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河海大学百年育人百年传承创新水利高等教育
2015-10-28 06:54: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走进河海大学,校园里伫立着一组“华夏水利先贤颂”青铜雕像。绿树掩映中,大禹、李冰父子、王景、郭守敬、李仪祉注视着过往穿梭的学子们。

今年是河海大学建校100周年,学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15年成立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培养水利科技人才的高等学府。发端于此的水利高等教育,以治淮导河为己任。如今,“治水兴邦”的印记已经深深烙在河海人的脑海里。

爱国爱水,火热的赤子情怀

“大哉河海奔前程,勿负邦人期……”金秋时节,这首在河海大学里传唱了一个世纪的校歌,再一次响彻校园。

“学唱校歌是我们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课,在歌声里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河海人的使命担当和爱国爱水的家国情怀。”刚从西藏支教归来的2015级研究生张健钊说。

纵观历史,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河海大学因水而生、缘水而为、顺水而长,始终站在我国水利科技及教育前沿,把成果书写在江河湖海、山川田野。

“大工将施,储才为急”,是张謇对创办我国首所水利高校的深刻理解。百年里,河海大学始终秉承“注重学生道德思想,以养成高尚之人格;注重学生身体之健康,以养成勤勉耐劳之习惯;注重实地练习,以养成切实应用之智识”的办学方针,传道授业,培育英才,走出了汪胡桢、须恺、许心武等治水先驱。

“乘辇山行乘橇泥,祖述神禹绩。”近日,河海大学2015级学子表演了以校歌为主题的大型团体操《大哉河海》,生动演绎了传承“上游蓄水拦沙,下游疏治”治水思路的近代水利先贤李仪祉、三峡工程设计总负责人郑守仁院士、三峡大坝“守护神”吴中如院士等河海人治水报国的责任担当。

2012年,全国模范教师、河海大学教授彭世彰摘得了全球节水领域的最高荣誉“ICID(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国际节水技术奖”。“农民松开的眉头,是对我最好的嘉奖。”彭世彰最大的理想不是做一个出名的节水专家,而是潜心做一个“泥腿子”教授,一个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农田水利学者。

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朱拓说:“河海精神支撑起学校百年基业和事业发展,其厚重在于治水报国的责任担当、务实严谨的作风品格和止于至善的精神追求。”

治水兴利,百年的不懈追求

翻开历史的画卷,一个个瞬间定格了河海人防治水害、兴修水利的身影:

1917年海河水域泛滥,学校特科班、正科班学生承担抗灾治理工作;1921—1922年、1928—1930年陕西连年大旱,李仪祉带领学生主持修建泾惠、洛惠、渭惠等新兴灌渠,有效缓解了当地旱情;1952年,钱正英带领学校承担起新中国防水害、修水利的重任……

旱涝灾害频繁、污染严重,“水多、水少、水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百年来,河海大学不忘初心,以水为主、为水服务,始终围绕水利重大需求,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源头性技术支持,承担国家水利、水电、水运建设等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和科研任务,形成了“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奋斗的身影;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大学做出的贡献”的局面。

以赵人俊教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构建出降雨径流流域模型——新安江模型,成为我国水流域治理的典范,至今仍被国内外流域治理所沿用。河海大学同位素水文研究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地下水深循环理论,并依据该理论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地区所处的巴丹吉林沙漠发现了优质水源。

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河海大学王超院士率领团队开展“太湖流域富营养化控制机理研究”,提出水质应急处理组合技术方案,为太湖治理送去“及时雨”。

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小浪底工程、刘家峡水库、乌江渡水电站等建设中,河海人勇挑重担。在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港口和取排水口布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淮河入海水道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河海人践行着赤心报国的中国梦。

河海大学还积极拓展相关学科,商学院涌现出一批国家级专家,公共管理学院在水利移民、水利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已跻身世界领先水平,拓展了水利学科的宽度和厚度。

乐水安邦,永恒的使命担当

保障国家水安全,引领水科学发展,是河海大学百年牢固坚守的办学宗旨和使命担当。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学校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下足了功夫,取得了成效。

河海大学保持和发展水利特色优势,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学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与行业重点单位共建165家研究生培养基地,2010年成为全国首批30家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半个世纪以来,河海大学致力于港口和海岸带研究,成立了31个沿海开发研究机构,86位专家学者入选江苏省沿海开发咨询库,助力江苏沿海开发成为国家战略。为了服务此项国家战略,河海大学专门成立了海洋学院。

大类制招生、个性化培养、双导师制度等,大禹学院以“培养学术精英和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为目标,走在全国本科教育改革的前列。在这一示范引领下,河海大学创新氛围浓厚,成为全国发明专利50强高校。

“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一代水利大师、老校长严恺题写的校训成为河海人永远的行为准则。

“基础宽,重实践,学风好,品德优。”用人单位如此评价河海大学的毕业生。“走在这样一所百年老校里,我的心里特别踏实。”河海大学2015级新生于正洋乐呵呵地说。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要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勇担保障国家水安全、引领水科学发展的责任,顺应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探索水利向水拓展,推进河向海延伸,加快国内向国际迈进。”河海大学校长徐辉说。(中国教育报记者 余闯 通讯员 刘兴平 汤鸣鸿 张春平)

Tags:高考 资讯 信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浙江大学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平安校..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