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2009届东北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部分(四)
2011-03-22 17:24: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给分,4选3,每点2分)

震源浅;地质结构不稳定;震中距人口密集区较近;建筑物不牢固。(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给分,4选3,每点2分)

----------------------------------------

3我国历史上有“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但该区域水运并不发达,试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该地虽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河流众多,但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3分)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较少,河流多地下暗河。(3分)

该地虽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河流众多,但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3分)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较少,河流多地下暗河。(3分)

----------------------------------------

1依据材料三,指出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历史原因及现实原因。(4分)中国这一政策的立足点是什么?(1分)

参考答案: 历史原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2分)现实原因: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世界。(2分)立足点: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1分)

历史原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2分)现实原因: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世界。(2分)立足点: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1分)

----------------------------------------

2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人世界。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4分)产生哪些重大影响?(3分)

参考答案: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4分)影响: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3分)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4分)影响: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3分)

----------------------------------------

1与20世纪50年代末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4分)导致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国际因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变化:由注重工业化的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工业化的效益和质量。(4分)因素: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及知识经济的兴起,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4分)

变化:由注重工业化的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工业化的效益和质量。(4分)因素: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及知识经济的兴起,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4分)

----------------------------------------

1请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五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0分)

参考答案: ①外来文化的进入有利又有弊,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3分)②外来文化的积极影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说明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2分)③对于外来文化进入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应当积极地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趋利避害。(2分)④在中外文化大交流、大碰撞过程中传统文化得到发展,说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我们要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3分)

①外来文化的进入有利又有弊,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3分)②外来文化的积极影响是矛盾的
Tags:高考真题 高考模拟题 高考英语 高考数学 高考语文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9届安徽省六校高三联考文综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