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没有“偏才”“怪才”也是教育的遗憾
2011-01-29 15:58: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应当老老实实说,目前的确没有评价“奇才”的标准,也缺乏选拔“奇才”的社会环境,也没有那样的能力和魄力,而并非没有值得名校关注的可造就之材。(据《北京晨报》)

  从报上看到北大招办负责人首次回应公众对北大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的质疑。这位负责人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偏才’、‘怪才’不是中学教育的目标。”这个回答有一定的道理。

  我不主张用“偏才”、“怪才”命名有特殊禀赋的中学生。很多学生,不偏不怪,他们有些学科学习比较吃力,但某个学科则极为轻松,甚至有超常的能力(或可称之为“奇才”),可惜的是他们往往被高考考试制度挡在大学门外,失去了深造的机会。无论对个人前途,还是对需要创新力的社会,都是很大的损失。教育界应当正视这种现象的存在,寻找解决方法,而不能以一句“必须追求全面发展”推脱。

  基础教育的任务的确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点没有疑问。但究竟应当如何理解这个“全面发展”?应试教育笼罩下的中学教育,是追求门门考高分,是要把人培养成考试机器。北大招生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特别提到“进入21世纪,不能再用一个世纪以前的‘偏才’、‘怪才’标准去培养今天的学生”。可是不知为什么,我觉得,目前找不到所谓“一个世纪以前的‘偏才’、‘怪才’”,可能也是教育的一种遗憾。

  应当老老实实说,目前的确没有评价“奇才”的标准,也缺乏选拔“奇才”的社会环境,也没有那样的能力和魄力,而并非没有值得名校关注的可造就之材。吴非

Tags:高考报名 高考报名网址 高考时间表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专家建议:艺术特长生不宜盲目赶考 下一篇11岁小妮儿想参加高考考试遇“坎”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