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化学高频试题、高中化学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 化学常用计量 溶液和胶体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基本理论: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无机综合与推断 物质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烃的衍生物 生活中的有机物 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合成与推断 化学与生活和技术: 化学与健康 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应用 化学与环境保护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物质的制备、收集和净化 定量实验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化学计算: 溶液浓度计算 pH计算 反应热计算 氧化还原、电化学的计算 反应速率与平衡的有关计算 晶体计算 有机物燃烧规律的计算 认识化学学科: 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史 绿色化学

春考走出“V”形曲线
2017-01-11 10:05: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本月7日至9日,上海2017年春考顺利开考。作为“新年第一考”,赋予了考生充分的选择权。3项考试各自对应有不同需求的报考群体,每个考生只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参加其中一项。根据相关规定,2月23日至24日,达到最低录取控分线的考生须进行参加高校自主测试的确认,逾期未确认即视为自动放弃。也就是说,只要考生不确认,就不会被录取,也就继续拥有高考的报名资格。

2017年春考报名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达到数万人,作为全国唯一保留高校春季招生的上海,今年大多数应届高三毕业生踏进了考场。而这一涨势,已经持续到第三年。

2014年,上海春考报名跌至谷底,当时还不足千人。面对冷清局面,当时高校、中学不止一位教育专家建言,“春考或已无存在必要”。短短几年过去,春考报名人数已达数万人之多,直追高考人数。

“鸡肋”变热门 春考迎来“春天”

春考,是国人几乎淡忘的字眼。

2000年1月25日,上海在全国首批试点春考,考试对象以往届高中毕业生为主。初期最鼎盛时,共有十多所高校参与招生,2000多个招生计划,12000余人报名。然而,随着考试方式的多元及名校相继退出,春考吸引力有所下降,同期试点的北京、安徽、内蒙古三地纷纷叫停,仅剩上海坚守,但参与院校、考生人数等已大幅下降。

2011年,上海春考报考者3000多人,8所招生院校中,公办学校只剩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商学院4所。包括高校、中学校长在内的多位教育界人士坦言,春考存在已无必要。有位大学招办负责人说,按照规定,应届生不得报名参加,使得春考的对象为“落榜生”和社会青年。虽然落榜生中也有一部分因种种原因发挥失常的考生,但大部分生源质量不够理想,致使春季班整体质量走弱,导致高校一方热情有所下降,参与大学数量以及专业数量也不断下滑。

另一方面,随着扩招和高校毛入学率不断提升,通过6月高考能吸纳的学生量已远远超过2000年春考起步时;同时,上海高考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方式,考生因填错志愿而落榜的情况大为减少,令需要通过春考“再战”的学生数量大为减少。两相对冲之下,春考被不少人视为“鸡肋”。2013年和2014年,上海参与春季高考的高校仅剩5所和8所,招生计划数分别为260人和488人,仅为秋季高考招生人数的“零头”。考生规模也从2006年的1.2万人缩减到2011年的3000多人;到了2014年,报名者仅为966人。

2015年,上海春季高考开考。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开放,又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二为一,新的春季高考试点方案大受追捧,当年的考试人数就从2014年的不足千人暴涨到2万多人。

多一次选择 提前进大学很不错

春考“回春”,不仅仅是人数上的猛增,越来越多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也参与其中。“我们班33名同学,有27人报名春考。”静安区一所区示范性高中的高三班主任说。浦东新区一位校长说:“我们算少的,约70%的人报名。你去那些名牌高中看看,今年的春考火得不得了。”

春考含金量高了很多,越来越多好的大学可以把优势专业拿出来。小李是上海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在他的印象中,参与春考招生的学校专业质量一般,考试难度也低,因此离他有点“远”。可没想到,本学期学校的一次高考报名前动员大会,让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在会上反复讲春考的重要性,老师的最后一句话是:希望所有人都报名春考。”小李说,他就跟同学们一起进入了春考的报名和准备阶段。这段时间里,他也开始对春考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仔细看了下招生的表格,发现其实里面有不少不错的院校和专业,比如上海理工大学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因为是中德合作的专业,只招15人,入围资格线分数也在所有春考招生专业中处于高位,竞争应该非常激烈;还有华东政法大学的公安类专业,也很吸引人。”

