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河北官员子弟内蒙古高考揭高考录取死角
2015-06-10 16:03: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全国高考之际,又有一批“高考移民”成了新闻主角,被晾晒在公共舞台示众,背后闪烁的官员身影,为“移民”定下了厚重的“弄权”调门。

  这一次的“重灾区”是河北。澎湃新闻7日披露,内蒙古自治区教育部门日前接到大量举报“非法移民”问题,涉事者多为河北各地的党政官员。

  “移民”本是中性词,一旦加上前缀“高考”二字,立刻就成了一个涉嫌破坏高考公平、违反公共规则的贬义词。但是,这样的贬义词附着的主体,往往却是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尤其不乏权势者,这就使得“高考移民”有了“原罪”。

  扪心自问,但凡有条件有渠道者的高考家庭,倘若有机可乘又风险极低,有几个会站在道德高地上对自家的“高考移民”横眉冷对?所谓“高考移民”,说白了,其实是很多中国家长对当下教育发展不平衡、招生不公平的一种“悄悄抵抗”:因为同样一所大学,在江苏和内蒙古招生,录取分数可能相差几十分乃至上百分;同样是北大,在北京招生和在甘肃招生,名额差距天壤之别。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导致的“教育不公”存在,因此,在趋利避害的本能下,熟谙潜规则的那些中国家长,但凡有点门路的,都会在“移民”上下功夫、想办法。

  但是,社会正常运行靠的是一整套规则的运行,即使规则不公不妥,但只要规则还在,所有人都应该恪守规则,这种对所有人的不公,结果上会达到某种公平的效果;一旦一部分人利用权势、关系、金钱另辟蹊径,在规则大坝上蛀眼钻孔,对自己的公平在结果上将是对大多数人的更大不公。所以,在高考制度、招生制度没有大变的前提下,少数人用“移民”方式抵抗不公,将是对其他人权利的戕害和剥夺。尤其是当公职人员利益权力谋私,会产生次生灾害,破坏社会规则。

Tags:高考 保送生 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海南高考评卷继续实行网上评阅 成.. 下一篇海南一高考生见义勇为被砍伤 将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