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浙江“新高考”首次学考10月开考
2015-09-21 11:27: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 

  昨天,浙江省“新高考”首次学考、选考的全省范围适应性测试举行。

  虽然各高中学校的老师此前已被省教育考试院告知,此次模拟测试试卷并非是新学考和选考的样卷,仅是让考生们熟悉一下考试的难易程度而已。但因为是新学考、选考的首次练手,还是受到了很多关注。

  那么,新高二的同学是如何备战新学考、选考的?昨天,记者蹲点杭城多所高中,一探究竟。

  数据 >>>

  绝大多数学生都只参加学考

  按照新高考改革方案,10月的“新高考”首考将高中学考(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相结合,考生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选择3门为选考学科,其余4门作为学考学科。同一科目提供学考和选考两种试卷。学考满分70分,只考“必考题”,选考则在学考“必考题”的基础上增加30分的“加试题”。

  只参加某学科学考且通过的同学,只获得高中学考等级,作为高中毕业依据之一。参加选考的考生,通过70分“必考题”后即可获得高中学考等级,再与加试题的考试成绩相加,根据分数之和来获得高考选科科目等级赋分。其中每个学生的3门选考学科,分别有2次考试机会,取最高分记录,成绩两年内有效。

  9月14日,我省“新高考”的首次学考、选考已经完成报名。昨天,记者从杭州多所高中了解到,此次“新高考”首考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只选择参加学考,但也有极个别学生选择挑战选考。

  例如,杭州学军中学新高二学生有590人,其中有566人选择技术科目作为学考科目,有466人选择政治为学考科目,还有451人选择历史、385人选择地理为学考科目,仅有2名同学报考选考。

  在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此次报考地理学考的有350人左右,报考历史学考的为290人左右,还各有200人左右分别选择物理和化学作为学考科目。仅有1人选考化学。

  而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选择物理作为学考科目的学生是最多的,有271人,占报名总数的59%;其次是历史,有254人报名学考;此外,还有212人选择化学、209人选择地理作为学考科目。仅有6人报名选考。

  杭州源清中学情况也比较类似,报考学考人数最多的是历史,有300人左右,其次是地理,也有同学报考物理、化学。但仅有1人选考历史。

  “各学校各科学考报名人数不同和学校的总体布局、开课进度、学生生源都有关系。”杭师大附中教学处周主任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选择上也会出现分化。

  总结下来看,多数学校的学生今年10月的学考报考科目都集中在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四科。“这其实也是延续了传统做法,以前的会考就是高一下学期末考历史、地理,高二上学期末考物理、化学。”源清中学学生处副主任、高二年级组组长屠老师说,因为“新高考”实施后的第一届学生还处于试水阶段,据他了解,这也是多数学校的做法。

  极少数学生试水选考

  从以上这些数据不难看出,选择在“新高考”首考就试水选考的同学,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如果按照学校的教学进度,我对学科的掌握程度还不足有把握参加选考。再说,毕竟是首次,我也想先观望下看看。”学军中学高二学生小蒋告诉记者,她知道同年级有个同学报名了政治选考,但学校连政治必修课都还没上完,报名的同学应该是趁暑假在校外补了课,提前学了。

  杭州高级中学和源清中学各有一名同学报名历史选考。

  “据我了解,这名同学考虑是比较成熟的,她学习了所有考纲,具备参加选考的能力。”杭州高级中学教务处的包老师说。

  源清中学报名历史选考的同学,在报名前也和高二年级组组长屠老师商量过。“他为了能够参加选考,早早就已经准备起来。首考报名选考的人数相对较少,也是他的考量之一。”屠老师说。

  而杭师大附中高二的女生陈冰洁昨天已经在适应性测试中试了一把地理选考难度的题,“感觉没我想象的那么难,我能在规定时间里做完,感觉不错。”

  选择地理科目来参加“新高考”首考的选考,冰洁也有自己的考量。“我比较擅长地理,而且我估计这次报名选考的人少,竞争相对可能没那么激烈,所以就试一试。”冰洁说,学校还有一本半的地理选考教材没教,自己为了赶进度,不光暑假进行了自学,还报了半个月的培训班。

