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试题(三)
2011-06-24 19:13: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4分)(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

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7分)①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试《前赤壁赋》)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③二十四桥仍在,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④天地也!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关汉卿《窦娥冤》)

参考答案: ①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②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③波心荡 冷月无声 ④只合把清浊分辨

①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②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③波心荡 冷月无声 ④只合把清浊分辨

----------------------------------------

1、公元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一带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举世震惊。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请为下面一幅图片配写几句话,抒写你的真挚感情。【要求】紧扣画面,鲜明生动,连贯顺畅,不超过45个字。

参考答案: 略

----------------------------------------

2、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学校拟制作“奥运史话系列展板”。请依据下面资料写一段话,并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作为其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第23届奥运会这块展板的文字说明。(6分)第23届奥运会于1984年7月28日-8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7月29日首枚金牌诞生——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决赛中以566环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中国首位奥运会金牌得主。140个国家和地区派团参加本届比赛。参加的单位、运动员人数和比赛单项数目,均超过以往各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代表团共有225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大项的比赛。本届奥运会破11项世界纪录。获得金牌10枚以上的国家,依次是美国(83枚)、罗马尼亚(20枚)、联邦德国(17枚)、中国(15枚)、意大利(14枚)、加拿大(10枚)、日本(10枚)。就参加夏季奥运会而言,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只在1952年派团参加芬兰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未获奖牌。【要求】根据需要提信息,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字。

参考答案: 略

----------------------------------------

1下列说法符合文艺的一项是(3分)

A.“呼吸运用计量法”是测试垃圾降解率的唯一有效方法。

B.在太阳光照射下,微生物的参与能加速塑料袋的分解。

C.可降解垃圾在空气中与无微生物作用,产生化学变化实现生物降解。

D.同样大小的纸袋与塑料袋相比,前者的运输成本比后者低很多。

参考答案: C

可降解垃圾在空气中与无微生物作用,产生化学变化实现生物降解。

----------------------------------------

2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塑料袋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难以降解性。

B.使用纸袋比使用塑料袋要有利于保护环境。

C.未来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的成分不大可能是聚乙烯

D.现在看来,使用塑料袋比使用纸袋节约能源。

参考答案: B

使用纸袋比使用塑料袋要有利于保护环境。

----------------------------------------

3根据文意回答问题:在可降解的塑料袋发明之前,解决塑料袋污染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4分)

A
Tags:高考真题 高考模拟题 高考英语 高考数学 高考语文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