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说 分析语言特色型
2012-06-01 23:32: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分析语言特色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4、答题模式: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

2007年浙江卷第16

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语言特色。

 

 

 

练习:1.08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2.08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答案: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高考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说 .. 下一篇高考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说 ..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