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职教生拿什么和机器人竞争 傻瓜才去竞争?
2016-04-25 13:33: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岁职教学生杨金侨眯着眼,手工测量着汽车火花塞上的一条缝隙,如果超出0.5毫米就不合格。在他身后3米,68岁的德国前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约施卡·菲舍尔向人群挥手,微笑。

  杨金侨看着约施卡,突然觉得自己好老。

  不是年龄老,是自己学的工艺老了,练出火眼金睛都没用。

  这一幕发生在中国装备制造重镇四川德阳。日前,中德政商学界200余人,来到杨金侨就读的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现场探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等诸多话题。

  主会场的PPT演示,让旁听的杨金侨目瞪口呆——一个机器人,拥有7轴手臂,据称可实现零误差制造。

  接下来德国专家参观汽修课堂,杨金侨和同学们做测量演示。手中的测量尺变得很沉。机器人可以零误差,那人工测量的0.5毫米,还有意义吗?

  杨金侨有点恐慌。

  德国专家介绍,全球机器人占领市场份额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而中国是增速最快的地方,预计到2018年会出现很大发展。

  杨金侨明年毕业,他很难想象自己即将和机器人展开职业竞争。

  他学汽车制造与维修,每个班50人,同年级多达10个班。这个专业是所有职教学校最喜欢开设的,在每个学校都是人数大头。同行已经太多,就业压力已经很大,如果流水线上再哗哗哗上机器人……

  “我的天呐!”

  杨金侨的恐慌,其实是落后产能对现代工业制造的恐慌,也是劳动力对工业制造升级的恐慌。

  面对被资本、科技创新和成熟企业高效组织起来的现代怪兽,中国年轻人拿什么和机器人象征的现代制造业竞争,赢得工作、机遇以及未来?

  这样的忧虑,也是“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中,对产业工人的忧虑:一方面忧虑着产业升级淘汰的大量落后产能及其代表的岗位;另一方面,忧虑现有的职业教育,能否满足新兴产业对新型产业工人的渴求?

  杨金侨在看约施卡,而另一双眼睛,在观察杨金侨。

  白丽塔,来自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她知道,杨金侨有机会。

  因为她的问卷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在华德国企业都提出人力资源问题。结论是,中国专业人才将出现重大缺口,到2020年,这个缺口是1.49亿。机器人代表未来,杨金侨则是现实,她想要找到两者间的连接。

  这样浑身是劲的年轻人,正是一块好铁,如果通过职业培养,可以锤炼出用在刀刃上的好钢。

  白丽塔看杨金侨,也是在看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过去,大量资源集中在高校,而理工科高校毕业生却只能填补5%的缺口。原因是,人数少。

  数量比,是先天限制。中国大多数20岁左右的年轻人,和杨金侨差不多,在高校外的田野中生长。职业培训,是他们追赶工业革命的主要办法。

  杨金侨就是例子。“我爸爸曾经是煤炭行业的老板,但没附加值的生意很快就萧条了。”杨金侨说,“我不想这样。”

  他能够脱离群山阻隔的环境,来到德阳进行职业学习,得益于政府近年在职业教育上连续发力,作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一大批职教学校在德阳快速生长,这才能累积师资、场所和市场。

  约施卡、白丽塔在德阳忙了好几天。

  约施卡被四川工业科技学院聘为发展战略顾问,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头衔。德阳积极与德国有关机构合作,对接德国工业4.0的成果,鼓励职教学生去获得中德两国都承认的技能证书。

  白丽塔肯定了合作的前景,呼吁要让更多企业在培训中当主角,只有企业才能清楚了解未来的需要。请企业来,到企业去,也正是杨金侨所渴望的。

  和机器人竞争?傻瓜才会去和机器人直接竞争,脚跑不过车,脚被淘汰了吗?脚可以踩油门,还能够踩刹车。

  关键是怎么上车。

Tags:高考 保送生 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山东大学高招政策解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