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陕西高考:陕师大4570份录取通知书一笔一画毛笔填写
2013-07-16 19:14: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3年最新招考信息:


  在我们已经习惯了用电脑“写字”的时代,绝大多数高校的高考录取通知书都是用电脑打印出来的,而陕西师范大学却回归传统,由学校的老教授用毛笔,一笔一画地给学生填写录取通知书。这饱蘸浓墨、别出心裁的录取通知书也成了近日网友热议的话题。

  毛笔填写通知书引300多万网友围观

  “如果收到陕西师范大学的通知书请珍藏吧!因为它是全国唯一用毛笔填写的通知书,感谢老教授们,给了我们全国唯一……以前是红色的,现在是蓝色的了。感谢学弟的推荐,让我重温大学。”这条消息最早是7月10日新浪微博ID为“努力奋斗的菜鸟教师LibraSu”爆出的。很快,毛笔填写的录取通知书就受到了网友们的青睐。

  7月11日,陕西师范大学在官方微博中回复:“当淘宝体招生广告开始充斥网络,当许多录取通知书印刷格外精美而奢华,师大,还是坚持手工填写每一份通知书,饱蘸浓墨,一笔一画。朴素总把真意寄托,师大为你把美好定格!”

  昨日,记者登录新浪微博发现,因为关注度高,“陕西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等相关字样已经自动生成为搜索关键字,并在一夜之间迅速上升为热门话题排行榜首位。以“手写录取通知书”为议题的讨论吸引了300多万网友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羊城晚报、华商报等媒体纷纷在官方微博上进行了转发,该录取通知书也被誉为“最值得珍藏的录取通知书”。

  写通知书的老先生年龄最大的80岁

  昨日下午4时许,陕师大老校区一间办公室里,6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戴着眼镜,屏气凝神认真地伏案填写着每一份录取通知书。

  他们用尖细的小楷狼毫笔蘸上墨汁,仔细对照着一份录取名单,然后在录取通知书上,一笔一画地写下被录取同学的姓名、专业和报到时间。写完后,4名大学生负责将写好的录取通知书拿到一旁,进行核对,以免手误写错。

  这些老先生都是陕师大的离退休老教授和教师,也是学校书画研究会的成员。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两位老先生已经80岁,最小的也已59岁。

  59岁的书写者贾温性老师说,大家从7月9日开始写,目前已写了四天了,“每天从早上8点半写到上午11点半,下午再从2点半写到5点半,平均每人每天能写120份。”今年,他们一共要写4570份通知书。大家平时写的有草书、篆书,为了易于辨认,这次写得都是楷书、行书、隶书等。

  从2007年起就用毛笔填写录取通知书

  “用毛笔写录取通知书,这是高等教育的一个传统。”陕师大招生办主任惠刚说,在这些老先生上大学时,录取通知书都是用毛笔写的,但随着电脑和打印机的普及,手写录取通知书被电脑打印取代,虽然效率提高了,但也使录取通知书缺失了一些人文关爱的气息,彰显不出高校的文化特色和底蕴。

  2007年,陕师大开始招收首届免费师范生,因为教育部对免费师范生的书法书写有要求,为了突出学校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彰显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学术氛围,陕师大开始组织爱好书法的本科生,用毛笔和软笔填写录取通知书,每年都要写4000余份。

  今年,为了增强通知书的书法艺术性,使通知书更具有收藏意义,学校首次邀请了校书画研究会的老教授和教师来写。老先生们都非常支持,去买了新的毛笔和好的墨汁,写得也非常认真。为了便于毛笔书写,学校今年还专门试了好多种纸张,最终选定了一种纹理细腻的布纹纸。

  惠刚说,除了陕师大外,目前还没有发现国内有其他高校用毛笔书填写录取通知书。这些手工填写的录取通知书,是不收回的,学生可以留作永久的纪念。老先生们也是义务来写的,没有酬劳。

  “让学生感觉到学校的尊重和关爱”

  “用毛笔填写录取通知书,一方面想彰显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另一方面也想让学生感觉到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拉近学生与学校心理上的距离。”惠刚说。

  “毛笔字的表现力很丰富,与电脑打出的字美感不一样,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文化氛围,也让学生们感觉到进入大学,是全新生活的一个开始。”67岁的书写者马凡涛老师说,“也想让同学们意识到,这么小的事情,学校和老教授们都在这么认真地对待,他们今后在学习上应该更加认真,养成良好的学风。”

  80岁高龄的老教授文战申颇为激动地说:“中华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在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在学习汉字书法,但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里会写毛笔字的人很少。用毛笔写通知书,也是回归传统文化,希望让年轻人增加对书法艺术的了解和热爱。”

  “这是送给莘莘学子的一份礼物,也是向社会传播中华文化的一份责任。老师们把字写好、写规范,就能以身作则给学生们树立起榜样,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贾温性老师说。

  学生们这样说:谢谢学校留给我的纪念

  “我当年收到的是软笔填写的录取通知书。我还跟考到其他学校的同学的录取通知书对比过,他们都是打印的,我们却是手写的。我当时觉得蛮有特点、蛮亲切的,挺有文化底蕴。”陕师大财务管理专业大二学生胡燚和几名同学,负责核对老先生们写好的通知书,他有些激动地说:“看到老先生们都白发苍苍,还非常认真地写,心里确实蛮感动的。”

  网友“松鼠姝”就曾经收到过这样的录取通知书:“哈哈,当年看着别的同学很早就拿到特快专递,而面对自己姗姗来迟的挂号信腹诽说这学校是不是太穷了,最终因着这真诚的书法,信封被一直收藏至今。”曾经毕业于陕师大的网友“金报王卫英”也已经收藏了自己当年的录取通知书,“谢谢母校留给我的纪念!”

  西安市83中女生吴文非今年被陕师大英语专业录取。“我从人人网上,已经看到这条消息了。我觉得自己特别荣幸,因为用毛笔写录取通知书的学校很少,陕师大挺创新的。”她说,“从网上的照片看到,很多老教授在写,也觉得他们挺辛苦的。能感受到学校和老教授们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网友们这样看:这种坚守是最好的入学教育

  ■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难得用毛笔书写入学通知书,这恰是不一样的学校魅力。”

  ■Grindel:收到这样的通知书都会想好好学习吧。

  ■阳光很飞扬:网络年代,亲笔写的东西都很珍贵,更何况是毛笔。

  ■天涯同路人-烟火:先生们注意身体,夏季炎热,要多喝水以防中暑。你们的这份苦心令人感动!

  ■goldenfruit:真心佩服陕西师范大学的这种坚守!这样的一种“饱蘸浓墨,一笔一画”的坚守又何尝不是给每个陕师大学子最好的入学教育呢?

  ■谢颖颖:许久未闻墨香。在这讲究速度、效率、提笔忘字的时代,这份缓慢,值得等待。

  ■87啤酒:我若是收到这样一份通知书……收到的同学们,请你们代我泪流满面!真是的,大半夜又激动了。这个学校的空气里飘荡着爱啊!

  ■天涯同路人—烟火:一笔一画中,不仅包含着对学子们的祝福和殷切期望,更是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传承。

  (本报记者 卢红曼 敬江晴)

No living man all things can. 世上没有万能的人. A friend is easier lost than found. 朋友易失不易得.
Tags:高考 资讯 信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安徽高考:文理科一本计划录取505.. 下一篇海南高考:高招录取18日结束 225..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