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中国近现代史)2
2012-09-20 15:00: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二、目的   目标   意图   用意

    1、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直接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主要反映的侵略目标:商品输出。

    3、最能反映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对华侵略的根本目的:开放通商口岸。

    4、清朝设立总理衙门的根本目的:顺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

    5、辛酉政变后,西方列强放弃“中立”,主动与清政府合作的主要目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6、西方列强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本目的:维护和扩大侵华利益。

    7、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同时改变军事上的落后面貌,以维护清朝统治。

    8、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的直接目的:获取利润,配合军事工业。

    9、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其直接目的在于:适应军事工业的需要。

    10、19世纪70年代,沙俄支持侵略新疆的阿古柏伪政权的目的:利用阿古柏达到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

    11、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之一:挽救民族危机。

    12、戊戌变法的首要目标:救亡图存。

    13、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争做中国债主的根本目的: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14、19世纪末列强争向清政府贷款的主要目的:扩大在华势力。

    15、美国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意图:进占中国市场。

    16、《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

    17、清末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直接目的: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18、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中国近现.. 下一篇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中国近现..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