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别小看这七所地方名校!
2016-02-16 14:36: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 

  别小看了下面这些听起来很地方,实际上很有行业背景的大学。这些原来依托部委办学的高校,都曾培养过一大批该领域的将才。即便近十年,这些院校有的一再被合并,有的改名,然而,多年累积的业内资源使它们在本领域光芒不减,有的还很有权威性和发言权,甚至还垄断着业内的老大地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像是几个小中专合并后升格而成。而实际上,这是一所不容小觑的高校。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市政类学科精华。1956年全国第三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类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补充一句,东北工学院建筑系于1928年由留美学者梁思成先生创建,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于1923年由留日学者柳士英和刘敦桢两位先生创建,两校开了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先河。1994年3月该校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及原冶金部重点大学。一位资深教育记者说,在1966年前,该校学生设计的作品参加国际大学生的一个建筑设计大赛,得奖数量超过当时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的建筑系。有网友评价:它的土建类专业知名度在业内相当高,在全国排名很靠前,社会认可度一度能和清华的建筑专业媲美。2000年,在由英国皇家学会主办,中国和英联邦国家共认的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中,全国通过考试的只有12人,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就占了三分之一。2008年,尽管已经归属地方,但是这个学校在建筑类的影响依旧。

  河南工业大学

  2004年,郑州工程学院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了这所省属高校。值得一提的是,郑州工程学院的前身是郑州粮食学院。这所创办于1959年的学校,先后隶属于粮食部、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

  前些年,一位老记者到国外一家著名的粮食加工企业参观时,被这家企业负责人的介绍震惊了。这位负责人特别夸奖了郑州粮食学院!并很认真地说,特别欢迎这所学院的学生到我们这里工作。

  来看看这所学校的保留项目。即便几易其名,这所学校与粮食相关的领域依然是强项:老一辈的专家教授中,有中国储粮昆虫分类学科创始人陈启宗教授,粮食缺氧储藏研究的开拓者路茜玉教授,率先攻克大豆磷脂提取加工技术的张根旺教授,解决了粮食筒仓防爆难题的周乃如教授。

  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设在这个省属高校。更牛的是:学校介绍:“目前,全国约70%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50%的植物油加工企业、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了学校提供的技术。”

  长春理工大学

  在理工大学满天飞的今天,这个名字听起来没有任何特色。实际上,即便在长春问“长春理工大学”,很多本地人也一脸茫然,非得说是“光机学院”,才能恍然大悟。

  1958年,时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的两院院士王大珩,本着产学研结合的理念,为了在教学方面有所突破,创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当年学院是按照圣彼得堡国立精密机械和光学学院建立的。半个世纪过去了,老长春光机学院的隶属单位换了一茬又一茬: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五机部、机械委、机电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

  1999年被下放到地方,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现在成都、西安、合肥都有了光机所,全是从长春光机所分出去的。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放弃这个金字招牌。因此该校毕业的学生简历上常常在“长春理工大学”后注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自称也是“光机人”,而不是什么“理工人”。

  从这里走出了蒋筑英等15位院士。长春光机所也是中科院系统最大的一个研究所,年科研经费近20亿元,现在的长春理工大学会从中分到近1亿元,这与原来的行业积累不无关系。而学校创建之初有5个专业,主要是光学、机械、材料、电子这几个老牌专业,现在依然是学校的优势专业。

  武汉纺织大学

  实际上,它最早的名字叫武汉纺织工学院,隶属于原纺织工业部(1993年后改为中国纺织总会),是原来这个系统著名的“八大纺院”之一。1998年随着政府机构的调整,它被划归地方,1999年改名为武汉科技学院。

  与此同时,原纺织系统的高校纷纷更名,如中国纺织大学更名为东华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更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5年后又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郑州纺织工学院更名为中原工学院。2000年前后,“八大纺校”全部脱掉了“纺织”的外衣,挂上科技新衣。

  武汉纺织工学院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后,从冷门的关键词变成热门词,改名后的招生飙升,但是学校也没有了自己的特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770所普通本科类院校中,冠以“科技、理工、工业”字样的高校有115所。

  据说,这些高校教职工在交换名片时,都要进行“翻译”:我原来是干什么的,你原来是干什么的?湖北省决定要重新振兴纺织业。

  2008年、2009年它连续两年获得3项国家科技大奖。而被誉为“棉花田里的袁隆平”的徐卫林教授发明的“嵌入式系统定位新型纺纱技术”,带来整个纺纱业的技术革命,并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纺织是该校最有特色的部分。5月26日武汉科技学院恢复本来面目,正式挂牌为武汉纺织大学,让“纺织”两字重新回到校名中。

  其实,当年划归地方的高校远不止这几所,有行业背景特色的院校不在少数,不过随着国家经济调整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它们改名的改名,合并的合并,尽管专业优势依然存在,但是单从校名上很难看出鲜明的行业特色了。有心报考的考生和家长真的要好好研究学校的历史,别错过这些貌似地方,实则行业背景深厚的学校。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高职)

  该院始建于1975年,前身为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浙江银行学校,为浙江金融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全球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即毕业于该校。除此之外,昨天记者查阅国内主要银行高管的简历,发现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银行高管在进入职场前几乎都就读于财经类院校,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的学校。

  所以,中国最盛产行长的地方绝非清华、北大这样的著名学府,而是像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湖南财经学院、人民银行河南郑州培训学院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五道口的校友中不乏“一行三会”金融高官,如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现任副行长胡晓炼、杜金富,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彭纯、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等)这样与央行关系紧密的“小”学校。

  湖南财经学院

  湖南财经学院曾培养1000位大小行长。现任证监会主席肖钢和农行董事长蒋超良就读的湖南财经学院也被誉为造就我国华南、中南地区经济人才的“黄埔军校”。湖南财经学院在1978年成为人民银行直属高校,也培养了国内金融界许多重量级人物:除了肖钢和蒋超良,还有肖的夫人中国民生银行原财务总监吴透红,中国金币总公司前任总经理易都佑,深圳交易所副总经理黄铁军等。当地还有个说法,湖南财经学院向中国输送了1000位大大小小行长,这些人执掌了中国金融产业三分之一的天下。鼎盛时期,中国农业银行在全国17个省的分行行长全数出自这里。2000年4月20日,教育部直属湖南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直属湖南财经学院合并成立新的湖南大学(现以作为湖南大学北校区)。

  湖南财经学院河南银行学校,走出40多位省级分行行长。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学习和工作过的河南银行学校,虽然也曾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中专学校,但在中国金融业却有着重要地位。它成立于1950年,历经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干部学校、河南银行学校、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等冠名,2001年改制为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据悉,学历教育时期,学院累计培养约3.4万名学历生,他们中很多人走上了各级各类金融机构的领导岗位,成长为“一行三会”的金融高管、蜚声中外的银行家,郑州培训学院也因此被业界赞誉为“金融黄埔、郑州银行家现象、银行业的郑州现象”。仅以原河南银行学校77级毕业生为例,就有近40位省级分行行长以上的领导干部,如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农行监事长车迎新、人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工商银行前副行长李晓鹏、光大银行副行长单建保、光大银行副行长张华宇、民生银行副行长梁玉堂、民生银行监事会副主席李怀珍、交通银行副行长于亚丽、渤海银行行长助理兼北京分行行长张庆修等。

Tags:高考 保送生 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跻身世界500强的12所台湾高校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