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2009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二)
2011-04-11 07:59: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板,是人们将厚纸雕刻成花版,把染料漏下印到布匹上,形成的美丽图案。

D.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而成的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

参考答案: B

(是剪纸的历史)

----------------------------------------

2下列各项能够说明剪纸艺术“古老而长青”的一项是( )

A.剪纸这种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历经千年积淀,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技巧精美,可谓源远流广,生机无限。

B.剪纸在中国历史悠久,早在汉唐时,民间妇女就有使用彩帛和金银箔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的风尚。

C.明、清时期民间用剪纸来装饰家居、美化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

D.不少农村女孩子向前辈或姐妹学习剪纸,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等自然景物。

参考答案: A

(了解全文情意;B C是说“汉唐”“明清”剪纸的实用,没有涉及“长青”;D是说女孩子学习剪纸的方式,没有涉及“古老”;后三项表达都不全面)

----------------------------------------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剪纸的内容很广,如娃娃、莲花、葫芦、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反映的都是农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B.1967年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北朝墓群中,考古学家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是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

C.剪纸艺术风格各异、精彩纷呈,有的格粗朴豪放、秀美艳丽,有的华丽工整、秀丽玲珑: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点。

D.宋朝剪纸开始普及,出现了“礼花”、“窗花”、装饰灯彩茶盏、陶瓷花样、“皮影戏”等艺术形式。

参考答案: C

(A“反映的都是农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缩小了范围,详见第二段;B“我国最早”不对,见第三段中“我国目前发现”;D“皮影戏”是用动物的皮雕刻成人物造型而发展成的另一种民间艺术,不是剪纸艺术)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宵薄敌垒 薄:逼近

B.子材亦毅然自任 任:承担、担当

C.请战,不报 报:报告、汇报

D.子材亦挥泪不能已 已:停止

参考答案: C

(报:批准)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略

B.略

C.略

D.略

参考答案: A

(A他的,代词;B凭,介词/用,介词;C他,代词/取消独立,助词;D于是,连词/你的,代词)

----------------------------------------

3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都属于冯子材令军民“感奋”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 ②亲率勤军袭文渊③必死拒之 ④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⑤关外游勇客民亦助战 ⑥军民拜迎者三十里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①⑤⑥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①是回家后的生活情景;②③④是令军民“感奋”的原因;⑤⑥是令军民“感奋”的结果)

----------------------------------------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子材是广东钦州人,曾跟随向荣讨伐广东敌寇,同治年间相继在镇南关、贵州任职,后因为疾病调回到广西。

B.法国入侵越南时,张树声派使者去请冯子材训练团练,最初拒绝,后来听说张树声的德才好,就接受了邀请。

C.法军兵分三路进攻。冯子材用言行激励将士,与清军各路部队合力痛击法军,迫使敌人逐渐退却。

D.冯子材班师回国时,越南人民夹道啼哭送行,冯子材也情不自禁挥泪相别,进入中国边境,又受到当地军民的敬仰
Tags:高考真题 高考模拟题 高考英语 高考数学 高考语文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