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四川高考题:爱看新闻的就不会太陌生
2015-06-10 15:23: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告位:gaokao-内容页-正文-链接-百度联盟 -->

  考题评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8日结束。在考生和老师看来,昨天的考题除了融合大量时下热点,不论是文综还是理综,很多背景材料都是耳熟能详,“平日爱看新闻的,就不会太陌生,知道一点背景也不会在考场上因生疏而紧张。”

  “一带一路”、“互联网+”、“蓉欧快铁”、“雾霾中零排放的地铁列车”、“手机定位功能”等考题的出现,让考生在深度思考中加深了对这些生活实际、时代要素的理解。英语 无考试陷阱 没有人为障碍  “保持整体的稳定性、强化命题的科学性、突出内容的人文性、凸显语言的灵活性是今年英语试题的主要特点。”简阳中学特级教师杨勇军说。

  英语试题,无考试陷阱、无人为设置的障碍,问题清楚简洁,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水平。“如阅读理解题,与学生实际的阅读更加接近。”  阅读理解第一篇是生日聚会的邀请函,显示出浓浓的亲情、友情;第二篇描写伤病后的父亲在自己的小农场辛勤劳作、乐观生活的轶事;第三篇是对母亲劳动价值的评价;第四篇是鸟儿在闹市区鸣叫;第五篇是对埃及金字塔石料移动方法的实验。这些关于社会、人与自然、人文历史的内容,保持了去年的“清新”,对考生能起到很好的陶冶作用。理科综合物理 雾霾入题 硬套公式不可行  绵阳市教科所特级教师龚林泉评析,物理试题体现了“厚重、朴实”的特点,在贴近生活情境的物理过程中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5题,以中国计划于2020年登陆火星为背景,设问将火星与地球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火星,激发学生的飞天梦想和爱国热情。第9题,以雾霾天气为背景,以可实现零排放的地铁列车运行过程为情境,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出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倡导绿色交通。  试题贴近生活,注重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避免死记硬背结论,避免生搬硬套公式”。每道试题都要求考生先认识实际问题,接着分析物理过程,然后建立物理模型,最后选择恰当的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化学 突出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省教科所特级教师尹团结评析,今年的化学试题的命题风格、题型结构等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并有创新。比如“以侯氏制碱法原理”为背景,考查了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等。

  不少试题的情境来源于社会生活和科技前沿,体现了化学的学科价值。第1题要求考生从化学视角分析相关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原理;第4题要求考生对含氰废水的处理原理进行分析;第8题考查白磷中毒的解毒原理;第10题考查临床常用药物及高吸水性树脂材料的合成;第11题考查工业制硫酸的废物——硫铁矿烧渣的回收利用,这些试题密切联系实际,体现了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材料开发中的重要价值。

  生物 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生物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强调对考生获取信息、实验探究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检测。”成都石室中学特级教师赵广宇评价说。  赵广宇认为,全卷试题着眼于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综合,突出核心概念与主干知识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引导学生提高对生物科学核心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和探究为特点的科学课程,强调通过实验和探究认知自然规律。全卷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试题有7个,共32.5分,占36.1%。

  而试题情境素材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或真实的科学研究课题,如第5题“链球菌感染后的体液免疫过程”、第8题“胃液分泌的调节机制”等,注重考查考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文科综合政治 一带一路注重价值引领  绵阳市教科所特级教师辜勤学认为,政治学科试题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反映国内外重大时事,重视思想启迪。

  其中,创设国家控烟举措(第1题)、“互联网+”(第2题)、宏观经济形势(第3题)、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第4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7题)等,引导考生感受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第13题),激发考生投身民族复兴的使命感,而描绘四川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蓝图,增强考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社区治理中的生动实践(第14题),强化考生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第14题(2)问还直接考查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历史 史料丰富情景设计独具匠心  “细细品读,一套充满历史韵味的试题呈现在眼前,我不禁要为之点赞。”泸州高中特级教师王晓荣感叹,从历史试题的字里行间,他看到了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怎样追寻学科本真,培养人文精神。

  第一,今年的考题情景新颖、问题创设精巧。比如“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的演变题,以长时段的历史视角,打通了历史发展的脉络,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在能力要求上,注重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准确解读。  第二,考题材料丰富、强调能力考查。考题既有文本材料、学者评价,还有历史图像、历史地图、表格等多元的素材,使试题呈现形式新颖。地理 以盆地为例 分析多雾原因

  今年四川卷的地理试题显得比较“时尚”,不仅涉及了“蓉欧快铁”,还有“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资料”的内容,跟当前的政治经济事件、社会生活结合得尤为紧密。除此之外,还有较大的“区位性”,要求考生分析四川盆地秋、冬季节多雾的相关原因。

Tags:高考 保送生 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无臂考生第二次高考 称想走出四川.. 下一篇福州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