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江西高考:本科每年近2%新生“爽约”
2013-08-20 07:04: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

  今年我省高招集中录取工作已经落下大幕,但新问题又来了:被录取的学生都会到大学报到吗?

  8月18日,记者从我省各主要高校了解到,这些学校每年本科报到率在98%~99%,每所知名本科高校每年总会碰到100余名“爽约”的学生。而专科层次的院校,报到率更低。

  学生“爽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想复读考取更好的学校;有的对专业不感兴趣或认为专业就业不理想;有的是因为有更好的去处,比如出国留学。

  学生“爽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专家建议,应尽快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促进学生诚信度提高。同时,还应从多方面帮助考生认清自己的特长和今后欲发展的职业,减少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填报的盲目性。

  考生

  女生已被二本高校录取,却想复读考一本

  南昌市民朱先生的女儿高考考了505分,超过文科二本线21分,被省内一所高校录取。半月前,女儿收到录取通知书,按照时间安排,9月初就要到学校报到。但最近几天,女儿却敦促朱先生去打听复读的行情。

  朱先生表示,女儿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每次大考都考得不错,一直想到西安或广州读书。但高考前女儿患了肠胃炎,影响了考试的发挥。“女儿所在的高中没有开设复读班,她想在校外报一个。我想问问被大学录取后如果不去报到,会不会影响明年高考报名?”朱先生坦言,他一直在劝女儿不要复读,但女儿铁了心要考一本。

  记者了解到,像朱先生女儿一样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但仍准备复读的学生不在少数。日前,记者以考生的身份走访了南昌多家培训中心,这些培训中心的复读班招生都比较火爆。一家大型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中心正在招收复读生。“现在已有200多人报名,其中有30多人是已拿到了录取通知书的考生。”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记者要复读,需要提供高考成绩,并参加该中心的入学测试。“高考成绩和入学测试成绩将作为我们的分班参考,成绩较好的学生会分配到一个班上,这样大家竞争力度更大,有助于提高成绩。”

  高校

  每年各高校都有100多名考生“爽约”不来报到

  记者了解到,每年高校总有一些被录取的考生“爽约”不来报到。

  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处长李晓璐告诉记者,每年该校本科新生报到率为98%~99%。“大部分不来报到的学生都是高考分数比较高的学生,他们觉得自己还有提升空间,通过复读有机会到外省更好的学校就读。”

  华东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闵伸表示,该校本科每年有100多名考生“爽约”。“有的是对专业不感兴趣,有的觉得专业毕业后不好就业或专业收费高,有的有更好的去处,比如出国留学。”

  “江西师大每年的新生报到率为98%~99%,即每年有100多名新生不来报到。省内主要高校的情况差不多。”江西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侯贵生说,学生不报到有着多方面原因,例如一些外省考生觉得江西太远,还有一些考生是平行志愿的第三或第四志愿被录取,觉得没有录取到自己最想去的学校。

  记者了解到,我省主要高校的本科报到率均在98%以上,但专科报到率相对较低。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专科学校报到率达85%就已经算非常高了。“尤其需要注意的一个现象是,越是录取分数线高的专科学校,报到率越低。”该人士表示,知名专科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一般会高出专科线二三十分以上,被这些学校录取的一些考生会认为自己再努力一下,上本科的机会很大,所以选择复读的学生较多。

  说法

  考生“爽约”零成本,但浪费了大学教育资源

  “某个成绩为500分的考生被录取了,却不去报到,等于浪费了另外的考得499分的考生上这所大学的机会。”省教育考试院普招处处长沈华锦对此现象认为,考生被录取后“爽约”不来报到的做法不仅有失诚信,更直接浪费了高校的招生计划,对大学的教育资源是一种浪费。

  记者了解到,考生在报到后,高校才会调取相关考生的档案,如果考生不到高校报到,并不会影响考生参加明年高考。换句话说,目前我省对于“爽约”不去高校报到的学生没有任何惩罚举措。

  “一些学生如果不想上我们的学校,会在报到前与我们取得联系,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尊重。但有些学生直到报到时间截止,我们打电话联系他确认的时候,才告诉我们他可能来不了了。”江西一所高校招生办负责人说,学生报考学校时有选择权,但填报志愿后就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据悉,目前,考生“爽约”的成本太低,尽管对单个高校整体的招生工作影响不大,但将视角放在省内所有高校,损失就比较大。而且,这部分学生进入下年参加高考,无疑增加了下届考生的竞争压力。

  建议

  建立约束机制,做好志愿填报服务,疏堵结合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份,湖南某高校为了保证报到率,要求新生必须提前缴纳四年共2.56万元的学费,否则学校将予以退档。而在2012年,山西某师范学院曾要求新生提前缴纳学费,目的也同样是“提高报到率”。

  不过,我省不少高校招生部门负责人均表示,提前缴纳学费的做法直接增加了学生家庭的负担,不是最人性化的举措。“我们应该建立一套约束机制,促使学生诚信度的提高,而不是增加上大学的难度。”华东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闵伸认为。

  事实上,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曾酝酿,如果考生被高等学校按志愿录取却没有去入学报到的,可能作为诚信记录的内容之一放进考生的电子档案中,作为下一年高校录取的参考。

  近几年,包括河南、河北、湖北等省份也曾出台过类似措施。如河南规定,开学后各高校须向河南省招办报送录取未报到新生的名单,该名单将报教育部备案,并载入电子档案,下年录取时供高校参考。凡高校未报送自动放弃入学资格的考生,视为高校在校学生,下年不得报考普通高校。

  闵伸认为,除建立约束机制外,还应做好服务,帮助考生认清自己的特长和今后欲发展的职业,引导其填报适合自己的志愿和专业。

  文/记者廖济堂 实习生舒香荣 黄云

A lazy youth, a lousy age. 少时懒惰老来苦. Any help is better than no help. 任何帮助都胜于没有帮助.
Tags:高考 资讯 信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高职专.. 下一篇山东高考:明年春夏两季“大改版..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