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浙江新高考冲击波:一线教师讲述改革真实体验
2016-10-28 10:34: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 

  最近,一篇名为《高考改革,请慎重——一线教师对浙江方案点滴诉说》的文章在网上流传。文章以一线教师的视角,认为在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学生选择空间有限、师资匹配遭遇困局,以致出现教学秩序混乱等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2017年,更多省份的高一新生将进入新高考。作为试点省份,浙江的改革探索无疑具有示范效应,从而备受关注。在实行新高考的方案过程中,一线学校到底面临着哪些困难和挑战,是否真遇到了像上述文章描述的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浙江省的多位一线教师和教育领域的专家,发现一些焦虑确实存在,但很多属于认识上的误区。

  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旧模式,革除文理分科带来的种种积弊,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更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学业成绩等等,新高考方案代表的是教育改革的趋势。但任何改革都难免会遇到一些挑战和困境,关键是要找到问题所在,解决问题,更好地推进改革。正如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蔡可所说,“方向是对的,但也需要看一线的改革瓶颈在哪,担忧在哪,政府应合力去做好教育领域的配套支持”。

  一考变多考,学生压力更大?

  从浙江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来看,一个基本的逻辑出发点是扩大教育的选择性,打破一考定终身,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根据浙江高考改革方案,从考试科目来看,按照3+3计分方式,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为统一必考科目;考生可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选3门作为选考科目。从考试次数来看,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这样的选考机制和考试时机,是为了打破过去的一考定终身,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不料却在一线的实际操作中,引发了家长、学生和教师的焦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发现,在有关考试的科目选择上,有些迷茫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学生、家长的现有心境。一位才进入高一的学生表示,虽然高考对她来说是两年之后的事,但她现在就在考虑选择哪3门选考科目。

  此外,有浙江考生算了笔账,三年高中下来,假如每一个事关高考成绩的考试机会都不放过的话,他总共要参加22场高考场次。同时,理论上来说,高考改革后,每年4月、6月、10月都有“高考”。

  一位一线教师表示,改革的初衷是为高三减负,但事实上造成了压力向高一高二年级传递的结果。新高考之后,学生从高一高二就开始选课,有很多从高一下学期就已经开始准备高考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其实蛮大的。

  上述教师还表示了另一层的担忧,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在这样的选考机制下,会出现成绩越好,负担越轻;成绩越差,负担越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为此,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在近期举办的新高考背景下的中学课程教学变革论坛上表示,老高考中,逢考必选、追逐满分高分这样的“老心态”一定要调整了。两次选考机会的理想状态是让不同水平的考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考试时间,如果考砸了,第二次考试也不乏补救机会,“但惯例来说,两次考试的成绩并不会差太多,花费过分的精力在上面并不值得。”

  “就我所知,大部分的学生第一次参加选考的时间是在高三上学期的10月份,这相当于一次练兵。”上海市星河湾双语学校校长唐盛昌指出,学生、家长、老师对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几次选考过后,大家对难度如何把握有了相应的概念后,焦虑就会好很多。

  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浙江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浙江省教育厅近期发布《关于纠正部分普通高中违背教育规律和教学要求错误做法的通知》,通报了省内部分学校任意增加教学时间和师生课业负担的做法,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坚决落实各项教学安排要求,建立经常性督促检查制度,严肃处理各类违法行为。

  教学管理问题凸显

  过去的高考,只要理综(理化生)和文综(政史地)二选一即可。而在现在“7选3”的模式下,一共出现了35种组合。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由于学生自由选课,出现了不同组合,教学安排上难度增大。

  “我们预测过,这35种选择除了一两种可能学生不会选外,其他的都有可能出现。即使是个位数的选择,学校也要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对学校来说,组合这么多,如何把课表排起来,达到一人一张课表,预计难度会比较大。” 温州中学前校长潘建中曾表示。

  “像我们学校为了能让学生上课不冲突,很多课都排到晚上了,效果不是很好。现在是走课多的学生相对比走课少的学生成绩要差一些。”浙江一位一线地理老师表示。

  在唐盛昌校长看来,走班制是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不同的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等,制定适合自身的走班方案。目前来看,学校都还处于探索过程中,有问题存在是正常的。

  选择权如何更好发挥?

  浙江新高考方案的最大亮点,就是把选择权还给了学生。但学生有没有能力选择?选择权如何更好发挥?也是各方比较担忧的问题。

  一个大的背景是,7选3,选的不仅是考试科目,还有高考录取时的大学专业。高校会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来提出选考科目要求。考生如果报考该专业,至少需要一门选考科目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

  一位一线教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他们的实践中发现,在人生规划方面,让学生在高中就对人生规划有个安排不太容易。他们大多不具备这种能力,会遵从父母的意愿。

  但专家认为,这种顾虑可以理解,但有些夸大了。“‘选择’是再选择的行为中学会的”,首都师大蔡可说。另外一位长期从事高中生职业规划的专家建议,学校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源和平台,引导他们多向一些有相关经验的人士进行请教,参考职业方向和方法等。更重要的是,学校应该提高这方面的认识,这个内在动力十分关键。

  唐盛昌校长则认为,改革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给出学生选择权,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很正常,需要逐步地解决和完善。

  “目前来看,浙江和上海的新高考改革方案中,在有关赋予学生选择权这一点上达成共识,这是可以推广到全国的,但各省还是要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方案设计。”他表示。

Tags:高考 保送生 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福建报名11月4日开始 完成两个“..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