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坚定“学医派”退学重考,就为能上医学院
2016-09-18 09:39: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谁说敏感的医患关系让上进、优秀的年轻人不再选择医学院? 昨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学日上,迎来多名坚定的“学医派”,这群富有朝气的90后说:人生只有一次,学医,才不后悔!

上海交大医学院学生身着白大褂念出从医誓言。 (上海交大医学院供图)

“复读一年”和“迟到三年”

新生报到日,与王明久打招呼,却应该说“又见面了”。这个黑龙江大男孩2014年就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机动学院。可在2015年,他做出一个决定:从这所知名学府退学,为的是重新报考医学院。

“一切和成绩无关,我的成绩还是不错的,但对这个不喜欢的专业,我认为是时候说再见了。”第一学年结束时,王明久自行退学。

王明久喜欢医学,“从小倾羡爷爷治病救人的妙手,从记忆模糊的孩童时期,成为一名医生的理想便扎在我的心底”。然而,2014年高考那年,他听从父母的建议,填报了一个并不喜欢的专业。兜兜转转一年,这个年轻人决定还是要听从内心的想法———上医学院。

2015年,王明久回到老家黑龙江的一个高三复读班,每天早晨6点开始上课,夜自修到九十点。“朝着梦想出发,我并不认为苦。”他这样对记者说。

今年6月,他又重新站在高考的分叉路上———拿到成绩,他在志愿书上从上到下填报的都是医学院。这次他梦想成真,考入2016级临床医学五年制英文班。

王明久并非孤例。就在去年,上海交大医学院还有一个“退学重考”的坚定“学医派”———唐筱璐。

2015年,唐筱璐踏进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大门,属于“迟到三年”。原来,高三填报志愿时,“上海交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法语班)”本是她的第一志愿。但母亲对她说,“几乎没有医生一生没被病人告上过法庭”。“看着愈演愈凶的医闹、杀医案,身为医生的母亲严肃地说出的那句话,成了压在我心头的最后一根稻草。”唐筱璐说。

2012年,这名上海的应届高三学生考入了上海一所名牌大学,并听从父母的建议,读着前景不错的专业。一路读到大二,唐筱璐给自己的学业猛踩了一下刹车。她对父母说:我真的要去学医了,再不去,只怕来不及了。

母亲不愿唐筱璐学医,起初是心疼女儿,但这个善良的医生潜移默化间却一直在推着女儿走上跟自己一样的路。“日常公交车上,母亲会常备巧克力,有人低血糖时便递上去。前阵子,母亲为一个老太太查出身体异常,让她转院做进一步检查,结果是胃癌早期,及时治疗痊愈,老太太特意到医院感谢母亲。回家想起这些,母亲仍会红了眼眶。”唐筱璐说,正是这些最质朴的感受,让她体会到医生这个职业的意义。

大二休学一年,复读一年,2015年,唐筱璐考入上海交大医学院的王牌专业———临床医学八年制 (法语班)。“晚了三年,但还不算晚。”唐筱璐说。

“心中有坚持,不惧医患关系紧张”

和他们相比,陈心如和王海娃走进上海交大医学院的故事没那么曲折,但丝毫不影响两个“98年”出生的姑娘对医学的执着劲。

谈及如今敏感的医患关系,文静的陈心如坚定地告诉记者,“学医有多苦,有多累,有多少医患矛盾,我都清楚了,但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学医!”

陈心如是今年上海交大医学院临床八年制专业的新生。高二时,她还没想清楚未来要干什么,“就是那么一个无聊的空壳”。直到升高三这年暑假,在上海交大上学的表哥军训前确诊为胰腺肿瘤。

“胰腺上的肿瘤,99.99%是恶性”“生命只剩下半年”,陈心如从父母口中得知这一个个令人揪心的消息。直到出病理结果这天,奇迹发生了。“表哥正是那0.01%的幸运儿,他的肿瘤是良性的。当我得知消息时,冥冥中总觉得应该做些什么。”陈心如说,瑞金医院的彭承宏医生运用达芬奇技术切除了表哥的肿瘤,看着表哥活蹦乱跳地重回校园,让她对医生这个职业多了说不完的崇拜。

也是今年,陈心如的外公在瑞金医院查出淋巴瘤,需要化疗,当她拿着外公的PET-CT报告和各种图像时,在心里发誓:总有一天,我要看懂它!

今年填志愿时,陈心如坚定地写上了上海交大医学院。她毕业于上海风华中学,今年全年级就她一个报医的。她说:“面对亲人遭受凶症,我亲历过的无助和胆怯,我深埋心底对医生的尊敬和挚爱,都在用同一个声音告诉我:值得!”

同是“98年”出生的王海娃则有另一份执着———就是想读儿科。各地在闹“儿科医生荒”,都说医生不愿意干儿科这一行,这个浙江萧山中学高材生却在自主招生时以第一志愿报考儿科。

面试主考官问她:为什么排他性那么高地选儿科? 她说,太喜欢小孩。原来,侄子出生的那一刻,让在医院探望的她接触到很多小孩,“突然很想去守护这些小生命”。

当王海娃得知美国1万个孩子有16个医生,而中国1万个孩子却只有5个医生时,她立志成为一名儿科医生。

“不怕医患关系紧张,我想只要心中有坚持,去真心善待每一位病人,去沟通,我们一定能走出不一样的一片天。”王海娃说。

曾几何时,社会上对“无人学医”哀嚎一片,但这些“90后”对医学的执着让人相信,总有一些人热爱这个神圣的职业,并愿意为此义无反顾。“迟到三年”的唐筱璐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人生只有一次,本就没有那么多顾虑,只有做你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你才成为你自己,这一生才不会犹如走兽虫豸般用尽所有生命只为生存。”(唐闻佳)

Tags:高考 资讯 信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福建高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艺..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