高之中出去人数较多的一所学校。“近两三年,出去的学生人数在增多。”杭州七中教务处主任傅东英说。为此,学校开出特殊通道,“专门成立A-level中心,为想出去的学生提供服务。”

2012年,A-level中心成立。第一批学生有十余人。每次考试都在年级前15的陈思嘉就是其中一位。今年,她拿到了牛津大学的录取。“近年,成绩好的同学出去的在增多。”傅东英说。

早年,出国是无奈之下的选择。现在,越来越多的尖子生开始“弃考”往外走。

陈大军说,“近年,成绩好的学生比以前多很多,中上的大幅增加。”今年,有位年级前10的学生放弃高考去美国。“他上北大清华肯定没问题。后来申请到了西北大学,他读的专业非常牛。”

纵深

全球化时代

有机会有实力就该走出去

越来越多的尖子生出去,重点高中会不会感受到压力与冲击?就此,杭州三所重高的校长分享了个人观点。

杭州高级中学校长尚可:

站在学生角度,接受多元文化需求,尤其在目前国际化程度越来越多情况之下,他们出去无可厚非。

从眼前的高考评价来说,损失会有。但是,我们不能只从眼前的利益出发。为什么评价一个学生就得用高考?进入世界名校,能对学生成长有利,又有何不可?

我们希望学生能成为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的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那么,他们决定出去,又未尝不可呢?

但是,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出去。出去前,要想明白,我出去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是逃避高考?准备申请的过程并不比准备高考轻松,美国大学学习是非常累的。另外,一定要充分考虑家庭经济情况,量力而行。

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

全球化时代,有机会走出国门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什么不把握?有实力出去,何乐不为?出去后,学生学业成长,具有独立思辨精神,会独立生活,拥有这样的能力,不是很好吗?

之前,有男1号女2号的学生出去。当时,我在想,我们培养人的目的是什么?有这样的实力走进世界一流大学,迟早都要出去,那早走比迟走好吧?

如果我们只是计较考了多少状元,这样的办学是不是太过狭隘?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应该给学生多样的选择,而不是强按牛头饮水。这才是一所名校该有的气度。

杭州学军中学副校长冯定应:

对于不高考出去留学的学生,我们的态度是不支持不鼓励。我们的学校本是为国民教育服务,重点是国内就学求学。

不过,考虑到学生个人选择自由的权利,我们不会不允许。之前,有个年级第一的要出去,我们也同意了。

跟学生家长交流时,我也问他们为什么要出去。他们说,学校抓得紧,注重实践动手能力。有学生回来跟我开玩笑说,在美国念书相当于读了4年高三。第二是,能提早熟悉不同的文化,能提早遇到不少来自各国的朋友,对于今后的发展更有利。第三是,转校转专业更自由。

其实,这些学生本身就打算出去留学,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现在,大家对这一现象的态度,肯定是越来越开放了。

Tags:高考 资讯 信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山西高考:各地公布违纪举报电话 下一篇山西高考:在即省招考委向考生送..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