  调查 >>>

  暑期参加学考培训班成风潮

  新高考制度打破了一考定终身和原本文理科的分界线,这是件好事。“高考制度改革的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实施下来,我们发现似乎考试机会越多,孩子的压力反而越大了。”杭州某重点高中的一位老师感慨说。

  昨天中午,记者在杭州某知名重高门口随机调查了20名刚参加完适应性测试的新高二同学,男生女生各半。结果发现,有12名同学在过去的暑假里参加了学考科目的补习班,比例高达60%。

  罗同学在10月的“新高考”首考中,将参加物理、技术和地理的学考,“一开学没多久就要参加学考,心里有点慌。暑假我参加了一个星期的物理学考培训班。”

  而邱同学将参加政治、地理、技术和物理4门科目的学考,为此,暑假里他也选择参加了7天密集补课的政治学考培训班。

  姚同学则将参加学考的4门科目在暑假里全部报班补习了一遍,花了六七千元,“参加学考培训班感觉已经是一种风潮了,社会上各类学考培训班非常多,而且能根据你的学考选择和自身情况提供培训方案。”

  此后,记者又采访了多所高中的学生和家长,发现暑假参加学考培训班是许多学生共同而又无奈的选择。

  杭城某重高的一名女生告诉记者,她所在班中至少有30%到40%的同学有在暑假参加各类学考培训班,其中以女生居多。她自己也不能“免俗”,参加了化学的学考培训班,“连续补了差不多半个月。”

  在普高,暑假学考培训班同样也是个热词。高二女生小吴同样是害怕自己薄弱的学科在学考中拿不到A,便在暑假上了半个月的物理学考培训班。而据她了解,同班同学中,不少人都和她一样参加暑假学考培训班,“有些同学还在同一个培训班偶遇了。”

  一名重高高二女生的家长告诉记者,这个暑假光是女儿的暑假学考培训班费用就花了近两万元,“女儿所在的暑假学考培训班里几乎云集了各所重高的学生。”

  多种因素掀起学考培训热

  暑假学考培训班为何如此受学生和家长热捧?

  昨天中午,记者在杭城某重高门口调查时,该校不少学生的回答都很相似:“新高考”施行后,学校要在高一一年及高二开学至学考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把6门课的学考内容都上完。

  “课时一般是固定的,老师上课进度会比较快。”该校高二学生小董为了在“新高考”首考中参加政治、历史和化学的学考,特地在暑假上了半个月学考补习班。“我对这几门学科的基础相对薄弱,平时上课时进度一快就会比较吃力。”

  记者调查发现,因学校上课进度快,去报名学考补习班的同学,不在少数。“就拿政治来说,学考一共4本教材,本来是要上到高二下学期的。我们高一学了两本,高二开学至今已经学完一本,老师说最后一本要在学考前学完。”学生小陈说,为了能“消化”上课的进度,自己开学后周末还在上培训班,“我希望能在学考里冲A,毕竟以后如果参加‘三位一体’考试、自主招生,都需要用到学考成绩呀。”

  就算是自学能力比较好的小刘同学也告诉记者,因为老师上课进度快,自己课后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消化,“上了高二以后挺累的。”

  还有一部分同学,则是为了“跟风潮”,也在暑假上学考培训班。杭城某重高的高二女生小徐就是个典型,“我身边的同学暑假都去上各种学考培训班了,我要是不去补习点什么,心里挺虚的,害怕开学就落下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股风潮甚至已经刮到新高一。在记者随机调查的10名杭城重高高一新生中,暑假也有半数同学在补课。他们主要是预习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

  这样的风潮,也遭到了业内人士的质疑。“谁在给学生补课?现在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这些暑假学考培训班都是聘请了什么样的师资在培训学生?而更迫切的问题是,部分高中如果一昧地被考试牵着鼻子走,赶教学进度,当初实施‘新高考’的初衷是否会走偏?”

Tags:高考 保送生 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浙江高考:新首次学考选考报名结束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