“冲一冲,试一试”,这是大多数参加春考考生普遍的心态。王女士说,女儿所在学校是“区重点”,她在班里成绩属于上游,照理说,高考机会更多,但春考因为有越来越多好的学校参与,并且又是高考之前的一次“试水”,考不上也不影响之后6月份的传统高考,“值得一试”。“其实春考是给了高三学生多一次的选择机会,这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王女士说。

对中等学生而言

春考机会大于高考

今年是实施新高考方案的第一年,高考将首次施行3+3模式,并且不分文理,而上海春考只考语数外三门。许多人对高考会出什么样的试题,以及难度如何、题型有何变化等都没什么底,而春考在科目设置、题目及难度呈现等方面与高考基本持平,许多学生就把春考当成了高考的练兵场。

某区重点中学的小严说,“春考有我心仪的专业,如果考上了我也心满意足了;如果没考上,对我的影响也不大,因为试水之后,我还有高考另外一次机会。”她认为,这两个专业入围资格线都很高,如果能考上,可以充分证明自己的学习水平:“那样的话我肯定很满意,放弃高考也不会觉得可惜了。”

而对于普通高中而言,春考显得更重要。小唐是泾南中学的高三学生。从高二开始,他就参加了学校加开的英语听说课程,老师和每个学生一对一操练,为的就是参加今年的春考。今年的春考英语考试,第一次加入英语听说环节。小唐很看重这次春考,因为对于他这样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春考的机会大于高考。

泾南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该校非常注重春考的准备工作。校长赵春芳说,“像我们这样的普通高中,在高考中的整体能力应该不算太强,而春考的院校、专业都比较适合,加上2015年第一年改革之后,招生要求比较明确,考生准备也比较有底了。”赵校长表示,和高考相比,春考更注重语数外三门的基本功而不是加深难度,春考对于中等学生而言,花时间在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掌握上,更有针对性。

观点争鸣

春考赢在定位

王军荣

上海春考走出一条明显的“V”形曲线,这其实是一条考生理性选择的轨迹——春考“卖点”多,吸引力就强;反之,考生自然用脚投票,甚至弃之如“鸡肋”。这不足为奇。

2000年上海在全国首批试点春考,考试对象以往届高中毕业生为主。由于参与招生的高校多,招生计划人数多,考生自然热烈响应,而随着考试方式的多元及名校相继退出,春考吸引力就开始下降,考生人数也大幅下降。现在春考热回潮,其根本原因在于定位变化,从最初的“守门人”功能以及最初的“补充”角色变化成为“多元录取”的方式之一。随之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允许应届生报考;鼓励招生高校拿出更多“拳头”专业参与,有了这些吸引力,考生人数也就上升了。

春考定位准确才更具吸引力,这需要出台相关诱人政策。比如,2016年,上海市明确规定各参与院校拿出的必须是学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或是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今年,上海大学继续拿出招牌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参与招生,计划招生30人,与秋季招生计划持平。

当春考热起来,有人建议,是否将春考打造成为与高考并列的选拔通道?在我看来,这大可不必。一方面春考毕竟不同于高考,无论是影响力还是考生的理性选择都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春考只是成为“多元录取”的方式,是让考生多一种选择。而一旦将春考和高考一样对待,则会产生诸多影响,这反而让考生无所适从。

无论是考生还是高校,均对春考热情高涨,这是好现象。春考正渐入佳境,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春考,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严密的制度,而如果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则需要经过专家论证、民意调研等程序。如此,春考才会永葆“春天”。(作者: 龚洁芸)

Tags:高考 资讯 信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北京高考:六校公布外语保送生计划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