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2009届江苏省盐城市三星级高中第一协作片联考语文试卷(五)
2011-08-14 07:43: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

1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参考答案: 夺取叛贼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重奖赏来激励敢于死战的士兵,那就一定能成功!

夺取叛贼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重奖赏来激励敢于死战的士兵,那就一定能成功!

----------------------------------------

2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参考答案: 应该一起献出生命来保卫城市.怎能忍心失去自己的身躯而变成叛贼的俘虏呢?

应该一起献出生命来保卫城市.怎能忍心失去自己的身躯而变成叛贼的俘虏呢?

----------------------------------------

3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参考答案: 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无论是年长的年少的,一定照顾周到均匀。

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无论是年长的年少的,一定照顾周到均匀。

----------------------------------------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长、畏;“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飘泊在外的痛楚。

长、畏;“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飘泊在外的痛楚。

----------------------------------------

1、名句名篇默写(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3)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___。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4)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论语》)(8)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

参考答案: (1)信誓旦旦(2)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似诉平生不得志 (4)一尊还酹江月(5)察纳雅言(6)大庇天
Tags:高考真题 高考模拟题 高考英语 高考数学 高考语文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9届江苏省泰州市第二学期高二..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