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浙江教育厅长:不做短板教育只做扬长教育
2014-09-22 12:23: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

  改革是武器,教育积弊是敌人,刘希平就是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

  2006年上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的刘希平,个子不高,皮肤白皙,儒雅的气质能够感染到与他交谈的每一个人。虽有教育工作者的儒雅气质,但是其八年厅长的工作期间,骨子里爆发出改革斗志和决心,让战士这个词与他更为贴切。

  在今年年初的浙江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刘希平疾呼:在改革问题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绝不做好龙的叶公,不做讥讽嘲笑的智叟,不做患得患失的绅士,不做哭天抢地的抱怨者,我们要做敢于担当和冲锋陷阵的战士,不断地向教育的积弊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果敢进攻。

  三位一体招生、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平行志愿填报、高中课程改革、英语听力考试和技术考试两次考试机会……直至今日成为中国高考改革试点省。

  8年的时间里,刘希平与同事们在教育改革的战场上砥砺前行,同时也改革创举无数。而这其中,刘希平不仅当好运筹帷幄的教育厅长,也把自己扮演成一名冲锋陷阵的战士。

  高考改革只为扬长避短

  从2011年开始,浙江省就开始酝酿高考改革。去年7月,浙江省的高考改革正式启动。之前经过多次调研、修改,最终向社会公布的这次浙江省高考改革试点方案一路走来,艰辛无比。

  “方案发布以后,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说好,有说不好,我们是有思想准备的。”刘希平表示,没有完美的方案,甚至也没有大家认为最好的方案,“我们只能提供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方案,或者说,相对比过去有明显进步的方案。”

  方案一经公布后,记者随机在街头进行采访,多位民众均看好这次改革,认为最大的亮点来自于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大了,能更好发挥水平。

  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也正是刘希平的改革指导思想:做扬长教育,不作短板教育。

  历数之前中国高考制度,无论是文理分不分科,其必考科目都特别多,学生选择空间相对较小。

  此次浙江改革试点,语数外是必考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7门学考科目中可自主选择3门。另,除语文和数学外,其他所有科目均有两次考试机会。

  学生将既可在不同考生招生模式中自主选择,又可在统一高考中自主选择选考科目、考试时间和成绩。

  “我当时物理不是很好,如果我们高考时是这个制度,我就可以放弃物理,选择历史,我的分数肯定会高很多。”看了这次改革方案,已经工作了的小史感觉有些生不逢时。

  “我们认为好的教育就是在学校和学生双向选择中锻造出来的。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刘希平介绍,孩子可以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喜好、能力和志向。

  “我们做的不是短板教育,而是扬长教育,这样的教育最有效果、最持久。”刘希平说。

  “做教育难,教育改革更难,高考改革又是难上加难,这次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是难上加难的难。”刘希平认为,正是因为这些年的迎难而上才成就了高考改革试点最终花落浙江。

  浙江高考改革并非另起炉灶?“三位一体”已试水3年

  近几年来,浙江一直在对高校考试招生制度进行“小碎步”式的调整:英语听力、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一年两考,学业水平考试实行等级制度,高职院校试行自主招生,地方本科院校试行“三位一体”招生。

  其中,很多改革思路和实践成果,在此次全国的高考改革方案中都有体现,尤其是浙江2011年推出的“三位一体”招生改革。

  在浙江进行“三位一体”改革之前,国家教育部属院校就推行了自主招生制度。这一制度中,地方大学不在其列,没有自主招生的权限,但是浙江的地方大学也希望增加招生权。

  “我们就研究设立了三位一体。”刘希平说。

  浙江的三位一体是把高校录取学生的成绩析分成三部分,高考成绩、学校专业素质测试成绩、高中会考成绩,三部分成绩大约分别占50%、30%和20%。

  “设计方案时我们分析,做这样的安排,既能充分发挥高考在维护公平中的门槛作用,又能使高校拥有多维度考察选择学生的权力,还能使高中会考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成果得到采纳。”浙江推出的“三位一体”招生不仅成效显著,还在全国引起反响。

  浙江省教育厅的工作人员透露,当时改革试点的范围很小,招收的学生也很少,教育部门也没有宣传,但还是被媒体抓住了亮点,向全国作了报道,国家教育部门对浙江“三位一体”招生给予了很好的评价,这些年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高校的青睐。

  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孙恒介绍,三位一体招生改革以来,参与的高校从最初的2所扩大到如今的37所高校,不仅是省内的院校参与,省内外的重点高校也位列其中,如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技大学。明年,还会有高水平大学加入其中。

