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有丝分裂—— 体 细胞的增殖方式
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的过程。
G1期(复制前期:RNA、蛋白质合成)
间期 S期(DNA复制期)
包括: G2期(复制后期:RNA、蛋白质合成)
分裂期:前、中、后、末
上图中可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 B+C
连续分裂的细胞:受精卵细胞及胚胎细胞
植物的根尖分生区、芽分生组织、形成层
动物的干细胞、皮肤生发层
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连续分裂,如神经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等不具有细胞周期。
2.有丝分裂特征: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意义:保持生物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3.实验:材料: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特点正方形、排列紧密。
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现象:细胞是(活 / 死)的,停留在间期细胞数量最多,
停留在某时期的细胞数目与细胞周期中该时期所占的时间成正比。
4.染色体(质)变化
时期 |
间期 |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末期 |
变化原因 |
DNA复制 |
形成染色体 |
位置移动 |
着丝点分裂 |
变成染色质 |
DNA分子数 |
1→2 |
2 |
2 |
2 |
2 |
染色体(质)数 |
1 |
1 |
1 |
2 |
2 |
染色单体数 |
0→2 |
2 |
2 |
0 |
0 |
右图中,
AB段变化时期及原因:间期(S期)、DNA复制,
BC段包括哪些时期:间期(G2期)、前期、中期,
CD段变化时期及原因: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E段包括哪些时期:后期、末期。
5.有丝分裂过程
时期 |
变化 |
DNA分子数 |
染色体数 |
染色单体数 |
间期 |
DNA分子的复制
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
2a→4a
(a=2) |
2n
(n对) |
0→4a |
前期 |
①染色质螺旋化→染色体
每条染色体包括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②核膜、核仁解体
③纺锤体形成 |
4a |
2n |
4a |
中期 |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便于观察)
|
4a |
2n |
4a |
后期 |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形成相同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实现染色体均分)
|
4a |
4n |
0 |
末期 |
①染色体→染色质
②核膜、核仁重建
③纺锤体消失
④形成两个相同的子细胞 |
2a |
2n |
0 |
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
①前期:纺锤体来源不同
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动物:间期复制形成的两个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②末期:子细胞形成方式不同
植物:在高尔基体(细胞器)参与下,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发育成新的细胞壁,
将细胞分隔成两个子细胞。
动物:细胞膜从中部凹陷、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与细胞骨架结构有关。
7.有丝分裂中细胞核内染色体、DNA分子的变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