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2013年上海秋季高考试卷评析(语文卷)
2013-06-12 21:48: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贴近考生实际 启发思辨能力
——2013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特点

2013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命题工作的原则是:遵循语文学科特点,注重命题的准确性和测量的科学性,体现二期课改理念,切实做到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目的。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

本次考试的阅读材料文风朴实,贴近学生,注重文本的思想性和启迪作用。如《舒卷的粉墙》不只是简单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某种精神,更应是通过物质性来研究精神性,教给考生一种新眼光和新方法,这与二期课改重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五篇选文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相应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机整合成为一种“正能量”的引导,给学生以心灵上的滋养。

二、阅读试题的编制

今年的试卷全面均衡地设置测量目标,精心设计试题,做到题干表达清晰,要求明确,减少其他因素对考生答题及评卷的影响和干扰,以更准确地考查某测量目标。如题21要求考生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主人公的“主要”品质,“一个”和“主要”两词的限制,使本题与以往同类试题相比,能更准确地考查考生抓住“主要”内容、加以高度概括的能力,在评卷时,也可以规避考生写很多词语、以面盖点来获得分数的应试技巧效应。在评分标准方面,今年还为部分试题编制了评分量表,有利于评分的准确科学。

三、作文试题的设计

今年的作文题目延续了上海作文近年的人文关怀和思辨特征,题目注重要求考生思考对象的厚度和深度,以期准确、深入、全面地考查考生思维素质和表达水平。作文题目的材料和指示语放在一起能带给考生一系列问题: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现象合理吗?这样的现象在我身上是怎样体现的?我为什么会这样做?我该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引发的思考并不是平面铺开的,而是线型深入的空间。即使当考生在某一问题上立足,对他所选定问题的思考仍有线型深入的可能空间,这使得本材料能很好完成对思维素质的考查。而这些思考所要求的品质,紧贴考生生活。对大部分考生而言,材料提示的现象在学习、生活中都能看到或感觉到,而对正处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时期的十七八岁的青少年来说,对这现象的思考也许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我们需要在课堂上、教学中对他们的思考进行引导,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考生的这些思考来考查他们的思维品质和表达应用能力。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3年上海秋季高考试卷评析(数.. 下一篇2013年黑龙江高考:高考后提醒考..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