  “教育部有关同志评价也很高,赞扬三位一体政策真正体现了综合评价。”孙恒说。

  “很多改革我们浙江并非另起炉灶,而是都有成功的经验。”刘希平也表示,因为有之前的一些改革基础,此次高考改革试点的推出,社会、学校和师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

  系列改革只让孩子做更好的自己

  “真正的改革势必触及灵魂,触及利益,有时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像山一样重;但更是一个时时让人激动不已催人奋进的话题。”刘希平任教育厅长的八年时间里,打过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无论是此次的高考改革试点还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他看来,“唯有改革,才会有事业光辉灿烂的前景。”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并不是浙江开先河的,原本是全国统一布置的改革,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但因种种原因推进始终不理想。

  2010年,浙江决定全面启动深化普高课程改革,从明确提出减总量、调结构、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工作思路算起,到2012年秋季全面实施,浙江用了近3年时间。

  减少必修,增加选修,全面推行选课走班和实行学分制,还在部分试点学校提倡必修课走班。

  这一改革最初并不为外界看好。湖州二中是湖州必修课走班试点学校,该校校长朱建民就曾表示,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走班上课一开始并不被多数人接受,包括学生、家长和教师。

  朱建民称,该校经过一个学期的英语走班教学试验发现,走班式教育的成效明显,学生成绩大幅上涨。

  浙江省教育厅方面称,自2012年秋季全面实施以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展情况相当好,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几乎所有普通高中都开发开设了几十门或上百门选修课程。

  “我们用了近3年时间。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简而言之就是两个字,选择。”刘希平说。

  当初改革并不顺利的还有如今教育部在全国推广的平行志愿填报制度。

  “记得刚提出时,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异想天开。”刘希平坦言,时至今日,仍有人持批评意见,认为强化了分分必较的应试教育思想。

  然而,当时的情况却让这场改革显得势在必行。

  2007年前,填报志愿成了一种类似赌场上的押宝,几乎每年都有不少高分考生因填报志愿不当而名落孙山,高校也深受其害,尤其是名校常常陷入招生大小年的怪圈,广大考生及家长无不为高考填报志愿而焦虑万分。

  “既然是考试,落实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降低考生填报志愿风险,在现实社会应是广大群众认同的更大的道理。”刘希平表示。

  这场教育改革并未因为阻碍而举步不前。2007年,浙江推出了平行志愿填报,学生第一志愿由一个变成为五个。

  从现在来看,这场改革不仅化解了考生及家长填报志愿的风险,也大幅度提高了高校的志愿录取率。

  可以看出,刘希平在推进这项改革的目的则是为了公平。

  在他的一系列改革中,公平的痕迹也十分明显。

  为了规范高校招生,从2007年开始,浙江取消省内高校招生“点招”,实行高校招生计划全部网上管理。

  为制止极少数学生尽管高考分数不高,但通过转学途径“曲线进入”好学校的现象,2007年起,浙江提出“学生转入省内高校的,其录取时的高考分数应当达到拟转入学校当年相同生源地学生的同批次投档分数”的要求,提高了转学门槛。

  针对社会质疑高考加分不规范、“猫腻”多的问题,2008年浙江全面取消了与高考加分相挂钩的省级优秀学生评选;从2009年开始,对符合体育加分政策的所有考生进行省级统一测试认定;从2011年起,对高考加分进行大幅“瘦身”,包括体育加分、学科竞赛、思想品德等在内的所有奖励类项目高考加分分值均由20分降为10分,高考体育加分项目由32项限定为8项,加分赛事由200多个减为30个,并明确到2014年“三模三电”不再实行高考加分。

  “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角度,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教育。”面对大大小小的改革,刘希平坦言,做教育难,哪怕想得很好,也会有不同声音,“我们从未奢想过改革会毕其功于一役,也未奢想过改革会完美无缺,我们只想为后人多砍掉一些荆棘,多排除一些地雷阵,多开辟一些通向成功的道路,以使浙江教育尽快实现现代化。”

  在刘希平看来,一切的改革目的都很明确:使浙江的孩子学习得更好些,生活得更好些,做更好的自己。

You need to be discreet in giving advice, humble in accepting it. 提出忠告要谨慎,接受忠告要虚心。 No man is happy but by comparison. 人的幸福都是比较而言的。
Tags:高考 保送生 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浙江高考改革亮点:七科选其三 设.. 下一篇上海市高考改革方案公布 2017年起..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