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浙江高考改革将给高中教学带来什么挑战
2015-07-09 10:25: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如何制定最优报考方案?推荐80%的高考生都在用的志愿填报产品→ 

  “新高考后将没有成绩排名,镇海中学会有些吃亏。”杭州市第二中学的代表在镇海中学第二报告厅直截了当地说。

  “既要把高三的老高考教学工作组织好,又要研究和实施高二新高考的应对方案,两者差异太大,特别累。”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这样透露。

  表面上看,这是浙江两所最牛的高中在“倒苦水”,实际上是浙江省内高中名校长、名师以及国内专家7月7日至8日聚在镇海中学,就如何应对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变革与走班教学“抱团取暖”。

  按照新高考方案,浙江省内今年9月上高二的普通高中学生都要进入大规模走班教学阶段。此前,有关专家在浙江调查发现,有的老师对此“极度恐慌”。

  “一考定终身”变为“一选定终身”

  浙江省人民政府2014年9月9日发布了《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课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国内有关高考的改革一直在进行,新高考浙江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把选择权还给了学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文东茅说,取消文理分科以后,浙江“7选3”科目有35种选择组合。

  杭州师范大学附中校长任学宝介绍,文理分科时,该校文科4个班,理科8个班,但是对今年9月上高二年级的学生、家长选课意向调查发现,35种组合中选择了34种,只是第一次调查缺少政治、生物、技术课组合,第二次调查没有生物、历史与技术组合。

  “新高考是一次新的挑战。”杭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派出的特别代表说,在高二年级选课时,很多孩子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家长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选课。

  更为重要的是,高一年级学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对新高二课程作出选择,选择组合方案一旦上报不可更改,即使将来可能允许个别学生修改,也将极大浪费高二年级的时间成本,改过来以后的学生也很可能失去了高考的竞争力。

  有关人士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说,过去社会批判高考最多的是“一考定终身”。但是,现在新高考方案下,浙江高一学生在16岁至17岁的年龄段就要选择喜欢的专业,并与两年后高考报考的“专业+大学”密切相关。这不是变成了“一选定终身”吗?

  杭州市第二中学英语组组长朱旭峰表示,对于高一学生这种选择方式是否合理,尚无定论。现在该省有些高中的做法是,高一年级学生考试后,把语文、数学、外语必考科目成绩排名列出来,再把不同选课组合成绩的年级排名拉出来,一并交给学生家长。然而,面对一大串排名,并且组合不同科目在年级前后不一样的排序,很多家长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走班教学后谁来保障质量不下降

  选课以后,高中学生人手一张课表,彻底打破了原来一个行政班级一张课表的格局。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在新高考方案发布之前,探索走班教学的省一级重点高中之一。但是,据该校分层分类走班教学的总实施者董莉老师介绍,走班教学在一些深层次、关键性问题上还没有取得突破。

  吴国平用“革命性的影响”来形容新高考带给镇海中学的压力。以前,该校也推行部分课程的走班教学,但是现在新高二学生推行走班教学后,学校发现,师资紧缺,场地不够。该校尝试用现代网络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浙江海宁高中校长周彬提出,在高中阶段网络技术教育绝对不可能替代现场教学,特别是在即时互通与师生情感互动中存在严重缺陷。

  与“牛校长”们关注场地、师资限制不同的是,名老师、学生家长对走班教学形式普遍不理解、不支持。有的高中教师就表示,新高考下的高中学生只有晚自修、班会与体育活动课在一起,其他所有的课程学习都走班,老师同宿管办的阿姨是一样的定位。有些学生家长冲到学校说,某某厅长的儿子不走班,我们的孩子也坚决不走班。还有的家长说,孩子上初中时碰到教改,高中时又逢上新高考,他们的孩子不是“小白鼠”。

  部分知名高中校长表示,学生家长与名师对走班的反对,是对深层次教学的担忧,谁来保障走班教学的质量不下降?

  董莉说,高中走班教学以后,行政班弱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归宿感弱化,是不争的现实,甚至连走班教室的卫生都成为问题。首先,班主任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个学生的要求难以落实到实处;其次,班主任与成长导师可能出现“两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名义上都管学生,实际上都不管学生;第三,学校的教育工作难以进一步推进落实。

  “老师又没有重组,设施设备还是老高考模式下的配置,做得很苦”。镇海中学吴国平、黄国龙等校领导表示,省财政、人社部门并没有因为新高考额外增加对高中的经费投入与教师编制等。

  名校长、名师与专家对新高考有话要说

  该省部分高中名师与“牛校长”都从个人的角度认为,省内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有一些仓促,方方面面的问题慢慢暴露了出来。北大教育学院教授文东茅深入浙江调研后认为,该省新高考方案下的第一届高中生刚完成选课,大规模走班教学要到今年9月开始,但是中学能否真正实施选课、走班制?高中会不会向“专科”学校方向发展?高中生学业指导有没有到位?教师、教室资源配置等问题也值得密切关注。

  以一年两次考试为例,学生何时参加第一、第二次考试,高中怎么进行教学安排,是高一开出所有科目,提前教学进度,还是实施一年“四个学期制”暑假补课?高中教学是集中学业考试,还是高考?文东茅教授提出,一年有20多天用于考试对高中的教学与安排冲击非常大。

  新高考方案公布后,社会上认为传统高中名校学生升入知名大学的人数会减少。吴国平、周彬等校长认为,这是一种误解。高考成绩不光是素质教育的检验,而且涉及学生的前途。当务之急是,对新高考下一些已经发现的苗头与问题迅速作出反应,而不是等、靠、要。
 

Tags:高考 保送生 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甘肃高考:首次征集志愿 26所院校.. 下一篇四川2015年本科提前批投档满足率..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