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同样分数,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2015-04-27 13:45: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最新招考信息:告位:gaokao-内容页-正文-链接-百度联盟 -->

  人生是由无数的选择组成的,每个人人生轨迹不同,一定程度上是由各人每时每刻选择的不同所造成的。作家毕淑敏曾说:“一个选择决定一条道路。一条道路到达一方土地。一方土地,开始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形成一个命运。职业生涯决定你一生的幸福与伤悲,错误的职业选择会使你付出巨大的时间和机会成本代价。换句话说,人生路上全部选择结果的总和,造就一个人的命运。

  还有40天就高考了,每个考生和家长又将面临一系列重大的选择。对于填报志愿,李兵老师结合其他专家思路,对报考志愿,院校优先还是专业谁优先,总结了7种决策思路,供考生和家长选择:

  1、录取优先,把保证被录取作为第一目标,其他因素放在其次。

  2、就业优先,把将来毕业后求职是否有门路放在第一位,其他因素作为次要考虑。

  3、专业优先,把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特长作为主导目标,重点选择所喜爱的专业,至于这次能否被录取、将来是否好就业并不做过多要求。

  4、学校优先,把选择名牌院校放在首位,而对专业的冷热不做特别考虑。

  5、费用优先,如果家庭经济较困难,难以承受较高的收费标准,则把选择收费较低或奖学金较高、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放在首位。

  6、地域优先,把选择京、津、沪及沿海城市的高校作为首选目标,其他因素则放置其后。

  7、兼顾,将学校专业志向、升学与就业等因素兼顾考虑。

  仔细研究这7种优先,其实,录取优先可以并入院校优先,就业优先可以并入专业优先,独立存在的就只有3、4、5、6、7,只选择费用优先的是少数,大多数集中在3、4、6、7,最多是3、4,这是常青藤问题,本文就此作深度分析,希望对今年的考生和家长有用。

  院校、专业谁优先?或称首选院校还是专业?这是在填报志愿之前,每一届考生和家长必须思考和决定的问题,不能逃避。当然,最理想的选择是能到理想的城市,上自己最心仪的名校,读自己最喜欢的专业,但是除非你有足够的高考分数实力,否则免谈。就四川来说,这个最理想实现的条件是:理科全省50名及以内,文科全省20名及以内。在大多数情况下,考生和家长肯定要面临一个非常实际的选择,是选一所名牌学校的不太理想的专业,还是选择一所一般学校的理想专业,这是一个很为难的事情。那么到底是首选学校还是专业,对这个问题,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应该看学校在国内的排名,比如是不是985学校,或者211学校;而有些人认为进哪个学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这个专业;有些人认为上一个好学校的一般专业,不如上一个普通大学的热门专业。

  这个问题也是志愿填报业界人士争论不休的常青藤问题,专家们分成两大阵营,从上个世纪90年代争论至今,没有定论。

  坚持院校优先的人认为,在当今中国就业的大环境下,高三学生填报志愿是应该以院校优先,同时发表了许多文章,论述院校优先的好处。如能把学生12年辛苦挣来的高考分数用够、用尽、用超值;因为好大学的历史底蕴和普世价值,在其中学习,更能培养学生超凡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好大学毕业生无论在国内深造或是出国深造,都要胜出一筹等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网名为“青衣江中水”的《高考志愿应该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和“晨雾”的《填报志愿时该优先选择学校还是专业?》感兴趣的家长可以搜索来看看。

  坚持专业优先的人认为,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就业,高三学生填报志愿是应该以专业优先,同时发表了许多文章,甚至出版专著,论述专业优先的好处。如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上有动力,以后事业上更能有成就;毕业直接从事这个行当,节省资源和时间等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张恒亮,出版了专著《瞄准就业填志愿》,系统论述为什么要“瞄准就业填志愿”,以及怎样“瞄准就业填志愿”。对于批评专业优先浪费学生高考分数,他反驳道:“你以学校录取线的成绩考入大学,在专业的选择上就很容易失误,而这就会导致大学期间学业难成,毕业后就业困难!”

  争论归争论,事实归事实,每年高考,都有许多考生选择了院校优先,就是那些高考成绩与心仪院校的调档线相等或略高一点,而被该校低分专业录取的考生;也有很多考生选择了专业优先,就是那些高考成绩与心仪院校最高录取线持平,而被这些院校高分专业录取的考生;也有选择院校与专业兼顾的,就是那些高考成绩与心仪院校平均录取线持平,而被该校中高分专业录取的考生。

  例如,上海财大理科2013年在川计划录取37人,实际录取52人。最低录取分650,平均录取分659,最高录取分685。650-654是选择院校优先的考生,28人,占52人的54%;655-657是选择院校与专业兼顾的考生,14人,占52人的27%;660-685是选择专业优先的考生,10人,占52人的19%。

  2013年四川省理科一本线是562,这高分的10人,如果选择院校优先,有的可以上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科大等985大学,有的可以上复旦、上海交大,最高分685,可以上清华(当年清华理科在川最低录取分是680)。这就是选择专业优先的特征。

  又如2013年同济大学理科在川计划录取123人,实际录取125人,最低录取分654,平均录取是661,最高录取分682。654-557有73人,占录取人数的58%;657-661有42人,占34%;662-682有10人,占8%。大致与上海财大差不多,682分当年稳进清华。

  仔细剖析每一个院校,排除非常态的大小年现象,在正常年景大致与上海财大差不多。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剖析一所其他院校,看看结果如何。

  上例说明,不管人们如何争论,高考录取的结果证明,每年大约有近50%的考生填报志愿时,选择了院校优先;大约有30%-40%多的考生,选择了院校与专业兼顾;大约有10%-20%的考生,选择了专业优先。这个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理论(金字塔形)和各校录取新生的实际,考生们自觉不自觉选择的结果,就是这个领域的现实存在。存在即合理,这是真理。这个存在也证明,绝对强调哪个优先都是欠妥的。

  对于以上的争论与事实,李兵老师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事物,也没有绝对错误的事物。高三学生填报志愿时,无论选择哪个优先,都是正确的,但前提是考生真正搞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这个选择确实出于自身的志向、实际和需要,是能实现“我最想要的”,那都是对的,无可非议的,不存在对与错,也不存在是否浪费分数。当然,由于每种选择都有利与弊,这就需要认真仔细权衡和掂量,同时对由此而产生的后果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综上所述,李兵老师的基本主张是:

  如果考生没有明确的专业志向,或者大学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宜选择院校优先;

  如果考生有明确的专业志向,或者大学毕业后要就业的,宜选择专业优先;

  如果考生要想院校与专业兼顾的,也有兼顾的方案;

  如果考生对地域等有特殊需要的,可以从其需要选择。

  各位切记,无论选择谁优先,必须在志愿填报前确定,家长和考生意见必须统一,否则填报中就会出现混乱,耽误大事。为什么?是因为考生面对2000多所本科专科院校,本专科1000多个专业,只能选择院校、专业、地域中的一种优先,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大相径庭的志愿方案,不同的志愿方案会产生不同的录取结果,所以必须做出选择!

Be wisely worldly, be not worldly wise. 要聪明地世故,不要世故地聪明。 To youth I have but three words of counsel-wrok, work, and work. 对青年,我的忠告只有三句话----工作,工作,工作.
Tags:高考 保送生 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色大学,不上后.. 下一篇关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那些事儿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