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福建高考:“异地”新政能否顺利启程?
2013-02-17 16:38: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

  近日,福建省出台新规,全面放开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力争于2015年前,实现辖区内所有高中面向随迁子女开放招生。作为试点较早,将率先实现异地高考省份,人们在欢欣鼓舞之余仍普遍担心:教育资源有限、招录制度改革不到位、后续配套措施跟进难等问题均可能成为异地高考能否真正落地的系列掣肘因素。

  “过完年准备带小孩来念书,一家人终于又可以团聚了!”在福州福兴投资区打工的重庆籍章纪荣最近心情特别舒畅。

  老章的好心情来自福建的一项新规。日前福建省出台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从今年起,有条件的设区市辖区内所有高中面向随迁子女开放招生;随迁子女集中且高中资源较紧缺的设区市,力争于2015年前,实现辖区内所有高中面向随迁子女开放招生。

  “小学在福州读的,本想让孩子早点适应老家高考,去年迁回去,按照新规定,可在福建参加高考,孩子又能回到我们身边读书了!”老章和妻子已在福建打工十几年,由于孩子已上初中,未来在哪上高中考大学是夫妻俩最揪心的问题。对于福建新近发布的异地高考改革方案,他们深表拥护。

  由点到面逐步推进

  作为沿海省份,福建历来是人口流入大省,特别在用工越来越紧缺情况下,福建省积极构建良好用工环境,包括解决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

  据福建省教育厅统计,2011至2012学年,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随迁子女67.8万人,小学53.9万人、初中13.9万人。其中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小学有33.7万人、初中有8.2万人,占接收总数的62%。

  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福建将其纳入全省中小学电子学籍系统统一管理。特别是在外来工最密集的泉州,2004年就出台了做好来泉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若干意见,随迁子女入学以流入地政府为主负责,并以公办学校为主。目前,当地外来学生97%以上在公办学校就读,为保障外来学生及时入学,各级政府相当于建设了480所500人办学规模的中小学。

  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已不是问题。但由于不能在福建参加高考,大多数随迁子女回原籍就读高中。针对这些问题,福建省进行了探索,晋江荆山学校尝试与“川渝皖赣湘鄂贵”六省一市对接办学,用这些省的教材,请这些省的老师,让孩子们返乡顺利参加高考。

  2011年,福建在高招政策上迈出历史性一步,允许省内户籍考生在学籍地和户籍地中任选一地参加高考。2012年,福建省在“高职单招”中,首次允许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同时,福建省中职院校优秀毕业生免试入读该省高职院校的1万个名额中,优秀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也可参与。

  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发布消息,决定从2014年起,凡在福建高中有3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可在福建就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允许参加本科、专科层次录取,并与福建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福建成为全国率先实现“异地高考”的省份之一。

  此次新规被视为“异地高考”的具体实施,大大降低了“门槛”,仅要求考生拥有在福建高中3年连续学习经历和完整学籍,未对父母条件做出要求。

  教育资源面临挑战

  “如此低的门槛,满足了外来务工人员多年来愿望,促进他们子女随迁就学,但对当前有限教育资源来说是一种挑战。”福州七中一位老师说。

  据了解,这所学校地处福州城乡结合部,许多农民工子女在这里读书,“原来不少学生初中没念完就转回老家去了,高考放开后,他们不用回去了,还会促进更多农民工把子女随迁来就学。”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原本打算回原籍地高考的随迁子女准备留下来。

  “福建的高招原本就激烈,考上重点大学几率本就低,高考放开后,这种竞争必将更激烈。”对于放开“异地高考”,本地一些家长表示担忧,“现在高考录取率虽很高,但一本录取率却很低!”

