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录取线
录取线即招生院校按计划录取完成后的最低分数线或者是分专业最低分数线。
高考录取线,又叫省录取分数线,或者叫批次线,每个省叫法不同,含义相同,所谓高考录取线就是指考生想要上某个批次大学必须通过的一条分数线,一般来讲,一本大学的录取线叫重点线;二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二本线;三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三本线或本科线;高职大专的录取线叫大专线;每年高考的录取线都不相同,主要是由于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
录取线划定后,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分类,考生想上一本大学(重点大学)就必须先过重点线;想上二本大学就必须过二本线,想上三本大学就必须过三本线,以下类推。这就是各省的高考录取线。
如今年某个省的一本批次的大学文史类招生计划是10000人,在划定录取线的时候,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到第12000(120%比例)名考生的时候,这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该省当年的重点线,如果有同分考生,其分数也算累积。这就是录取线的划定方法。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的划定方法也是这样的。
招生院校完成招生计划录取最低一名考生的高考成绩总分为录取分数线。录取线一般要比调档线高。以200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京理科招生为例:
全市一本线:528分
北航调档线:627分
北航录取线:628分
也就是说一般调档线会高于录取线,讲到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什么叫批次线、调档线和录取线了,那么有人会问了,明白这些有什么用?事实上一般家长自己的填报过程中参考的都是最低录取分数线,而往往会忽略调档线等等,把这几个概念弄清楚,首先能避免填报过程中走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