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校分数一路高,两“培”自招辟蹊径
2015-11-16 16:02: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 

  15年的高考录取工作已落下帷幕,作为北京高招政策调整后,首次施行考后平行志愿、市属高校首次推出“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自主招生考试首次在高考后进行,一系列的政策变化,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16年的考生和家长又该如何应对?我们一一来看。

  大学分数水涨船高,低分捡漏已成往事

  通过对14、15两年各大高校在京的理科录取分数线进行对比,我们发现15年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更加扁平化,高校间的录取分数差和排名差进一步缩小,录取分数整体向上集中。就拿清华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15年北京理科录取线排名:清华1,北理19)的理科录取分数线和排名做一个简单的对比(见表1)。14年到15年,分差减小了15分,排名差缩小了1000名,很直观的体现是,14年的时候,3000名的考生还能上北理,而到了15年,只有考到前2000名才能上北理,比较确定的是,16年还将是这样的情况。从这点上来说,大平行后,分数高的考生确实能上一个好学校,而分数低的就真的再也没有希望了。

表1. 14-15年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录取分数比较

  其实,高校间分差和排名差的缩小使系,最大优势在于,理论上考生只需要考一个比市属高校略高的分数就可以享受到更好大学的教育资源,而这样的教育经历对考生日后的发展和就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比如首经得像北京理工大学这样排名上涨的学校并不在少数,通过对比155所高校14、15年在京录取分数线排名的情况(图1),绝大部分(86%)高校在京的录取线排名是上涨的,且集中在4000名以内(69%),以上涨2000名以内的学校居多(39%)。

  看到这个排名的变化,我们可能会觉得上大学变得更困难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考后平行志愿实施后,一方面,在已知分数的情况下,考生们对于自己定位更加准确;另一方面,平行录取的方式,高分的考生优先被录取。这就使得每个学校录取到的学生分数更为集中,往年低分“捡漏”的情况大大减少,基本是实实在在的考什么样的分数就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分数整体向上集中,排名自然就会升高。此外,14年一本线对应排名16500,15年为17200名,下降了700名,上一本其实更容易了,而这也是15年排名下降的大多数学校的录取线,这些学校主要是像内蒙古大学、海南大学等这种由于地域或者其他原因在第一次投档时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所以说,其实困难的不是没有一本大学可以上,而是在已有分数的情况下如何去到一所理想的大学

  自主招生加保险,让不可能变成变成可能

  北京市的市属高校今年首次推出高层次人才培养“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学生的大学四年中,有一到三年的时间是在另外一所联合培养的高校里度过的,毕业后获得市属高校的毕业证。对于这样的培养体贸和对外经贸的双培项目,同样是学习经济金融,对外经贸的整体专业实力与首经贸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在与对外经贸的同学交流时,他们普遍反映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外语水平,这可以说是对外经贸的特色,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三年,学生的能力和眼界一般会有较大的提升。除了像这样特别抢手的财经类学校深受考生和家长们的关注外,部分专业性特别强的联合培养项目也倍受大家青睐,比如北京建筑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联合培养项目,孩子非常喜欢建筑专业,但是他的分数让他很难去到一个建筑方面十分强的学校,比如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这样的大学,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建筑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联合培养项目就是很好的选择。

  当然,作为今年首次推出培养计划,部分的考生和家长还是会有所顾虑。今年共有17所高校参加“双培计划”,计划招生2008人,实际录取1362人;12所高校参加“外培计划”招生,招生计划420人,实际录取359人。(数据来源:教育面对面)从最终的录取结果来看,城六区的计划完成情况较好,而郊区县的生源却略显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郊区县的考生和家长们对于这种新推出的培养计划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还在观望;另一方面可能是考生和家长们仍有顾虑,一是虽然能够在一所部属院校里学习三年,但毕竟学籍还是在市属高校里,这种没有“归属感”的心理差距会不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影响,二是毕业后,学生最后拿到的还是市属学校的学位证,显然不符合招聘单位要求的“985”,“211”高校。对于没有“归属感”这样的情况,其实考生和家长们不必太过担心,现在的大学校园里,交换生、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比例还是不小的,无论是本校的学生还是老师,都比较习惯这种情况,大家交流起来基本没有障碍。至于学位证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了,不仅要考虑到联合培养高校和专业的情况,还要看学生的个人喜好和家庭背景,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提前做准备,尽早的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综合选择,不留遗憾。

  总的来说,到底是部属院校的学习经历更有价值,还是“985”,“211”的学位证更重要,其实是很难一概而论的。一般我们认为,对教育经历或某些特定专业更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格外的重视下“双培”和“外培”计划,尤其是郊区、县考生,更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政策倾斜的机遇。2016高考的考生和家长们,应该早作打算,对于学生的需求和喜好做好定位,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大学。

  自主招生加保险,让不可能变成变成可能

  今年的自主招生政策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考试时间首次调整至高考后,校荐、联盟均被取消,每个大学的资格认定和自招考试均独立进行,并且严格限定了通过自主招生降分进入大学的人数不得超过招生计划的5%。考试时间的调整和人数的限制无疑增加了考生们获得加分的难度,但是自主招生作为一个考生们在高考的基础上可以得到大学降分的途径,只要拿到了心仪大学的降分,就意味着多了层保险,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有可能,我们的考生和家长还是该多多去尝试。

  一方面,大部分学校获得自招考试资格确实都需要有一到两个省级及以上的竞赛奖项,但是,并不是申请每个学校都需要有数理化生信的竞赛奖项。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就更青睐中医世家出来的学生,招生简章中明确写出他们需要的是“在中医药和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取得研究成果或有实践经验者”;申请北京语言大学的自招资格有托福、雅思、托业等英语水平的优异成绩证书也是可以的;中国传媒大学也是类似的情况,雅思6.0,托福80分以上者,或者是英语、作文比赛的全国奖项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自主招生考试科目的难度和水准也是因学校而异的,去参加北京大学的自招考试,没点竞赛的基础的学生很难得到一个好的成绩。但是,并不是每个学校的考试都有这样的难度,华北电力大学的自主招生简章中就明确写出“笔试命题范围参考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于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再来参加这样的考试应该是不需要再花费时间专门准备的。

  因此,参加自招的学生不必局限于搞数理化生信竞赛的学生范围里,凡是一本线上有特长的学生都应该找到对应层次的大学去做这样的尝试,多一份保险多一份希望,尤其在今年各大高校录取分数线和排名都上涨的情况下,往往就是30分的降分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Tags:高考 保送生 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贵州高考报名入口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