  记者了解到,目前政策中仅要求报名者有一定年限学习经历。尽管如此,还有一些随迁子女家长表示,鉴于福建重点院校录取率,不太愿意来福建高考移民。

  低门槛对教育资源挑战加大。福州教育局有关人士表示,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本来就少,特别是上优质校更难,随迁孩子与本地户籍学生争夺有限的普高名额,矛盾将会日益凸显。“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有序统筹,一些随迁子女较多的流入地教育资源将不堪重负,影响这些地方的教育发展,也会直接影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对于放开高考,教育部门底气在于福建省高考报名人数逐步减少,2009年以来,福建省连续4年出现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主要原因是适龄人口出生率下降,2012年高考人数再创新低,与去年比减少了近万人。如果外来工子女增加的话,可实现“一增一减”平衡。

  如何从 “ 上得了 ” 到 “ 上得好 ”

  目前,福建仍有8.5%的随迁子女在民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就学。这些学校一定程度缓解了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紧缺状况,但办学条件相对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

  为解决这一问题,福建于2012年起向民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划拨人均公用经费,外来工子女就读这些民办学校将免学杂费。

  但对于公办教育资源本就紧缺的福建省,短期内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从师资方面,缺口大,教师负担过重,“放开高考,不仅直接影响高中,初中、小学也将受到间接影响。”专家指出,新政势必使得外来工子女大量流入,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受的影响更大。据了解,此前福建一些地方由于接收外来工子女,原先教师超编的地方如今反成缺编。如泉州鲤城区江南第三中心小学,按标准应配备教师30人,现仅15人,另请代课教师14人。晋江、石狮二市教师编制缺口更大。

  “原来新区规划时,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按照现在的政策,教育容量明显不足。”以泉州丰泽区东海、城东片区为例,原来以18万人口规划配套相应教育资源,现人口已达几十万,外来工人口及其子女还在不断增加,原先规划的教育用地、学校数及规模已远远满足不了现实需求。

  同时,由于外来工子女流动性大,给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带来很大难题。福州七中一名教师告诉记者,外来工子女随父母务工流动就读学校的改变比较大,何时走,何时来没法预测。这一方面使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难以科学规划教育事业发展,难以准确掌握外来工子女新学期就读具体人数,合理安排师资和经费;另一方面给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据介绍,开放异地高考,中考中招是最直接波及的一环。由“3年完整的高中学习经历”反推回来,随迁子女是否需要在福建参加中考进入本地高中等一系列问题浮出水面。对于这些具体条件,目前尚未明确。

  统筹兼顾实现内外平衡

  专家认为,高中向随迁子女全部放开,是执行“异地高考”的实打实的措施,也表示了福建在这方面的决心。但由于在当前教育资源相于缺乏,这种“决心”面临挑战很大,一方面要让外来工子女真正享受到这种政策的好处,另一方面又得考虑本地生源的利益。

  增加教育资源无疑是根本措施,但在目前却无法一步到位。对此,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原则,进一步落实政府行为。通过科学合理规划,优先留足教育用地。“做好预测,把外来工子女入学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专家指出,外来工子女密集区要充分挖掘现有可利用公办教育资源,增建、扩建和改建一批公办学校,增加容量;在一些外来工子女较集中或预测将来可能较集中的新工业园区,规划时要有前瞻性,留足教育用地,并同步设置新的学校,充分解决外来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避免老工业区教育容量不足的历史重演。在经费上,要按人均拨足教育经费。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应完善对随迁子女流入较多地区以接收规模大小为基础的补助政策,进一步加大中央对流入地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要统筹兼顾流入地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资源承载能力,允许各地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学生就学、升学实施办法。同时教育部等部门在编制高校招生指标时要充分考虑随迁子女接纳人数多省份的情况,增加高校招生指标,使当地户籍学生高校入学机会不受过多影响。

  此外,作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给农民工子女就近就读以政策倾斜和教育关爱,抓好学籍管理,让长期在当地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能享有本地学生升学等同等待遇。这样,既可以让农民工安心在该地工作,促进该地发展,又可能杜绝“高考移民”现象。

A quiet conscience sleeps in thunder. 心里坦然,打雷也照样入睡。 If you have a job without any aggravations, you don't have a job. 如果你的工作一点都不使你烦恼,那就不配称为工作.
Tags:高考 资讯 信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湖北高考:艺术专业改为知分填志愿 下一篇湖北高考:关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